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一場生存遊戲,但你敢放下遙控器嗎?

教育不是一場生存遊戲,但你敢放下遙控器嗎?

跟幾年前全人教育的風潮比,現在的中產教育越來越像一場看不見硝煙的生存遊戲。

父母是玩家,孩子是遊戲角色,玩家“控制”角色的路線和目標,氪金配齊最酷炫的裝備,全力以赴每次戰鬥——與其説是為了“贏”,更不如説是為了“不能輸”。

△最新PISA數據顯示,中國學生用於學習的時間長度接近世界第一——每週將近60個小時左右。如上圖所示藍色是在校時間,黃色是課外學習時間,紅點是學習效率。

上海交通大學陳杰教授這樣總結中產的內卷:“中產階層往往有很強的階層地位維護焦慮感和階層攀升的使命感,而其為子女所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讓他們通過獲得較高的學歷而規避階層滑落風險。”

而在以中產家庭為主體的上海家長圈裏,有着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的“教育內卷”。

但簡單地用“不要焦慮”來勸説家長,又顯得太過於“雞湯”,畢竟還有一大堆撲面而來的現實問題沒有解決方法:

慢火燉湯的教育培養出的孩子,會不會沒有競爭力而被淘汰?

出國留學後,發現跟國內格格不入,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

都説不要看結果,但是未來這麼不確定,不雞血會不會耽誤孩子?

“現在家長想要的太多了,不僅要全人教育的過程,又追求選撥性的結果;不僅要國內升學競爭力,又要保留爬藤的可能性……説到底,就是混淆了教育的目的和手段,沒有找到教育錨點。”中國最大的民辦教育集團之一的上海協和教育集團總校長、從業超過20年的資深教育家盧慧文校長一語中的,道出了問題的核心。

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曾説過:“認知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在跟盧校長深聊完過後,我開始理解了這句話的真正力量——如我們般的中產父母,唯有升級認知維度,才能在教育內卷的大潮中,逃離教育焦慮的宿命。

*以下為第一人稱講述(盧慧文校長)

認知升級第一步 別混淆教育的目的和手段

最近,常有家長來問我“雙軌制”的可能——既保留國內升學的可能性和競爭力,但希望孩子不要老刷題,能全面發展,等國際形勢好了,還能申請海外名校。

大部分教育焦慮的家長面臨的困境是一樣的:既對教育過程有期望,又對教育結果有追求,如果兩者都要,就會陷入到矛盾中。

我建議,家長得先分清楚自己對於過程和結果的追求,哪個是目的,哪個是手段。

比如孩子現在分數500分,為了提高競爭力得考到550分,那麼就得衡量為實現這50分,要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如果是稍微努力一下,在一個正常範圍內提分,就可以緩解焦慮,那麼這個付出就是值得的,是所謂“亂世自救”的方法。

但如果為了這50分,需要天天刷題,影響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親子關係,那麼家長們就得思考下,這個目標值得我犧牲真正想要的教育過程嗎?分數只是優質教育的工具之一,而不是目標。

教育不是一場生存遊戲,但你敢放下遙控器嗎?

圖片來源:unsplash

當然,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面臨的情況也不大一樣,“雙軌制”也要分階段看。

幼升小的時候,多數家庭還沒想得太明白,加上小學課程都以國家課程為主體,家長想選擇更為保守的路徑是可行的,也是對的。上海基礎教育階段的任何一所學校放在全球範圍裏,説是TOP1%都算保守了。不管體制內外的小學都在努力做平衡,如果認為國內方向就是刷題、國際方向就是學英文,這樣的認知是有失偏頗的。

初中是最難的階段,難是難在孩子的心理問題。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進了初中就變了,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從小學到初中的課程跨度,學科容量一下就寬了,難度也加深,還面臨着選拔性的考試壓力,孩子們壓力一下就大了。

其次“小學生認老師,初中生認同伴,高中生認自己”,青春期的同伴壓力讓他們總怕跟別人不一樣。很多孩子在初中都覺得自己特別醜,很彆扭,跟自己、跟同學、跟父母和老師的狀態都是不和解的。

