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燕雲十六州”?——關於燕雲十六州問題始末
燕雲十六州大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地區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主要是指幽州(今北京)、瀛州(今河北河間)、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河北薊縣)、涿州(今河北涿州)、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媯州(今河北懷來)、蔚州(今河北蔚縣)、朔州(今山西朔州)、順州(今北京順義)、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儒州(今北京延慶)、新州(今河北涿鹿)、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武州(今河北宜化)。其中最靠北面的是武州,最西面為朔州,最南面為瀛洲,最東面為薊州,其餘各州在此四州之間沿長城兩側展開,分佈四周,又稱"幽薊十六州"。
一、燕雲十六州的地理狀況
燕雲十六州地圖
燕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處戰略要地,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尤其是幽州北面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長城一線,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巒復嶺中有五關,居庸可以行大車,通轉餉,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馬,不可行車,外有十八小路,盡兔徑鳥道,止能通人,不可走馬。"是中原王朝防止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接地帶,是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的天然分界線,"雁門以北,幽州節度管內十六州,蓋其地東北有盧龍塞,西北有居庸關,中國恃此以界限北狄","蓋天地所以限華戎,而絕內外也。"
燕雲地區往南便是河北地區,均是平原。若越過燕雲地區南下,便沒有阻礙,因此燕雲地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鑑於燕雲十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隋唐時期,中央在燕雲地區設置的各州就已經基本定型。
二、後晉與燕雲十六州問題的形成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起兵造反,並向契丹求援,相約事成之後以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隨後,遼太宗"提虎旅而越雁門,翦唐師而解晉難。"公元938年,當上後晉開國皇帝的石敬瑭如約向契丹獻地,燕雲十六州開始正式脱離中原王朝的管轄,從而歸入契丹遼朝的統治範圍。燕雲地區是中原王朝有效抵禦北方遊牧勢力南侵的天然屏障。作為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防禦帶,只要燕雲失守,中原地區在面對北方鐵騎南下時就會面臨無險可守的境況。隨着燕雲十六州歸入的契丹統治範圍之內,南北雙方為爭奪此地區的統治權,在政治和軍事
上進行了長期、激烈的交鋒,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社會、經濟和民族問題,成為影響十至十三世紀中國南北方關係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而這就是有宋一代,燕雲十六州問題產生的源頭。
石敬瑭以稱臣、父禮事契丹以及"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地為條件,向契丹求援以滅後唐,並最終建立後晉政權。燕雲地區一旦失陷,河北平原就會無險可守,中原也將會完全暴露於北方鐵騎之下。因此,後人多認為石敬瑭"割地"之舉造成了"中原之大禍。"葉隆禮在《契丹國志》中稱:
石郎之消息,乃中原之大禍。幽、燕諸州,蓋天造地設以分番、漢之限,誠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也。石晉輕以畀之,則關內之地,彼扼其吭,是猶飽虎狼之吻,而欲其不搏且噬,難矣。遂乃控弦鳴鏑,徑入中原,斬馘華人,肆其窮黷。
誠哉斯言,自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後,留給宋朝的,就是百年間宋遼不止的戰爭。
後晉高祖-石敬瑭
三、後周與燕雲十六州的部分收復
後晉高祖石敬瑭死後,其養子石重貴繼位。石重貴不甘屈居契丹之下,決定不再向契丹稱臣。天福十二年,被契丹所滅,全軍投降,後晉也因此滅亡。後周廣順元年),郭威滅後漢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中原地區迎來了五代時期的最後一個朝代。顯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因郭威無子,養子柴榮繼位,是為周世宗。周世宗繼位後,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國力逐漸強大起來。鑑於燕雲十六州的重要地理位置,世宗開始了奪取燕雲地區的戰爭。
