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朋友小王是一個計算機軟件工程師,他從小到大就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學習成績非常優異,而且從小就培養各種各樣的興趣,不斷的完善自己。後來成家之後,他對孩子的教育也自然而然地採用了自己的那套辦法,嚴厲的要求孩子,學習上要求孩子每次考試都要拿前三名,課外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夠和他一樣,多才多能。
但最近,小王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這套教育方式是不是出現了錯誤,即使自己對孩子這麼嚴格,但孩子總是無法達到自己的預期,還一直地抱怨學習壓力大,不去上課後興趣班。確實,朋友小王的出發點是好的,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孩子更加優秀,才給孩子施加壓力,但或許對於孩子來説,過強的壓力已經使他喘不過氣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最近在看的一本書《共情力》,心理學家在書中提到了面對學習壓力大的孩子,父母可以通過''共情''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適當減壓。
一、孩子學習壓力大,利用''共情''來減壓
在如今這個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處於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每個人身上都承載着巨大的壓力,成年人有工作上的壓力,而孩子也有學習上的壓力。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不斷地給孩子進行施壓,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壓榨孩子的課外自由活動時間,導致孩子常處於高壓的狀態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美國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一些10到14歲的女孩,研究他們在有壓力環境和較少壓力環境下的成長狀況。最終研究結果表明,
那些在家裏感覺壓力比較大的女孩,身體內的細胞更早熟,大概會比較小壓力的女孩要早熟6歲
。除此之外,巨大的壓力還影響了她們身體的免疫系統,身體更容易產生炎症,同時也加快癌症細胞的繁殖速度。
我們常説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但過強的壓力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壓力對我們的大腦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壓力產生於我們大腦的情感中樞杏仁核,所以當我們接受外界的壓力時,大腦中的杏仁核會馬上感受到壓力,並將這個危險信號傳輸到下丘腦,從而釋放出壓力激素。如果一個人常處於重壓的情況下,他的大腦和身體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説強壓力有時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父母想要通過施壓的方式來促進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壓力注意對孩子身體健康的影響,孩子學習壓力大,我們不妨採用共情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適當的減壓。
二、懂得''共情'',孩子才能學得輕鬆
何為''共情''?
所謂的共情與我們常説的同情並不一樣,他指的是能夠理解他人的經歷和感受,同時做到感同身受。''共情''一詞是由心理學家亞瑟.喬拉米卡利所提出的,他認為:共情是客觀存在的,它產生的基礎做出假設,而是一個事實。共情能夠將人們的情緒調整到一個可控制的程度,讓人對他人的想法和行為做出一個精準的感知。
通過共情,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會更加順暢,更加能夠相互理解。因為人之間的共情能夠使我們的大腦產生一種能夠平靜舒緩的化學物質,而這種化學物質能夠給我們帶來一種愉悦的感受。對別人產生共情的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就需要我們後天不斷地進行學習和加強對他人的理解,慢慢的將共情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為什麼通過共情能夠幫助孩子減壓呢?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對其自身壓力的把控程度,決定我們在生理上受壓力影響的程度
。同時,他人對我們的共情和理解程度,也能夠幫助我們減緩內心的壓力。
孩子在學習上有巨大壓力的時候,父母適當的給予孩子共情,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理解被尊重,這不僅僅能夠幫助孩子適當的減壓,同時對孩子抗壓或是解決困難都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只是將自己一味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卻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無法對孩子產生應有的''共情'',一味的給孩子施加各種各樣的壓力,最終孩子承受不了反而會對父母的決定產生叛逆的心理。面對學習壓力大的孩子,父母要學會利用''共情''來幫助孩子減壓,接下來尼莫媽媽給不知道如何做的父母支幾招吧!
三、利用''共情''減壓,這些絕招請收下
1、先共情傾聽後感受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屬於自己的想法,當與他人發生爭執或矛盾的時候,都渴望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對於孩子來説,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上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他們也渴望得到父母老師們的尊重和理解。
當感受到孩子學習壓力大的時候,父母不妨先傾聽孩子對壓力的看法和感受,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並做出相對應的回應,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理解。父母們不要打着''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全然不顧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就一味地以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安排好一切,這往往無法得到預期的結果,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造成影響。
2、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當孩子處於高壓的狀態中時,他們往往會表現的很鬱悶,不知所措,甚至有可能會因此而退縮。所以父母在瞭解完孩子的內心想法之後,要懂得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帶着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助孩子一起減緩內心的壓力。
比如當孩子面臨期末考,害怕考試考砸而內心壓力巨大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平靜地談談心,讓孩子明白:考試只不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們應該放鬆心態的對待,輸贏也只是人一生中的嘗試,人生不能把輸贏看的太重。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帶着孩子一起去運動,做其他的事情來減輕內心的壓力,只有保持好心態,才能夠發揮的更好。
3、引導孩子對自己產生共情
引導孩子對自己產生共情,更多的是要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狀態,並採用正確的方式來對待。當孩子因為期末考而憂慮發愁,內心壓力大的時候,引領孩子瞭解自己的充分狀態,並問問自己:期末考試很常見的事,我為什麼要這麼焦慮呢?盡力的努力過不就好了嗎?孩子對自己產生共情的時候,就更能夠坦然接受這種負面情緒,打破壓力的壁壘。
負面情緒佔據我們身體的時候,在嚴重的損耗我們內力。
研究表明,由壓力所導致的負面情緒會傳送到我們的大腦神經元,從而極大的消耗大腦的精力,而當大腦精力過度浪費時,我們便無法關注到其他人和事,無法積極正向的思考。
所以我們要勇敢的正視負面情緒,學會對自己共情,學會放鬆,幫助自己適當減壓。
我是小B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