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去了一半,孩子們的作業寫得怎麼樣啦?(彷彿聽見了老母親們心碎的聲音…)
其實,除了一本本的書面作業,暑假是一個特別好的時機,讓家庭教育補充學校教育。今天,身在美國的主筆特雷西,將和大家分享她家孩子在美國學校的課後作業,雖然非常多部分要家長協助完成,但正好能幫中國孩子補上“家庭教育”這一環,特別有借鑑意義!
美國娃作業簡單,其實他們的作業大有學問。
上一週,我居然為小學一年級兒子的作業忙碌了一回。
一般情況下,美國小學生的作業幾乎不需要家長參與,特別是我們這種上公立小學的孩子,特別又還是低年級的學生。
正常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每個星期五,兒子會帶回家一打A4紙打印的作業,如果按規定每天寫一頁的話,基本上每天花個10分鐘就搞定了。剩下的就是閲讀,一天規定起碼要讀兩本書。
但這些壓根不需要我來操心,記得有一次,我讓兒子去寫作業,然後我轉身去洗碗,碗還沒洗好呢,我一回頭,發現兒子出去玩了,我勃然大怒,把他拎回來準備好好修理一番,結果人家兩手一攤:“可是媽媽,我已經寫好了呀。”
啊,還真的寫好了。
直到最近,這件事完全顛覆了我的三觀——
1
被土豆作業弄暈了
這一週,兒子帶回來的作業是這樣的——
1、請去超市,找出所有用土豆做的食物;
2、買一個最大的土豆,把它裝飾成任何你覺得有趣的東西;
3、給你的土豆編一個故事,起碼要寫三頁紙。
説實話,我仍然對這三項作業心存鄙視,土豆做的食物,那簡直也太簡單了,老美不是動不動就喜歡在食物里加點土豆嗎?
於是,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我帶着兒子雄赳赳氣昂昂地就出發去超市了。
萬萬沒想到,看上去簡單,真的找起來卻那麼困難——
首先,你必須找到整整18樣含有土豆成分的食品,18樣!
其次,我兒子堅持認為,不同品牌的同種土豆商品只能算一樣,比如“真好吃”牌薯片和“特好吃”牌薯片都只能算“薯片”;
第三,很多食物雖然含有土豆的成分,但它看上去已經完全不像土豆了好嗎!
最後,以前我認為添加了土豆成分的食品,有的其實添加的是豆子,有的添加的是奶酪,有的添加的是玉米……
總之,那天我們在第一家超市逛了整整兩個小時,只找到三種含有土豆的商品,後來實在沒有辦法,只好轉戰第二家食品專賣超市,在裏面又兜了足足兩個小時,看食品包裝背面的配方表看到快要瞎掉,才總算湊滿11種土豆食品。還差7種,實在找不到了。
▲超市戰鬥2h的成果
裝飾土豆的工作還算順利,兒子從家裏的雜物堆裏挑選了一個發芽的土豆。他非常喜歡這個土豆,因為它與眾不同,長了兩個綠色的“犄角”。
接下來,兒子給土豆設計了鼻子眼睛嘴,穿上了紙做的披風,還用吸管當旗杆,製作了一面小旗子。
兒子給他的土豆取了個名字,叫做“土豆超人先生”,土豆超人手上的小旗上有黃色閃電的圖案,據説是土豆國的國旗。
▲兒子的土豆超人
接下來,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寫一個關於土豆的故事。要求是,既可以寫你裝飾這個土豆的過程,也可以寫一個關於土豆的故事。
我兒子龍鳳鳳舞地開始瞎編了,一邊寫,他還一邊唸叨:“寫一個觀點,然後加上細節,多寫細節,文章就寫出來了。”不用問,肯定是課堂上老師教的寫作秘訣。
不一會兒,故事寫好了,滿滿三頁紙,要不是他偶爾露一手,我還真不知道他一個小學一年級學生,居然有寫滿三頁紙的本事。
再一讀內容,我整個驚呆了,他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個壞人,他偷到了一種神奇的武器,能夠把三維世界,變成二維世界,這個武器叫做“二維薄片”。於是,壞人就來毀滅世界了,他用“二維片”,把許多房子都變成了正方形!
就在這時,土豆國的土豆超人,率領着800萬個土豆出現了,每個土豆都有一把土豆槍,因為壞人的“二維片”實際上是從土豆國偷來的,所以土豆超人先生擁有更多的“二維片”,他和他的士兵於是發射“二維片”,把壞人變成了紙片人,關進了監獄。世界得救了。
有沒有覺得情節似曾相識?如果你是《三體》迷,你就會發現,三維變二維的情節,與《三體》裏“地球被外星人用降低維度的手法毀滅”一章情節何其相似!
《三體》可是赫赫有名的,獲得過號稱“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的作品啊!