在這個階段,家長千萬不能一味追求結果給孩子施壓,初中的孩子心理狀態本來就容易不穩,壓力一大就非常容易走極端。

對待初中生,學校和家庭得想方設法找到他們內驅力的開關,如重視社團活動裏同伴交往,參加公益活動跟更大的世界建立連接,打開孩子閉塞的內心,讓他們有牽掛,有使命感,有對未來的期許,才可能“開竅”。

到了高中,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最為寶貴,在這個階段走“雙軌制”不大現實,體制內外遊戲規是完全背道而馳的,除了最頂尖的學霸外,大多人是是很難兼顧的:

如果追求的是國內升學,就是統考制,看的是總分,需要非常高效地補短板;

如果追求的是國外升學,就是申請制,看的是特色,需要非常專注地找長板。

“雙軌制”看起來很美,但在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裏,家長一定要想明白家庭的教育錨點是什麼,並有定力堅持下去:

如果認同的是全人教育過程,那麼可能就要接受水到渠成的結果。如果對升學結果非常重視,那麼就不要太糾結“刷題”等方式,追求的就是效率最大化。

我一直覺得上海的孩子很幸運,有多種多樣的學校可以選。尤其是國際化特色的民辦學校,一直是全國的制高點,走過了3個階段。

1.0階段是“蓋澆飯”,中外方都看到了彼此教育的優點,但是融合仍欠點火候,2.0階段是“蛋炒飯”,中西方課程以探究式學習等方式進行融合。

疫情後開始慢慢轉向3.0階段的“自助餐”,各學校各美其美,有的學校喜歡大火爆炒,有的學校堅持慢火慢燉,有的學校愛供西餐,有的學校更喜歡中式點心……家長只要想明白了,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教育樣態。

而在協和,我一直堅信我們是啓蒙者、點燈者而不是搬運工,我們堅持“慢火燉老湯”的教育形式,雖然不如“急火爆炒”來得效率高,但是我們會一直堅持,這就是協和辦學的錨點。

認知升級第二步 警惕教育功利主義

説到現在,我相信很多家長仍是焦慮的:“大環境這麼不確定,競爭這麼激烈,慢火燉的教育會不會培養出沒啥競爭力的“小綿羊”?

我認為,當代教育最大的敵人就是追求結果的功利主義。

越在不確定的時代,越要以不功利的心態為孩子打好未來的基礎,因為所有功利性選擇都有可能是失敗的。不確定的時代下,越是無法預計未來是什麼樣的,而如果朝着一個具體的目標而奮鬥,十幾年後這個目標跟現在的形式不一樣了怎麼辦?

很多家長常用已有的成功思維和經驗去規劃未來,忽視了時代變化的大因素,反倒是很多孩子想得更明白。

家長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當時沒條件出國,現在我們為孩子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Ta怎麼能考不進世界名校呢?”孩子很清醒,回答得挺有意思:“我同學父母也都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大家都有了同等條件,我當然會努力,但憑什麼上名校的人必須一定是我呢?”

已經在世界名校讀書的孩子回學校跟我們聊天,我發現,他們眼裏的世界跟我們的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説:“我們父輩從出生起,趕上了國運和時運,人生一直是往上走的,所以父母也總會覺得我們努力了就能更好。我們這一代人,可能出生即巔峯。我們確實享受了父輩創造的美好生活,但也面臨着太多不確定性,需要解決上一輩紅利期後的問題,比如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匹配問題,環境問題,貧富差距問題等……

父母不能指望我們還沿着他們的道路繼續往上走,他們必須接受的是,我們很大概率在這條路上一路下滑,世界運行規則已經不一樣了,我們要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説實話,70、80後是有點“崇洋媚外”的,但對新世代的人來説,“燈塔”早就不存在了。

我朋友家小孩跟她説,媽媽,你總覺得外國人素質高,因為接觸到的都是來中國做生意、工作和旅行的人,但是我在牛津,在英國,在歐洲看到了脱歐、分裂、歧視等,對於我們來説,跟完全不同的人去合作、去競爭早就是常態了。

我還問了這些畢業生對學校的建議,他們提了幾點非常有意思:

