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暖陽鴿説教,我回答你的問題。當前,很多孩子往往都害怕老師,而不是家長。這是孩子的學習生活環境的人際關係和發育成長過程所產生的心理壓力有關。
一、生活中的親疏關係可以確定孩子趨向於親近家長。
孩子在生活中,無疑是跟家長的感情和關係都是親近的,老師則屬於“外人”,是疏遠的關係。就像是馴馬牧場上的“飼養員”和“參觀者”,家長就是“飼養員”,老師好比“參觀者”,馬兒肯定是害怕“參觀者”的了,因為孩子在心理上容易產生“害怕”的情緒。
二、學習中的融洽關係可以確定孩子趨向於害怕老師。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既要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又要履行班規班約,通過教與學的學習交流活動,形成多性質、多層次的相互關係。
(一)教育關係。因為教師是教育活動中的促進者、組織者和研究者,而孩子只是一般參與者、學習者,也是學習的主人與自我教育的主體。正如“教不嚴師之惰”。管理學生的學習情況無疑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之一,老師又好比是“馴馬師”,要讓“馬兒”完成諸多的任務,完成不了動作的話,時不時還會挨幾下馬鞭的,都是為了約束與激勵按要求完成指定的任務。在這種關係之中,孩子是尊敬而又“害怕”老師的。
(二)倫理關係。俗話説:“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這種社會倫理關係之中,教師和孩子就構成了一個特殊的道德共同體,各自要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就形成了“師尊生卑”的無形道德枷鎖,就好像是“騎手”,造成孩子害怕老師的關鍵。其實,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構建與孩子互相尊重、人格平等的新型師生倫理關係,才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因而,教師是多角色的職業,既要當好“馴養員”,又要當好“飼養員”,還要當好“騎手”,在一些時候還要當“傾聽者”、當“引路人”,想盡一切辦法,創造適合孩子教育成長的條件,與孩子一路同行,直至讓孩子成為“千里馬”。
三、成長中的協調關係可以確定孩子信任的“溝通的人”。
(一)師生情感關係。由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存在正式的教育關係,還具有因為情感交往和交流產生的心理關係,也就是師生情感。師生情感關係的融洽和諧,直接關係到教師的教和孩子的學,在這方面最好是特殊的“平等關係”,做孩子信任的“溝通的人”,才有利於互相溝通、互相合作、互相信任,促進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為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當老師能創造和睦、寬鬆的教學環境,孩子才會信任教師,才會向教師敞開心扉,才會樂於向教師説出真情實感,才會把教師當作朋友,教師就成為了孩子信任的“溝通的人”,那家長就可能成為孩子“害怕的人”。
(二)親子關係。親子關係是孩子的第一個人際關係,新生家庭構建的教育模式是影響孩子性格形成、品質培養、意志磨鍊,育人交往模式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親子關係太密了,恐怕產生溺愛;關係疏遠了,又恐怕孩子抱怨。那就要家長多參加家庭教育公開課,獲得好的經驗和建議,避免成為孩子“害怕的人”。
四、家長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成為孩子的“馴養員”。
(一)互相理解溝通。孩子年齡小,家長除了要加強自身修養,陶冶情操之外,還應注意處理問題時理解孩子,關心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消除心理上的隔閡,儘量不硬要孩子去做什麼事情,要徵得孩子的意見和看法,實現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融。
(二)家庭和睦幸福。
新生家庭家長要鼓勵子女與父母民主相處,讓子女在父母面前能隨時表達自己的意見。夫妻感情要和諧,與孩子構建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圍,同時又要與孩子共同商定獎懲條件,更有利於孩子的自我約束與自我糾正的習慣,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一路高歌前行。那麼,家長既要成為“飼養員”,又要成為“馴馬師”,還要成為“騎手”,才能讓“千里馬”迎着晨曦馳騁在廣闊的人生“草原”上。
總之,新生家庭就好比在賽馬牧場,家長是“飼養員”,孩子是“千里馬”,而“千里馬”要靠“伯樂”的挖掘與發現。老師既是“訓練師”,又是“伯樂”。因而“千里馬”肯定是“害怕”“訓練師”的馬鞭兒,而不是畏懼“伯樂”。
我是@暖陽鴿説教,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教育#教育那些事#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議,歡迎留言與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