可是我兒子從來沒有看過《三體》,聽都沒聽説過。
我特別特別激動,那種當媽的通病——“自家娃是天才幻想症”,又一次佔領了我的大腦。
▲我自行已經先吃藥了
我抓住兒子的手,激動地問他靈感是從哪裏來的,他説:“最近我們在學形狀啊,正方體壓扁了能壓成正方形,圓錐體和球體壓扁了可以壓成圓形……”
聽他的語氣,好像在説:“我不認為我寫的東西有什麼了不起啊。”
我又一次不得不承認:不是孩子想像力太發達,而是我們大人想像力太貧乏!
2
美國娃的作業是立體的
因為土豆作業比較累人,我突然開始格外關注起兒子的作業來,這一仔細觀察,我發現,美國孩子的作業還真是大有學問的。
比如,他們不光有書面的數學作業和拼寫作業(這類作業是如此簡單),還有不少實踐類作業——
秋天到了,老師會要求孩子們在院子裏或者公園裏撿樹葉和堅果,拼成一幅畫,再根據這幅畫寫一段故事(所以我們每次出去玩,孩子們的小口袋裏總是被石頭樹葉和堅果塞得滿滿的);
上課講了石頭的分類,孩子回家就要撿三塊不同的石頭,然後通過描寫它們的形狀、顏色、硬度等特點,讓家長或者朋友猜出他描述的是哪一塊石頭(又是“撿破爛”);
▲五顏六色的作業
我還突然想起來,有一天,兒子讓我蒙上他的眼睛,然後牽着他到各個房間去走一圈,他説那天的實踐項目是“看不見東西的感覺”;
另外有一天,他把廚房裏的八角、桂皮、辣椒、胡椒粉統統翻出來,放在不同的杯子裏聞,接着寫了一個類似嗅覺報告的文章;
還有一段日子,兒子回家就跳繩、跑步,運動完讓我給他測量脈搏,然後他認真地記在一張紙上……
很多時候,我以為他在瞎玩,在自己胡鬧,原來,他都在認真地完成自己的作業啊!
這樣的作業,和我們小時候動不動“把錯題修改10遍,抄寫單詞100遍,抄寫漢字100遍”,是多麼的不同啊。
這樣的作業完全沒有把孩子束縛在枯燥的書本里,沒有把孩子禁錮在平面的數字和單詞和公式裏,而且還迎合了孩子愛運動愛探索的天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作業多數完全是靠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如果不是“土豆作業”需要我開車帶孩子去超市,陪着他逛一逛,我可能完全就不知道有這樣一項作業存在!
3
“項目學習法”
那天和“爸爸真棒”編輯部的夥伴們聊起兒子的作業,我們知識淵博的楊捷老師説——
“這就是歐美教育界一直倡導的‘項目學習法’,把每個知識點作為一個項目,學習和這個點有關的各種內容,最後把所有的知識織成一張立體網絡……其實在德國,孩子們的作業也是類似的形式。”
可不是!就拿兒子的土豆作業來説吧。“土豆”就是一個知識點,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習了土豆的形狀、土豆的產地、聽了土豆的歷史、土豆的童話……
然後,他們就去現實生活中尋找土豆,土豆的產品、土豆的用途……這可比單單看着土豆的圖片和文字有趣多了!
順便還編個故事發揮了一把想像力!
更棒的是,在實踐中,他們還獲得了許多額外的知識。比如,我兒子就瞭解了——
超市商品的大概分類:生鮮蔬菜、冷凍食品、餅乾零食……
各種他喜歡的零食的價格(對,他時常走神去看其他好吃的東西);
食物配方表在哪裏,怎麼看;
一堆稀奇古怪的食品添加物名稱;
土豆放時間久了會發芽,發芽了的土豆不能吃,但是土豆芽很有趣;
……
我們“爸爸真棒”最擅長和各界教育專家聊天兒的C媽説:“上次我和一位學貫中西的清華爸爸聊天兒,他提出的一個觀點很有趣,他説——
咱們中國孩子的學習像打樁,一個個知識點深入地學下去,比較孤立,但基礎紮實;而歐美孩子的學習像刷牆,一個知識點帶出一個知識面,今天刷一遍,明天刷一遍……看上去比較膚淺,但他們的眼界非常開闊,想像力更加豐富。”
而我在想,“打樁學習法”和“刷牆學習法”各有各的好處,但説到適用,可能打樁法更加適用於高年級的學生,而對小學生這個羣體來説,還是生動有趣的“刷牆”更符合他們的特點吧。
再説一個趣事,我的女兒,比她哥哥小兩歲,她看到哥哥的作業,十分羨慕十分嫉妒,她轉身拿了一個檸檬,學着哥哥的樣子做了一個“檸檬超人”,接着,她也給自己的“檸檬超人”編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整整三頁。
我想,如果一個作業,能夠得到孩子們由衷的喜歡,應該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