顯德六年,世宗親自率兵北征。三月,"詔以北境未復,取此月內赴滄州。以宣徽南院使吳延祚為權東京留守,判開封府事;以宣徽北院使昝居潤為副使;以三司使張美為大內都部署,並命諸將各領馬步諸軍及戰棹趕赴滄州。"四月,世宗到達滄州,契丹寧州刺史王洪開城投降。世宗親率水軍順流而北,到達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挾城投降。四月二十八日,世宗到達瓦橋關,內斌為關使,打開關門投降,周世宗封其為汝州刺史。二十九日,鄚州刺史劉楚信挾城投降。五月,世宗駐於瓦橋關,瀛洲刺史高彥暉挾城歸順。
到此,後周不費一兵一卒,"邊界城邑皆望風而下",關南之地平,取得三州,共計十七個縣。五月四日,定州節度使孫行友攻下易州俘獲刺史李在欽。先鋒都指揮使張藏英在瓦橋關北大敗契丹,攻下固安縣。五月五日,世宗把瓦橋關改為雄州,把益津關改為霸州。在取得莫州、瀛洲、易州和瓦橋關、益津關、淤口關之後,世宗意欲繼續北征,攻取幽州。
《五代史補》記載:"世宗末年,大舉以取幽州,契丹聞其親征,君臣恐懼,沿邊城壘皆望風而下。凡蕃部之在幽州者,亦連宵遁去。"在戰爭形勢有利的情況下,世宗染病,不得不班師回朝。據《五代史補》載,世宗車駕至瓦橋關以後,當地百姓"持牛酒以獻",世宗問曰:"此地何名?"對曰:"病龍台。"於是世宗"默然,遽上馬,馳去。是夜,聖體不豫,翌日病。亟有詔回戈,未到關而晏駕。"駕崩於萬歲殿。
伴隨着後周世宗的病逝,在次年便發生了陳橋兵變,而後周至此滅亡,周世宗收復燕雲十六州未竟的事業也至此擱淺,而還在遼國掌控下的十四州,就是之後宋遼戰爭的核心。
四、宋太祖與宋太宗的志向
關於燕雲十六州的問題,宋太祖一開始是打算用"贖買"的政策來進行收復的,乾德三年(965年),太祖在內府庫設置"封樁庫",儲積大量金帛。嘗密謂近臣曰:"石晉苟利於己,割幽薊以賂契丹,使一方之人,獨限外境,朕甚憫之。欲俟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直,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為積蓄金帛,太祖"申命諸州,度支經費外,凡金帛以助軍實,悉送都下,無得佔留","國初貢賦,悉入左藏庫,及取荊湖、下西蜀,儲積充羨"。太祖把平定諸侯割據政權所得來的金帛都存入"封樁庫"中,而且"凡歲終用度,贏餘之數皆入焉"。太祖把平定諸侯和國家運行剩餘的錢都歸入了他成立的"封樁庫"內,準備用作贖買燕雲十六州的經費,可見太祖對燕雲十六州的重視。
宋太宗-趙光義
而至宋太宗時,太宗則在滅亡了北漢時堅定了其武力收復燕雲十六州的信念,於是終太宗一朝,太宗共出兵北伐遼兩次,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第一次是在太平興國四年,起初太宗已帶兵保衞幽州城,戰績斐然,但其後,遼景宗耶律賢得知幽州被困,便派兵增援,在高粱河兩軍展開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受箭傷,乘驢車逃走。"高粱河之戰"宋軍大敗,太宗不得不班師回朝。但太宗仍未放棄,並於雍熙三年(986年)又一次北伐。
雍熙三年(986年)三月,宋軍分三路進行北伐:"三月,潘美出雁門,自西陘入,與敵戰",北至寰州,寰州刺史趙彥辛舉城投降,後來相繼取得應州、雲州;曹彬"進壁於涿州東",與敵人交戰,取得涿州;田重進至飛狐北界,與敵軍交戰,大勝,後來又奪取靈邱、蔚州。計劃三路軍在幽州會和,然後以全師攻取幽州。三路大軍收復了不少失地,但是後來,米信在新城作戰失利,曹彬又在岐溝關被遼將耶律休哥打敗,宋太宗下令撤軍,北宋名將楊業孤軍奮戰,最後戰敗被俘,宋軍收到嚴重損失。"雍熙北伐"最後失敗。
在太宗朝北伐失敗後,對待遼國與燕雲十六州問題上,宋代由攻轉向了守,再也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志向與想法。
五、燕雲十六州問題的尾聲
在真宗朝,宋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後,宋遼基本上保持了百年的和平之期,終真宗與仁宗兩朝,再無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提議,及至神宗朝,神宗有志於用武力平定邊患問題,但卻由於西夏問題的難以解決而無法與遼爭奪燕雲十六州,再至哲宗,雖主張恢復宋神宗時期的對邊政策,但僅對西夏用兵,並未對遼用兵。
寇準與澶淵之盟
再一次將燕雲十六州問題提上日程的是徽宗朝,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大臣蔡京上書徽宗,預謀取燕雲十六州,但是樞密院事鄧洵武以為,北宋與遼有盟約,已維持百年和平,不可以背棄盟約。同年,童貫又上平燕之策,計劃先奪取燕、薊,然後集中兵力攻取雲中。雖然他的策略在大臣的反對之下,沒有被徽宗採納,但是堅定了宋徽宗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決心。
童貫與海上之盟
其後,宋徽宗與金人簽訂"海上之盟"以期收復燕雲十六州,"海上之盟"訂立之後,按照合約,北宋與金兩國共同出兵,聯合起來滅亡遼國。遼滅亡後,開始了宋金關於燕雲十六州的多年交涉,但經過多次交涉,金國把遼燕京地區給宋,但是西京地區卻仍在金的統治之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大舉進攻北宋,北宋滅亡。而糾纏中原王朝與契丹百年的燕雲十六州問題自此落下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