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史詩劇《大秦賦》的熱播,迎來了今年新一波的收視高潮,同時也帶動了全民研究秦朝歷史的一股“新熱潮”,不管是對嬴政、李斯還是嫪毐,只要是涉及到這段歷史的話題,熱度都空前不減。
除了扣人心絃的宮廷鬥爭之外,全劇最引人注目的還有激烈的戰爭場景,而被大家討論最多的軍事將領,就是戲份很足的秦國上將軍王翦。
王翦軍事能力出眾,風頭遠超蒙氏一族,後期還出現了和嬴政之間君臣隔閡,這個時候就有朋友問:王翦家族統領秦國60萬大軍時,為何不反秦自立呢?
1、王翦的崛起
王翦是秦朝歷史上戰功顯赫的一代名將,也是始皇帝嬴政的心腹之臣,尤其是在征討六國的統一戰爭中居功甚偉,他們兩人的君臣之誼,源於公元前247年嬴政繼位秦王后不久。
當時嬴政頗為稚嫩,無法完全掌控一國之權利,雖然明面上是秦王,但大權實則由呂不韋和太后趙氏把控。王翦在嬴政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無條件的選擇追隨他,多次幫助嬴政化險為夷。
隨着嬴政加冠親政,掃滅呂不韋和嫪毐等人的叛亂,作為心腹的王翦,身份和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因此我們看到王翦屢屢被重用,且地位不次於秦王宿將蒙氏一族也就不會奇怪了。
公元前236年,也就是嬴政親政兩年之後,秦國對鄰居兼世仇趙國發動了軍事打擊,此時王翦迎來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轉折點。
2、功成名就
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裏,嬴政放手實施東出計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了韓國、趙國,也把燕國打殘,趕往了極北苦寒之地。放眼天下,僅存魏國、楚國和齊國三國,柿子自然要拿軟的捏,嬴政決意先滅魏國。
公元前225年,王翦父子再次掛帥出征,一路高歌直抵魏國國都大梁城下,王翦父子出奇謀引黃河之水倒灌大梁,迫使魏國國軍不戰而降,這一次出征,王翦父子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秦軍的損失,也成為了“智勇雙全”的武將代表。
王翦的軍事生涯巔峯是滅楚之戰,此戰奠定了他的地位,同時也讓他和嬴政之間出現了隔閡,楚國不同於韓國、魏國這樣的小國,它本身土地廣袤,資源豐富,帶甲百萬。
嬴政早期任用李信攻楚失敗,也證明了滅亡楚國非常人能成,危難之際,嬴政再次啓用老將王翦,但王翦卻要求有60萬大軍才可滅楚,要知道,這已經是秦國的傾國之兵,非同小可。
1、制度上的影響
既然和秦王嬴政之間有了摩擦,也出現了不信任,與其惶恐度日,為何不趁手中握有雄兵自立為王呢?其實細細分析,其中的原因並不少。
首先,當時的秦國實施的是徵兵制,而不是以往傳統的募兵制,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説,就是王翦手中的這數十萬大軍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軍人,而是為了戰爭需要,從秦國境內各地臨時徵召起來的。
他們之中大多數是農民,也有部分工匠、醫師、甚至是無業遊民。大家對比春秋時期的戰爭規模和軍隊架構就能看出區別。
除了徵兵制影響戰鬥力之外,秦國所在的戰國時代針對軍隊出征制定了完善的監軍制度,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王翦。
作為軍人,當時大家只認虎符不認人,王翦雖然是三軍主帥也手握大權,但是他能夠調兵遣將並非是依仗這些,而是手中的虎符。
2、天下大勢所趨
王氏家族是秦國的貴族階級,在王翦父子時代因軍功更是顯赫一時,放眼整個秦國內部,可與其比肩的家族屈指可數,在戰國時代,各國的貴族還是十分注重家族傳承和血脈延續的。
就算是王翦謀反自立為王,絕大多數的士大夫和民眾也會自然而然的認為,嬴氏才是真正的秦王,而王翦則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哪怕是倒戈,王翦父子和整個家族需要承受的壓力也十分巨大,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明顯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此時的嬴政,在秦國的地位和聲望如日中天,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統一天下只是遲早的事情,王翦這樣聰明的人不可能看不出來,更不可能去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擁兵自重試圖謀反,他當然不會蠢到這個程度,何況他本身就完全沒有把握。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説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