第一,希望學校可以更多元,有更多不同背景的學生,聽到不同的聲音,同時也更有空間自己主動選擇未來的路。

第二,希望老師是斜槓青年,可以不只教一門學科,還可以分享豐富的人生閲歷,尤其是跨學科的老師,可以成為人生的導師和生涯規劃師。

第三,希望自己可以讀更多人文類課程。進入大學,我們才發現原來政治、經濟、哲學是這麼有趣,在理工科學好之外,培養閲讀習慣,訓練人文思維。

從這些過來人的建議裏不難看出,畢業生們給出的建議基本都是關於非功利性,這也讓我越發確定,越是不確定的時代裏,越要不功利,真正迴歸到教育的初心,回到培養人的初心。

這些思維方式、思考深度和綜合能力才是孩子們在一個我們這代人並不那麼瞭解的世界裏存活、競爭、發展、成就的根基。

認識升級第三步拋開 “偽命題” 找到真問題

當然,也常有家長會問:“我特別認同國際教育的理念,但是大部分留學生都要回國,留學後孩子會不會不大融入國內,格格不入,找不到工作啊?”

但如果把所有問題的根源歸結為留學,是不是有點過於簡單了?就像不少家長問我是哈佛耶魯好,還是清華北大更有競爭力一樣,大多數時候,孩子是既考不上清北,也上不了哈佛耶魯,極少數能被這些大學錄取的學生,怎麼着都有競爭力。

很多時候,家長在操心的問題都是“偽命題”。

找工作也是一樣,説句大實話,無論孩子是不是留在身邊,留不流血,都有可能找不到工作,這是整個社會面臨的現實問題。只不過因為留學了,就認為問題是留學造成的;那要是沒有留學,可能家長又覺得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沒送孩子留學,損失了競爭力……有時候跟家長聊着就就聊透了,自己操的那份心,其實是多餘的。

每一條路都是一條正道,也都是一條邪路。比如説“雞娃兒”就有家長雞得平衡、有彈性,孩子發展得很好,同樣也有“雞”出問題來的。送出國也是一樣的,有發展得好的,也有發展得不好的。

每種教育選擇都會出現各自的問題,留學只是一種手段,留學當然是讓孩子具備了某種優勢,但是也有短板;不留學可能在國內融入上佔了某種先機,但同樣也有短板要補,就看家庭教育觀念認為什麼對孩子更重要。

教育不是一場生存遊戲,但你敢放下遙控器嗎?

圖片來源unsplash

而留學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國家,都是少部分人的事。我接觸過的家長裏,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智慧型家長,真正看清楚了留學的價值。

有家長跟我説,這百多年來,咱們上海的孩子就是要去留學的,只不過數量多一點少一點而已。留學不為讀名校,不為工資,不為光宗耀祖,只是人生的一個部分:“上海的年輕人沒有在全球範圍內開過眼界,沒聽過世界的聲音,那麼他們的競爭力就是不完備的。”

留學是這類家長認知下的剛需,着眼於更廣闊的世界,才不會陷入內卷。

第二類是樸實型家長,他們懂得沒那麼多,想得也沒那麼多,就抱定一個樸實的初心,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沒有爬藤之類的期待,真正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但通常,這樣的孩子也長得很好,特別獨立自信。

第三類是猶豫型家長,最容易“栽跟頭”。

這類家長“三心二意”,沒有安全感,環境好了就想留學,畢竟留學也是一種功利性的趨勢,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申請上國外前300名大學。但形勢一變,馬上就隨風擺動。像之前提到的,孩子既想有國內升學的競爭力,又追求爬藤可能性的家庭,會在兩套不同的遊戲規則裏打圈圈。

我的建議是,如果沒想好未來一定要出國,最好不要輕易轉入國際化教育軌道,不然折騰來折騰去,折騰壞的還是自己家的孩子。

中產教育,不得不變了

聽完盧校長一席話,就像上了一堂教育的認知升級課,細細擊穿了每個曾經困惑我的點。

如同盧校長所説,很多時候家長提的問題都是偽命題,可能都是瞎操心,而教育越精細,養出來的孩子越是保守。

我們採訪過那麼多學生,發現各地的孩子差異很大。北京孩子們常想着“幹大事”,有着京城坐南朝北、眼觀全國的大氣;灣區孩子自帶嶺南文化裏的闖勁,喜歡“搞創新”。

而細緻、耐心和踏實的上海孩子,不犯錯,守規矩,如果太多的多囿於“考好試、找好工作”裏,實在是喪失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作者Summer夏景。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63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不是一場生存遊戲,但你敢放下遙控器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