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原始時期,各個部落中間便開始爭奪地盤,這時的人們還沒有建造出武器,便通過肉搏和石器進行戰鬥,時至今日,武術不僅是為了防禦壞人,更多的也是為了健身健體,甚至在外國總是流傳着中國人都會功夫的説法。中國武術的確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在公元前1600年的殷商時期,中國便有了武器的建造,當時的銅器製法已經非常純熟,銅劍等冷兵器的製造方法也已經非常熟練了。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戰爭不斷,人們開始出現了騎馬打仗,騎馬打仗時候用的兵器都是較長的矛和劍。同時通過武術強身健體的作用也得到了推廣,秦超時期時興角抵和手搏,角抵就是如今的相撲,兩個人幾乎全身赤裸的在場上相互追逐,出圈或者身體除了雙腳以外的位置着地便算輸,這樣有趣又不會受傷的賽制讓人們覺得十分有趣。
漢代時期出現了舞劍的風俗,舞劍能表現出當時的人們對於劍法已經成了一套體系,並且有了一定的招法和體系,並且有書記載這些兵器的用法和招式套路。公元前581年隋唐時期武術和其他各種文化都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加上唐朝實行的科舉制中包含武試。武藝高強的人有機會進入朝廷封官進爵,前途自是無可限量,因此,唐朝的人不是忙着背書參加文試就是忙着從小練武。
一方面是為了強身健體,免除疾病的煩擾,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證安全,畢竟當時沒有監控攝像這樣的技術能讓壞人繩之以法,社會上開始出現了練武的風氣,並有專門的學堂教人練習武術。到了公元1368年的明代,民間已經出現了不同的風格流派和學堂,各種拳法的出現更是為中國武術增光添彩,更是留下了很多關於武術的著作。
比如《紀效新書》《武篇》等書籍,裏面通過描寫武術的秘訣,更是添上了圖畫等內容方便理解和傳播,不僅拳法,連器械的流派,改革,動作名稱等都開始有了很明確的方向理論。 而提起中國武術,最知名的流派便是少林武術和武當山的道家學派。相傳武當山住着一羣世外高人,他們不出門便能瞭解到三分天下事。
相傳張三丰就曾在武當當道士,張三丰為人瘋瘋癲癲,而且不注重衞生,晚上不洗腳,牀單被子也是一兩年才洗一次,只有一身好武藝,有人説張三丰是有點半仙在身上的,有這樣一個故事,張三丰在武當的時候煉真宮的師傅生病了,由於他平日裏行為瘋癲,師傅也不拿正眼看他,他到師傅榻前,師傅理也不願意理他,轉過身去。
張三丰言行無狀的大喊“師傅,師傅,你好點了嗎?”師傅只是哼了一聲,並沒説話,張三丰便説師傅想要吃杏,於是在冰天雪地裏真的找到黃色的杏,拿到師傅面前,師傅覺得十分驚奇,病好了一半,又吃了口杏子,病竟然好全了,於是所有人都覺得張三丰是半仙,能治病救人,也能化險為夷。
武當山是道教思想的發源地,也出現了許許多多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在各個方面的造詣皆在人之上,在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道家人變會出山輔佐正義的君主,出山匡扶正義,諸葛亮就是道家弟子,當年劉備聽聞山中有這樣一位通曉政事,功名和才德皆在上品的軍事奇才,於是他三顧茅廬,在諸葛亮的門外精心等待諸葛亮。
諸葛亮被他的真誠所打動,於是下山幫助劉備,在影視作品和書籍傳説中,我們經常會看見很多關於諸葛亮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在着重塑造諸葛亮的傳奇人生,雖免不了許多誇張的故事情節,但也可以由此看出在古代人心中諸葛亮的地位也是很重的,也是受到萬人尊敬的。
再有就是道家有名的仙風道骨,嵇康,在山間過着閒雲野鶴的生活,不屈於俗,不仰慕於官,在山中修煉丹藥調理身心,彈琴寫詩的造詣極高,但卻有自己的風骨,不願被人利用,也不願做有違本心的事情,當時權傾朝野的司馬氏非常羨慕嵇康的品行,想要嵇康為他所用,於是便派一代名將鍾會前去請嵇康出山,但嵇康身性清高,看不上司馬氏的種種惡行,於是便不願出山。
鍾會覺得受辱,加上司馬氏害怕嵇康為敵人所用,所以嵇康便進了刑場,在臨死行刑前,鍾會詢問嵇康是否還有什麼話要説,嵇康不卑不亢,只是説:“把我的琴拿來。”這樣的心境和情操並非尋常人可以比擬的。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中,唐朝的名將郭子儀立下了戰功赫赫,卻很少有人瞭解他的副手李沁。
李沁也是道家學派,曾經遊山玩水,風流無比,而當唐朝處於危急存亡的時候,他毅然出山,為了平定動亂,他甘為人後,輔佐郭子儀,取得戰爭的勝利。穩定了唐朝的基業和江山。武當山作為道教和武術的啓蒙地,山上的道士平日裏不問世事。
他們過着修身養性的生活,而當國家受難,面臨危機的時候,總是會在需要的時候出現,以明智的頭腦和對軍事的敏感,還有高強的武藝和對世俗的輕描淡寫都讓這些思想得以流傳。中國人到今日的温和謙卑,多半也是受了道家學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