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為何雙方都認為自己吃虧了百年後見分曉

1689年9月7日,清朝與沙俄簽訂了第一份條約——《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中俄東段邊界。
現在很多資料上都説這是我國近代以來第一條平等條約,真的是嗎?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為何雙方都認為自己吃虧了百年後見分曉
從自願原則看,確實是平等的,因為沙俄在戰場上並沒有打敗清朝,這個條約不存在武力威懾,更不是敵人大兵壓境而被迫簽署的城下之盟,所以從這點看,是平等的。
但是從實際利益看,雙方卻都認為自己在這場條約中吃了虧。
中國方面,聞一多在他的《七子之歌》的詩序中認為《尼布楚條約》是失地條約:
“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邶風》之七子……”
可見在聞一多眼中,《尼布楚條約》我們是吃虧的。不用説別的,簽約地尼布楚本屬清朝,結果簽完條約了,連尼布楚這個地方都劃給沙俄了。
而在1930年(民國十九年)北平文化學社印行的《中國國恥地理》一書中也曾認為尼布楚條約為不平等條約。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為何雙方都認為自己吃虧了百年後見分曉
那麼俄國呢,有意思的是他們也認為自己吃了虧。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不久,沙皇彼得一世就叫嚷“俄國必須佔領涅瓦河口、頓河口和黑龍江口”;
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公然要把奪取黑龍江作為俄國“遠東政策的中心”
沙皇尼古拉一世上台後,發誓要“實現他的高祖父和祖母的遺志”。
這就怪了,一個條約簽完雙方竟然都認為自己吃了虧,但是看一下沙俄的邏輯,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強盜邏輯。
對於外興安嶺黑龍江等地,從來就不是沙俄的領土,連勢力範圍都不是,失去了一個從來不是自己的東西,竟然跟丟了自己心頭肉似的,還上升到祖宗遺志的高度,簡直無恥至極。
這就好比將柵欄移動至鄰居地界,被鄰居趕回來後,反而認為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為何雙方都認為自己吃虧了百年後見分曉
當然有學者説,當時正值準格爾叛亂,尼布楚及附近地區也不歸清朝實際控制,而且歷史上廣闊的漠北地區多數時間都不屬於中原王朝,有時只是勢力範圍而已。
這話其實只能安慰一下自己,因為按照這個邏輯,不僅尼布楚,連貝加爾湖及其附屬地區也從來不屬於沙俄啊,幾個沙皇又哪裏來得那麼大反應?
所以從這個條約簽署後,從沙俄領導層的反應來看,沙俄在領土面前有着極度的貪婪,他不會按照正常人的思維思考,他認為你的東西你就該給我,沒有給我,那就是我最大的恥辱。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為何雙方都認為自己吃虧了百年後見分曉
如果相比清朝後期的條約,尼布楚條約簡直是一次外交上的勝利,但是也反映出不少問題。
雖然當時的清朝是因準格爾叛亂才作出的一些讓步,但沒有充分的認識到,敵人的狀況也好不到哪去,當時的沙俄對於遙遠的遠東地區可謂鞭長莫及,無論從人力還是國力,還是距離,沙俄都無法調動大規模軍隊長期來到遠東作戰。
事實也正是如此。第一次雅克薩之戰俄軍450人,第二次雅克薩之戰俄軍826人。
更擔心兩線作戰的應該是沙皇,而不應該是康熙。
而在兩次雅克薩之戰中,驍勇的八旗騎兵並沒有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入侵者,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最後是靠掘壕圍困,圍的敵人彈盡糧絕了才取得勝利。
兩次雅克薩之戰清朝軍隊都在兩千人以上,面對數百沙俄軍,竟然無法立刻驅逐。
沙俄殖民軍佔據的雅克薩城非常小,城池非常簡陋,但是快馬彎刀的八旗軍,面對手拿槍炮的敵人時所展現出的劣勢,清朝統治者在戰後卻絲毫沒有反思。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為何雙方都認為自己吃虧了百年後見分曉
關於《尼布楚條約》,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曾説:
中國方面,雖然在領土問題上作出了很大的讓步,但促使俄軍撤出雅克薩,收復了長期被俄國霸佔的國土,並從法律上明確肯定了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是中國的領土;由於和俄國訂約停戰,清政府也就能夠騰出手來去對付準噶爾叛亂勢力,進一步完成國家的統一。俄國方面撤出了雅克薩和其他侵略據點,但卻取得了清政府承認自己對一直在反抗中的尼布楚及其以西地區的佔領,因而極大地鞏固了在該地區的殖民統治。
雖然説從法理上肯定了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是中國的領土,但也從法理上肯定了外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河以西包括尼不楚等地為沙俄的領土,本來沙俄就是侵略蒙古諸部的領土,結果通過這個條約,合法了。
現在再看《尼布楚條約》,對於清朝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避免了清朝兩線作戰;而弊的方面是,此條約並沒有徹底粉碎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的企圖,反而因放棄尼布楚等地區,使得此地區成為百年後沙俄入侵我國東北地區的橋頭堡。從長遠看,弊端要大於利益。
而且從此條約簽訂後,幾代沙皇的反應來看,他們在領土問題上不會考慮什麼合法性正義性,當我們考慮名正言順、合乎人心時,他們只會考慮是否能征服你,他們的邏輯讓人很難理解。也説明了一個道理,只有自己強大了,敵人才會遵守條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6 字。

轉載請註明: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為何雙方都認為自己吃虧了百年後見分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