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歷史上的隋朝第一名將,為何在隋唐演義小説中被忽略存在?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歷史筱佰科
他是歷史上的隋朝第一名將,為何在隋唐各種小説中沒有被人提到?又為何在隋唐演義小説中被忽略存在?
仁壽四年(604年),隋煬帝繼位,幷州總管、漢王楊諒因不滿其兄即位,遂於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隋煬帝。張須陀又隨幷州道行軍總管楊素平定叛亂,因功加開府。後多次率軍平定各地的叛亂,威振東夏,被認為是隋朝柱石。公元616年,張須陀為瓦崗軍所敗,下馬戰死,時年五十二歲。其所部士兵得知死訊,連哭數日不止。
張須陀死在滎陽之戰,李密“伏兵千餘人”這點小小的力量衝出來後,強大的張須陀兩萬精兵竟然出人意料地發生了“兵敗”的現象?張須陀是隋朝有名的猛將,十分陰險狡猾,王薄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就是被他鎮壓下去的。張須陀竟然無法扭轉這種局面,直至自己“戰死”呢?
李密的伏兵衝出來後,對於李密和翟讓等的合圍,他立即打破包圍閃電般地衝了出去,並準備整頓隊伍給對方以狠狠的打擊。但令人吃驚的是,大部隊竟然沒有跟着他一起衝出包圍。他來不及多想,一提繮繩,躍馬又殺入了敵陣。然而,對於他不顧生死,力竭聲嘶地來來往往救援和召喚部下,往日十分忠順的部下此時不僅異常冷漠,而且紛紛趁機逃跑,甚至連最親信的將領也不見了蹤影。終於明白了,軍心已去,再也無法挽回這樣的局面。於是長嘆一聲,下馬戰死。
與其説是李密殺死了張須陀,不如説是“軍心”殺死了張須陀。倘若不是整個部隊已軍心渙散,張須陀還能像大戰裴長才那樣整合兵馬再戰,那麼慘敗的很可能就是李密和翟讓。事實上,早在兩年前的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張須陀率軍到離齊郡數百里的下邳攻打盧明月時,張須陀兵團中就出現了無心作戰的苗頭。當張須陀問部下誰願意埋伏起來襲擊對方大營時,竟然出現了“眾莫對”——沒人應聲的尷尬場面。最後還是秦叔寶、羅士信這兩員最親信的將領出來,才算勉強完成了任務。
到了大業十二年,特別是調滎陽作戰以後,軍心更加不穩。李密伏兵的出現,並不能給這支強悍的部隊造成多大威脅,但卻給早已無心作戰的兵士們一個“眾皆敗散”——也就是大家開小差的機會和藉口。張須陀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會絕望地悲嘆並下馬戰死。
個人覺得張須陀是不遜於韓擒虎的隋朝名將。但是卻一直不被世人提及,覺得很詫異。想知道是什麼原因?
因為現在人瞭解那時候的歷史,大部分都是通過小説呀!~電視呀!~電影呀!~還是之前的評書呀!~都是隋唐演義的版本。隋唐演義是小説裏面就沒有張須陀這個人,類似的是靠山王楊林!~所以不是喜歡歷史或者學習歷史的人都不怎麼了解張須陀。
秦瓊、程咬金 、羅士信(羅成的原型)都是張須陀一手帶出來的。演義中偏偏把他給故意漏掉,他為隋朝南征北戰,當年更是以五人之力抵擋住兩萬多的農民起義軍。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的起義軍無不聞風喪膽。在李密來瓦崗之前,瓦崗寨寨主翟讓以及手下徐世績、單雄信等在張須陀手下也是吃盡敗仗。直到李密來到瓦崗,616年十月,曾隨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反隋的李密投靠翟讓後,即建議瓦崗叛軍席捲二京(長安、洛陽)、誅滅暴政。時瓦崗叛軍糧食供給不足,僅靠截取隋廷漕運來維持軍需。於是,翟讓採納李密的計謀,決定先取滎陽(郡治今鄭州),奪取糧倉,進一步壯大力量,然後再圖進取。據此,翟讓率軍由瓦崗寨(今河南滑縣南)西進,相繼攻佔金堤關(今河南滎陽東北)和滎陽郡大部縣城,進逼滎陽城。
隋煬帝即命張須陀為滎陽通守,率其精鋭萬餘前往鎮壓。翟讓多次為張須陀所敗,聞其率兵來剿,大懼,欲避之。李密勸阻道:“須陀勇而無謀,兵又驟勝,既驕且狠,可一戰而擒。公但列陣以待,保為公破之”(《隋書·李密列傳》)。李密預先派兵千餘騎兵(一説數千人)埋伏於大海寺(今河南滎陽東北)北樹林內,而以主力從正面迎敵。十七日(即公元616年12月1),張須陀軍以方陣進擊,翟讓率軍接戰後退,張須陀趁機追擊十餘里,至大海寺附近,瓦崗叛軍伏兵驟起,翟讓、李密及叛軍將領徐世績、王伯當將隋軍合圍。張須陀力戰得以突圍,但見部下仍然被圍,遂再衝進包圍圈救之,如此四次,其部下皆敗散。張須陀仰天道:“兵敗如此,何面見天子乎?”(《隋書·張須陀列傳》)遂下馬戰死,時年五十二。所部官兵盡夜號哭,數日不止。張須陀死後,隋朝再無良將矣。可以説,此人是支撐隋朝的柱石之臣。
張須陀死後,才有了李淵、王世充(洛陽)、竇建德(河北)、杜伏威(江淮)、劉武周(幷州)這些人的崛起,才會中原打亂,羣雄爭霸的局面。縱觀張須陀的所作所為,完全就是靠山王楊林的原型,可過去評書的居然漏掉這麼重要的人,反而自己杜撰了一個虛假的靠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