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蒙聊教育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一位清華讀博的高材生,既有名校光環,又是讀博畢業生,相信很多企業搶着要,但最近網上流傳,這位清華高材生7個月沒找到工作,為何這麼多公司如此無情?原因竟是因為本科不是985,學歷“被查三代”,難道他們不比985、211本科生厲害嗎?
“學歷歧視”的問題一直存在,企業想招到高材生無可厚非,但戴上“學歷”的有色眼鏡,就不好了。
如果考研上岸清華,都不如985/211本科生,研究生豈不是白上了?考研本就很難,能上岸清華這類名校,就更難,智商不夠,是無論如何都考不上的,清華的讀博生的文憑含金量都不高,這難道不是對清華的侮辱嗎?
清華大學,作為我國實力最強的高校,不能説培養的學生都是人才,但它的教育水平毋庸置疑,培養讀博生的制度也是沒有爭議的。
可偏偏有企業寧願要985/211本科生,也不想要名校的研究生,挑人才可以,學歷也確實代表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但不應該成為唯一的評判標準。
如今遍地是大學生,本科學歷也沒有那麼吃香,學歷高的人多了,企業的胃口也挑剔了,“學歷歧視”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因為各方面原因,“雙非”學校的實力、師資力量、生源質量都稍弱985/211高校,可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清華名校,他們努力過程不該被忽視,千辛萬苦終上岸,是可以説明他們的能力很強。
985/211高校雖然人才濟濟,但也有差生,平日裏虛度光陰,任由自己放鬆,不將心思用在學習上的人也很多,所以名校光環不能掩蓋他們的劣性,盲目崇拜名校,反而容易錯失尖端人才,招聘人才的標準,不應該只有學歷一道門檻。
中國教育發展不平衡,出身鄉村的學生有很多,他們能考上大學,就已經拼盡了全力,當他們能夠考研上岸,這不應該説明他們變得越來越強嗎?既然出身不影響才華,為什麼偏偏被名校光環困住。
他們知道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所以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付出的辛苦和汗水,也比一般人要多,心中也更加渴望改變命運,可是辛辛苦苦考上,又被鄙視,難怪會出現“讀書無用論”,難道不是名校出身的學生,就註定沒出息嗎?
不是的,實際上,“雙非”上岸的學生,內心更加強大,思想也很成熟,明白如何實現自我價值,如果給這些起點低的人一些機會,也會叱吒職場,為公司帶來更高的效益。
每一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品,出廠的那天,質量的好壞就已經註定,無法改變,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成長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最後的質量也會不同,能夠證明一個人是否有能力的因素太多了,而學歷不過只是其中一項。
筆者認為:
本科學歷是985/211確實含金量很高,起點高走的也更遠,這一點不得不服,高考能夠考上985/211説明能力有多強,這一刻拉下的差距,後天也很難趕上。
但是,起點低的同學,可塑性更強一些,他們能夠上岸名校,不也説明他們有很大潛力,只是晚了一點顯現。
企業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價值,不應該只看重學歷,更應該多方面考量,而不是一刀切,學歷低,就肯定不行,學歷高就一定好。
學生們也應該努力才行,如果你足夠優秀,比如你出身普通本科,但你獲得過很多獎項,這些也是證明你能力強的證明,要優秀到讓人不在乎你的學歷,這才是強者,而不是讓別人用學歷衡量你的價值。
企業摘下有色眼鏡,做到“英雄不問出處”,才不會落下遺珠,才會發展的更好,社會進步的速度也會更快,多項衡量一個人,才接近公平。
以上就是本期要分享的內容,你對於招聘存在的“學歷歧視”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