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4月4日,《中師生》公眾號發佈了吳清舟老師的文章《致敬我的青葱歲月:難忘中師,難忘鄉村教書的日子》,風趣的講述了他在河北曲周師範學校學習和中師畢業之後的經歷。文章在中師生羣體中引起反響。今天,我們分享一篇劉萬一老師關於河北曲周師範學校的回憶文章。歡迎閲讀。】
原題:同樣的曲師,不一樣的記憶
作者: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前河東小學 劉萬一
看到學哥學姐筆下的曲師生活,我想起了我的那段時光。
我是1986年考入曲周師範的。入學那天,從未離開家門的我,獨自用自行車馱着行李來報到。八十年代那時候第一次離開農村,雖然十七歲了,可真是一個什麼也不知道的孩子。
學校大門裏有賣生活用品的,一個搪瓷飯盒兩角錢,洗臉盆五角,很便宜,特別結實,用到畢業後,回家還繼續使用了好些年。學校給了三十元飯票,是一個月的生活費,我便開始了住校生活。學校飯菜比起來家裏的大多數強很多,比如每頓飯吃新蒸的饅頭,炒菜有幾樣可以選擇。就是玉米粥有時候太稀了,像清水一樣。同學們往往為了發泄對食堂的不滿,把玉米粥給一片一片倒在食堂的水泥地上。那時候的食堂,還是用竹竿搭起來的大敞篷。我們入學幾個月後拆了,蓋起來新的餐廳。
學校路南,西南角是學校工廠,説是做罐頭的,見過變質的桔子瓣倒在工廠的房山外。近處還有幾座墳,墳上幾棵杜梨樹,下午放學後,身材高大的師哥在那裏練習吹號"嘟…嘟…嘟"…
路東是宿舍樓,第一次住上下鋪,有學生在上鋪驅趕房頂上的壁虎,忘了在上鋪,一下子掉下去……,還好沒事。才入學,大家都還不熟悉,見他爬起來了,都偷着笑。我們住在二樓,樓梯往東路北第一間是水房兼衞生間(男生樓),水房東邊就是我們宿舍。才住下大家對環境都不熟悉,開始那段時間常有半夜沒有醒清朦朧着去小解的學生,錯進到我們宿舍,好在他一下子明白過來,馬上出去了,沒有造成更嚴重後果!一個宿舍住八個學生,吃住玩,三年結下深厚的情誼。吃飯時有在食堂蹲在地上吃的,有端着搪瓷飯盆回宿舍的。在宿舍吃完飯,我是必須先把飯盒洗淨,再倒上熱水。許多同學吃完不去洗飯盒,直接在吃淨的飯盒裏加上熱水,慢慢喝。那時候在一起吃飯聊天,是多麼快樂。
大門西邊南排是一座二層教學樓,每層四個教室。我們班在二樓西邊第二個教室。我們那一年是中考全面放開的一年。不但各省市中專學校都可以報考,連往屆高中生也可以報考。我們班裏就有近一半是高中生。西邊鄰班一個學生是高中畢業後代課教初中,另一個是他初中學生,兩個人同時進了師範一個班級,那個高中代課的比他師範班主任歲數還大呢!我們班主任是從邯鄲師專當年畢業的,班內居然有個高中同學。班主任是孟慶國老師,個子不高,人卻長得帥氣,有一張永不顯老的臉,寫一手龐中華體漂亮的鋼筆字,愛打球。愛人是邱縣的,後來也調入了曲師。孟老師課講得精彩,粉筆字漂亮,吸引了好多同學去練習龐中華字帖。我卻是在聽他晚自習上談瓊瑤,説三毛故事,而愛上讀書的,然後買了二位女作家許多的書。他講到文學評論時,説過某人一句話"文從胡説起,詩從放屁來",當時引得鬨堂大笑,至今記憶猶新。我的作文裏,他總是評語挺多,誇我作文優點,我心裏感激不盡。可惜他只教我們一屆,便調到辦公室工作了。
畢業後我們縣幾個學生逢年去他家拜年,因為他即是老師,又是兄長。
代數老師是我們班西邊班的班主任張忠義老師,我們縣依莊鄉人,説話帶那裏的方言。平日話語温和,像他温柔善良的性格。他很少去批評學生。總是把課講得很詳細,讓你只要坐正聽,都可以學會。
幾何老師白勤武,人文靜,戴一副近視眼鏡,一看就是知識分子。講課時,"A撇B撇AB撇……"一轉身,黑板上的幾何圖形便多了幾條輔助線……。放學後他和妻子經常出去散步。只到現在我上班下班時,常見到他們散步回來,拎着買回來的蔬菜,我便打一聲招呼,走過去。
生物老師是我們班級東邊的班主任,張濤老師也戴眼鏡,個子瘦高。畢業後我們見面次數最多,我經常得到張老師的幫助。他講課聲音洪亮,知識面寬。記得講遺傳變異時他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遺傳,"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變異。我們一下子領會要旨。談到黑格爾,他説他老師的老師,就是黑格爾學生的學生!我們居然和偉人也這麼近。張濤老師論文發表挺多,一直帶學生課,是一位學術型老師。
