近日,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兩次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統招雙證”的畢業生因為一個“非”字境地尷尬。教育部多番力挺,企業仍然不瞭解不敢招,非全日制畢業生被誤解得多深?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
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
華中師範大學的王藝參加校招並簽下三方,某通信公司由於不接受非全日制學歷跟她提出瞭解約。王藝怎麼都想不通,平時一樣上課、寫論文、答辯,怎麼到了求職就不一樣了?
今年畢業的“非全”研究生範盈也有同樣疑問,校方統一培養“非全”和全日制,作為調劑生她的分數還很高,然而畢業證上的那個“非”字,讓她無緣某學校的面試。
實際上,“非全”研究生被區別對待並無依據,早在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已出台新政,要求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被誤讀的“非全”研究生
教育部認可“非全”研究生,但不少用人單位卻始終區別對待,“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一刀切的招聘要求將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在外。
究其原因,一是用人單位不瞭解相關政策,將非全理解成以往的函授、成人教育及單證研究生;二是不敢招,擔憂“非全”研究生的手續不完備,影響正常簽約,浪費招聘名額。
企業冷眼相看,社會輿論對“非全”也並不寬容,“拿錢買證”“學歷水”“上了幾個月學”不絕於耳。
“非全”研究生實在被誤解得太深,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到底有什麼區別?一圖對比——
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職研究生≠不用考試就能上≠雙證不全
事實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統一考試、統一入學,培養標準和師資力量也相同,二者主要區別不是含金量高低,而是學習方式安排不同。
在這種背景下,再帶着有色眼鏡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針對“非全”研究生遭遇就業歧視一事,多地發聲表態:
2019年8月7日,北京市民政局在招聘要求中刪掉了全日制的限定。
2019年9月10日,山東淄博市人社局招聘中提出,統考的“非全”研究生也在招聘之列。
2019年11月11日,江蘇南京人社局公告,招聘對象含應屆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0年5月26日,河南商丘市委回覆網友表示,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已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名。
2020年7月7日,福建省信訪局稱,不論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一視同仁。
2020年8月28日,電子科技大學發佈的研究生校招指南中,明確禁止用人單位在發佈就業信息時包含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視性招聘信息。
人們心中的偏見就像一座大山
消除“非全日制”學歷歧視的路還很長
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