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楊廣和唐朝的李世民為何對高句麗耿耿於懷,一定要滅它呢

一:高句麗政權,割據的是中國故土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在遼東地區和朝鮮半島開闢了“玄菟、樂浪、臨屯、真番”四個郡,其中的“玄菟”是四郡之首,而“樂浪郡”所管轄的是朝鮮半島。

到了漢高宗孝元皇帝在位期間,“夫餘”王室成員朱蒙,因為王室內部的爭權奪利失敗,於是便帶領着自己的部族跑到了“玄菟郡”,投靠了西漢。

隋朝的楊廣和唐朝的李世民為何對高句麗耿耿於懷,一定要滅它呢


(玄菟郡高句麗縣)

為了安撫朱蒙,孝元皇帝同意他帶領着部族,在“玄菟郡”內討生活,還封了朱蒙一個“主薄”類似的官職,並且還允許朱蒙建國。

建昭二年,即公元前37年,朱蒙在玄菟郡內的“高句麗縣”建國,“高句麗”政權,就是因此而得名。

王莽執政期間,高句麗被王莽封為侯國,並改名為“下句麗”,而高句麗也趁着這個機會不斷向外擴張,等到王莽篡位被平定下來之後,漢光武帝劉秀繼位。八年,高句麗上表朝貢,自稱王爵。

見於《三國志》:王莽初,發高句麗兵以伐胡,欲不行,強迫遣之……莽大悦,佈告天下,更名高句麗為下句麗。當此時為侯國,漢光武帝八年,高句麗王遣使朝貢,始見稱王。

從這個角度來説的話,高句麗政權,割據的是中國故土,並且是在“中華冊封”的這個體系之內的。

隋朝的楊廣和唐朝的李世民為何對高句麗耿耿於懷,一定要滅它呢


(東漢末年高句麗版圖)

二:高句麗“弱則卑伏,強則寇盜”

唐初宰相魏徵曾經説過“弱則卑伏,強則寇盜”,這一句話用在當時的少數民族政權是不過分的。

想當年匈奴年年寇邊,等到漢武帝北擊匈奴之後,他們這才“乖了”下來,而南匈奴也投靠了漢朝。但在公元308年這一年,趁着西晉王朝疲弱不堪的時機,南匈奴人劉淵在山西建立了“前趙”政權,自號為帝,便從此拉開了五胡亂中原的序幕。

而高句麗政權,它的本質是一樣的,利用一切機會步步坐大。特別是北魏劉宋期間,高句麗趁着中原王朝分裂的機會,南征百濟、北討契丹、夫餘,並且佔領了“玄菟、樂浪”兩郡,將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中。

隋朝的楊廣和唐朝的李世民為何對高句麗耿耿於懷,一定要滅它呢


(404年高句麗版圖)

公元427年,高句麗雖然遭到了前燕慕容政權毀滅性的打擊,遷都平壤。但之後,高句麗仍然念念不忘吞併遼西諸郡的志向,並且在北魏、北周、隋時代,屢屢有兵寇遼西的劣績。

因此,隋文帝滅陳,是南北朝結束的一個標誌性節點。當中原王朝再次統一之時,高句麗問題,立即就自然而然地被擺上了桌面。

三:“寇遼西事件”,成為了隋朝東征高句麗的導火索

隋朝當然不會允許高句麗長期割據地方,因此,“開皇之末,國家殷盛,朝野皆以遼東為意”。

隋朝的楊廣和唐朝的李世民為何對高句麗耿耿於懷,一定要滅它呢


(隋朝時高句麗版圖)

開皇十八年初,高句麗國王高元,又再次率領萬餘騎兵攻打遼西。隋文帝大怒,於當年二月,詔令漢王楊諒率三十萬大軍東征;同年六月,又下詔貶黜高元的官爵。

史料記載:元率棘韜之眾萬餘騎寇遼西 ,營州總管韋衝擊走之。高祖聞而大怒。命漢王諒為元帥,總水陸討之。

“寇遼西”,只是隋朝東征的一個導火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高句麗人習戰鬥,好寇鈔”、“數遣馬騎,殺害邊人”,其實就是後來遼國、金國對宋朝經常乾的“打草谷”。

隋文帝期間,國家兵強馬壯。但這一次東征並不順利,因為遼東地區大雨連綿,最後隋文帝被迫撤軍。因此,到了隋煬帝楊廣繼位之後,又是“三徵高麗”,但高句麗並不好打。後來唐太宗、唐高宗兩代人,用了25年的時間才徹底地平定高句麗。

隋朝的楊廣和唐朝的李世民為何對高句麗耿耿於懷,一定要滅它呢


(隋煬帝劇照)

因此,隋煬帝想“畢其功於一役”的做法,引發了天下大亂,中原王朝又重新進入了分裂的局面。為了繼續安撫高句麗,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淵又重新封高元為“上柱國、遼東郡公、高句麗國王”。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事變”,坐上了皇位。等到國家富足之後,這位馬上治軍、馬下治民的強大帝王,又不得不和以前的帝王一樣,重新面對“高句麗問題”。

“高句麗, 本四郡地耳”、“今遼東諸城,本皆中國郡縣”。——唐太宗李世民

隋朝的楊廣和唐朝的李世民為何對高句麗耿耿於懷,一定要滅它呢


(唐朝歷次東征高句麗)

唐太宗的這兩句原話,已經定性了——這是一次中原王朝中央政權與地方少數民族政權的統一之戰。自秦始皇創立“大一統”以來,這個理念已經深入了每一箇中國人骨髓之中。對於像隋唐這樣的大一統王朝來説,“邊疆之患”和“地方政權割據”,都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也都是東亞霸主國家不得不解決的問題,這就是他們為何都想要滅了高句麗的原因。

文——千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02 字。

轉載請註明: 隋朝的楊廣和唐朝的李世民為何對高句麗耿耿於懷,一定要滅它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