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c8/ef4c960839002171.jpg)
明朝時期,倭寇在我國東南沿海十分猖獗,對於來犯之敵,不能一味容忍,必須好好教訓一番!棕櫚灣就是令倭寇聞風喪膽的課堂!棕櫚灣地處温州蒼南縣黃金海岸線上,大漁灣的南邊,信智灣的北邊,三灣相連,站在棕櫚灣的哨崗瞭望台上,三百六十度全是美景。400多年前,戚繼光在此將倭寇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9a/80440c1af0292b9a.jpg)
十四世紀初葉,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戰,爭權奪利。在戰爭中失敗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組織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劫燒殺的海盜活動,歷史上稱之為“倭寇”。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d5/852b49de9f1cc4d6.jpg)
我國沿海富庶,善良人民祈禱媽祖保佑,但在明朝嘉靖以後,倭寇活動加劇,成為明朝東南地區的嚴重禍患。1561年,,倭寇幾千人襲擊浙江台州、桃渚、圻頭等地。明朝開國將領戚祥後人戚繼光率部隊在人民羣眾的配合支持下,先後九戰九捷,殲滅大量倭寇,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浙東的倭寇被全部掃除。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e7/bed08c9d3f619f94.jpg)
倭寇賊心不死又大舉進犯福建,戚家軍再次進入福建平定。東南沿海多地留下戚繼光抗倭遺蹟。棕櫚灣的抗倭營寨坐落在景區中央,至今還保留着非常完好。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07/53b04674210650be.jpg)
當時,明朝在蒼南境內設置了軍事重鎮金鄉衞,並在衞城之下以此設所,堡,寨。而棕櫚灣營寨,則是最小的一個軍事組織,現在還能看到留下來的防衞牆,牆上早已爬滿了綠草,但仍見證着歷史的變遷。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50/8a6c61182e7369f7.jpg)
爬滿青藤的城牆彷彿在告訴我們,歷史的故事就隱藏此間,當年練兵場戚家軍的吶喊聲還縈繞於耳。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c1/74786762cb880d43.jpg)
這是對抗倭寇觀察敵情的瞭望台。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1c/d08e73ed6ec49fd5.jpg)
戚家軍令倭寇聞風喪膽。戚繼光根據東南沿海地區多丘陵溝壑、河渠縱橫、道路窄小和僑寇作戰特點等情況,創立了此陣。以形似鴛鴦結伴而得名。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2f/498e3426f11f7049.jpg)
鴛鴦陣是我國古代陣法之一,中國明代軍隊抗擊倭寇時採用的一種疏散的戰鬥隊形。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64/3970db5f749dd736.jpg)
火器廣泛運用於戰場後,武器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顯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戰鬥隊形難以適應作戰需要。戚繼光利用地勢在此佈下鴛鴦陣,擊敗倭寇。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64/73bb4df5280c80e8.jpg)
戚繼光依靠“鴛鴦陣”,大破倭寇於浙江臨海,九戰九捷,使浙江的倭患得到平息。倭寇從此老實了300多年,直到甲午戰爭。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0f/8f16f7de3cd1565b.jpg)
東南沿海是軍事重地,我們對於來犯之敵嚴陣以待。建國後這裏是民兵哨所,現在成為風景區。
![360度美景的過去曾是刀光劍影,戚繼光在此大敗倭寇!](http://p1.nanmuxuan.com/images/9f/34bd054596a57842.jpg)
在這美麗的海灣,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不能忘記歷史!更要隨時準備應對來犯之敵!(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