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之人不識寶,反把珍珠當糞拋,談妄念的價值

一談起妄念,做靜功的人無不深惡痛絕,認為它是一個有礙功夫的大敵,非得趕盡殺絕不可,不少人為此硬驅硬壓,從而弄出了精神障礙症,嚴重的變成了無藥可救的精神病,真是“學道之人不識寶,反把珍珠當糞拋。”
學道之人不識寶,反把珍珠當糞拋,談妄念的價值
其實妄念是個大護法師,不少高功夫都是由妄念來成就的,試想一個憨大或木呆能修仙道嗎?所以妄念是一個智慧正常人的應有本色,問題是如何變妄為寶,為我所用?
若恣意逐妄,心隨妄轉,那當然就自戕身心了。若引導妄念去正確思維,去研究天人真諦,就能獲得大解脱、大安樂,或利用妄念去化解煩惱,從而獲得內心的安詳,這樣不就心轉妄念,為我所用,從而取得“浪子回頭金不換”了嗎?
學道之人不識寶,反把珍珠當糞拋,談妄念的價值
不少人不懂得這一點,非要把腦神經活動壓死,把思維之花摘光,變成了一個枯樹死灰般的人,認為這樣做才符合靜功的要求,其實這是一種對靜的偏見,導致“家失主人魔來劫舍”,是修煉靜功的大忌。所以道家把這種精神狀態斥之為“頑空”,佛家斥之為“無記”,是絕對不可採取的。
至於有些高僧大德,一入定就十日半月保持在定中,這是他們修行有素,再加上條件與環境的優越而能取得的,而決不是一般民俗之人所能辦得到的。儘管這樣,他們在定中仍是惺惺寂寂、寂寂惺惺、真念常在、真靈不散。如果真靈一散,那還談得上什麼靜功,這不就變成了一具木乃伊了嗎?
學道之人不識寶,反把珍珠當糞拋,談妄念的價值
所以對待心靈之流的妄念,不要一味地去摒棄它,而且摒棄也是摒棄不掉的,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應該順而導之,轉妄為寶,為我所用,這才是練功正確之路。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16 字。

轉載請註明: 學道之人不識寶,反把珍珠當糞拋,談妄念的價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