物理老師趙慶元,個子不高,人挺精神。上課聲音洪亮,能做的物理實驗都帶學生完成。班級晚會時,讓他給出個節目,他先謙虛地説不會,在同學們再三要求下,他説"你們聽過螞蟻叫嗎?"同學們搖頭,他説今天我給你們學學。説完扭身,頭向牆,仰頭做發音狀…然後問"聽到了嗎?…"同學們都説沒有,他説,沒有聽到就對了,螞蟻叫根本聽不到!我們才明白,大笑不止。
美術課是葉懷珍老師擔任,他作品優秀,獲獎眾多,培養了許多優秀學生。那時候只覺得他有大家風範,可惜他教我們時間不長就去進修了,不然三年下來,説不定我還可以會是個畫家呢。
音樂老師駱麗英,比我們高三屆留校任教。彈琴唱歌樣樣行,可惜我不喜歡音樂。不過她是我姨哥表嫂,考試時給了我不少照顧,非常感謝她。她長得漂亮,我表哥是兒科專家,他們是一對郎才女貌的好夫妻。
語文教法老師是學校德高望重的劉芸生老師,他個高體瘦,上課聲音大。每次讓我們抄寫名人名言交給他,他都會不厭其煩地認真批覆。可惜我把那時候的作業弄丟了。他的書法名氣大,同學們求字他是有求必應。我買了宣紙讓他給寫,他居然答應了!過了幾個月,寫好給我時説,"對不起了,寫完時不小心鎮紙掉了,把它從中間弄開個口子…"我把兩半的宣紙對起來自己裝裱好了。兩釐米見方的小楷七百多字,需要他多長時間的熬夜加班啊!二十年後,我又讓董瑞民師弟給重新裱了一下,至今放在我的書房裏。
語文基礎知識老師是田源,歲數比趙老師還大吧。他基本功紮實,授課認真。變調,兒化,輕聲,講得詳詳細細。許多普通話一級證書的學生都是他得意門生。可惜我不大用功,學會的後來又忘了不少。
體育老師諶建章,縣運動會短跑記錄保持者。對學生有嚴有愛。對運動員,訓練時要求嚴格,平日又像兄長。運動員們都喜歡和他交朋友。現在走到哪個縣,只要聽到諶老師來了,曾經的學生都會來見面。
化學老師原來是佟月霞,佟老師上課特認真,記得有一次下午第一節,我和同學睡過頭遲到了,就彎腰悄悄從後門往裏走,她看到後厲聲讓我們前門報告,直到我們喊了"報告"她才放我們進教室。從此我們對她敬畏三分。後來她調走了,換成了李明林老師。李老師和趙老師個子差不多,講課聲音不大,用曲周話上課,不急不慢,但上課一絲不苟。有一次在實驗室,他讓同學們做觀察鈉的性質實驗。我和幾個同學一組,有個學生從煤油裏鉗出一塊鈉,切後沒有用完,隨手丟進實驗桌下的污水盆裏"轟…"盆裏冒出火來了,我們驚呆了不知所措,李老師跑過來,拿起一個空盆子往火上罩去…,火熄滅了。我們從此更加認真去聽他的課了。
書法老師是杜金玉,記着他給我們講"永"字八法,用高而響的聲音説"執筆之法,實指虛拳。運筆之法,意在筆先……"一回身,黑板上幾個漂亮的大字便顯現出來。多餘的筆水順着毛玻璃黑板流下來-----他喜歡沾清水在黑板上書寫。幾個女生在偷偷學他富有個性的語調"執筆之法……"杜老師現在是縣書法協會主席。
心理老師是李運海,平常個,人特精神,穿衣服講究,還愛講笑話典故。他是個學習型老師。他穿乾淨皮鞋回老家,有人説他鞋,他用人分年齡大小來説鞋也分年齡,讓説他者無言以對。他上課聯繫實際生活,把心理學講成了非常受歡迎的課。他退休後在曲周縣博物館擔任副館長,為傳播曲周歷史文化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那時候課業不重,不像枯燥的初中,班級平時活動很多,我們可以看電影,搞聯歡。三年的學習中,有時間去認真地寫毛筆字,因為有劉芸生老師的影響,有杜金玉老師的指導。有時間去開心地畫國畫,因為喜歡水墨畫的雅,墨分五彩的趣。有時間去圖書館靜靜地讀書,因為感受到了外國文學的異國情趣,熟悉了金庸羣俠傳的恩怨情仇。那三年的生活是快樂的,學習是充裕的。三年雖短,收穫頗豐。
2019年學校舉行了建校四十週年校慶,邀請了少數知名校友參加。
我忙着在農村幫二哥收玉米,只記着二哥説一地的玉米棒子,個子特大的不多,勻不溜的佔多數,一畝地的產量靠大家。幫二哥收完莊稼,校慶已經結束了。在同學孩子婚宴時,午後我和外縣同學又來到學校合影。大家建議畢業三十年了,必須隆重搞場聚會,大約在秋季。可惜後來,因為廉政風,嚴禁各種形式各種明目的吃喝聚會,我們都是有背景的人,怕算不清賬劃不清圈的有些人把我們給圈住了,於是乎我們的三十年隆重聚會計劃泡湯了。等下個三十年吧,休將白髮唱黃雞!約了!
2020年8月,按照市規劃,邯鄲市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在武安建成並招生。大名師範,曲周師範撤銷。至此,成立四十一年的曲周師範學校完成歷史使命,至此,曲周師範學校成為歷史記憶!
謹以此篇紀念我三年的師範生活和教誨過我的老師。
改於2020.8.12大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