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段(1、2年級)要重視成績,但不能太過重視成績,而更要重視成績背後的習慣和興趣問題。説白了,才從幼兒園上一年級,孩子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而且小學成績的分水嶺是從三年級左右開始的,現在來比較成績根本看不出什麼來。
當然,沒有一個家長是不看重自己小孩的成績的。從題主的提問來看,對孩子的成績也很重視。那麼要想在小學中高段、更重要的是到了初高中以後孩子學習成績還能比較穩定,就應該在小學階段養成習慣、培養興趣。現在圍繞這兩個關鍵詞具體來説説:
一、習慣。
整個小學都是在培養良好習慣,一二年級尤其重要。我們班的孩子就看得出來,成績好的習慣必定好。整個一年級,我的班級常規管理也基本上都是在圍繞習慣二字展開。
1.學習習慣。
注重孩子的書寫習慣、執筆習慣,一手漂亮的好字會讓他終身受益。
訓練孩子讀題的速度和讀題的能力、引導他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按時完成作業,預留好課餘學習與閲讀的時間。據我的帶班經驗,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孩子基本都沒有什麼時間觀念,所以以上也是為了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既要帶着問題聽課,也要及時複習,鞏固知識。課上不瞌睡,不開小差,不和同桌聊天,專心聽課,把老師強調的重點內容記下來。
遇到不懂的就要問,覺得不合理的可以大膽提問。只有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才是能解決問題的孩子。
培養專注力和提高注意力。這個我要重點説一説。首先,家長給孩子提供安靜、穩定、不易受干擾的學習環境,保證他能安心學習。做到孩子學習時不開電視,不打麻將,不讓手機發出聲音,不製造多餘的噪音等等。其次,有意識地鍛鍊集中的注意力。不允許孩子邊做邊玩,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先學習,再做其他事。如果孩子已經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可以短暫休息,勞逸結合,儘快恢復精力。跟孩子約定好,比如這次40分鐘內完成作業,下次爭取30分鐘完成,一點點加快速度。
2.生活習慣。
別小看生活習慣,一年級小朋友很多成績跟不上都是因為生活上缺乏獨立性,導致在學習上也不愛自主思考。因此,在生活習慣培養上,要養成規律的習慣、讓孩子學會自己整理書包、書本和文具、收拾房間等,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此之外,還要讓他在生活當中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幫助家長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
在學校要專心聽課,做好筆記,踴躍發言,尊重老師,團結同學,認真學習。
在家要先學習再玩遊戲,作業不能拖拉,不能應付,安排好學習、閲讀、運動和娛樂的時間。
和孩子約法三章,做不好就要接受批評,做好了就能得到獎勵。
二、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首先家長要多説一些鼓勵的話,給予孩子足夠的學習動力。讓孩子對自己所學科目有興趣。
其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通過遊戲形式的學習,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再次,讓孩子在課外閲讀中獲得樂趣。課外閲讀的重要性我相信不需要我強調和贅述。我在一年級非常重視孩子們和大人一起讀書,在假期也都要佈置親子閲讀的作業。一二年級階段建議和孩子每天抽出半小時時間進行親子閲讀。孩子在閲讀中獲得快樂的體驗感,也在閲讀中認識世界。
最後,別在孩子面前説老師的壞話。我們自己的親身經歷都瞭解,孩子喜愛一個老師可能會更喜愛某一門科目,也可能會把某門學科學得更好。家長對老師有不滿或者改進建議可以直接和老師溝通商量,但是在孩子面前儘量樹立老師的正面形象。
我相信,如果做到了上述這些,讓孩子有了良好的習慣和濃厚的興趣,孩子一定會厚積薄發,成績的提高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養成、思維能力等可持續發展也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