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三歲就能看出來,3個跡象很明顯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經典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分享兒童心理學知識的時候,講到“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不用等長大,三歲多就能看出來。”

孩子在幼兒園時期的這些能力表現,就能幫助家長判斷出孩子以後是不是學習的料。

第一,邏輯能力

邏輯能力,是孩子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

一個邏輯能力強的孩子,能很好對書中的知識點進行分析,歸納,類比。

他能條理清晰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如果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差,加工處理信息的速度就慢,學習能力就低。

如何提高孩子邏輯能力呢?3-6歲的孩子常玩拼圖,有助於提高孩子邏輯能力。

拼圖考察孩子記憶能力,推理能力。

孩子在玩拼圖的時候會考慮從哪塊開始,怎麼拼最快,他們會學習秩序和邏輯的意義。

第二,專注力

讀書好的孩子,專注力都很強。有的孩子學習時,能專注半個小時,一個小時,而有的十分鐘都坐不住。

兩者比較,當然前者學習好的可能性更大。

事實上,專注力是一種通用技能。任何優秀的孩子,無一例外的,專注力都很強。

有研究表明,孩子天生的專注力都很強,你看他們玩玩具的時候,都非常專注。

但是為什麼後來會有很大差距呢?

《生物鐘優勢》的作者馬修·艾德倫博士提出,孩子在專注進程中頻繁被幹擾,會有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因此,想要孩子有好的專注力,就是保護他們的專注力,不去打擾。

孩子三歲左右,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玩,在這期間,父母別一會讓孩子喝水,一會給孩子喂水果。

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來説,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就是提升他們的專注力。

第三,自我管理能力

看看那些學霸,狀元的成長經歷,會發現這些學習好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都非常強。

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要全神貫注的學習,什麼時候要放鬆自己。

他們會給自己制定計劃,並且能夠自我管理,去按照計劃進行。

李玫瑾教授認為,3-6歲,是幫助孩子學習自我管理的關鍵期期。

如果這個時候,孩子能管理好時間,自己的情緒,那麼孩子上學後,會非常輕鬆。在學習上,不需要家長一遍又一遍嘮叨。

我發現給孩子讀故事,就是非常好的方法。

在我的日記中,我看到孩子這樣的變化。

今天帶孩子爬山的時候,孩子把腿磕在石頭台階上了,她沒有像往常一樣埋怨台階,而是説:我腿下次要抬高點。孩子不抱怨,不埋怨了。

今天是個新起點,孩子早晨起來終於不再磨磨蹭蹭了,自己穿衣服很快,臨出門的時候,她還等了一會我。

孩子做完五以內加減法後,自己怕出錯,又檢查了一次。

希望媽媽們,也用故事培養孩子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