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文丨福林媽咪

暑假寒假給孩子報一個夏令營,還挺好的,能夠讓孩子沉浸式的體驗一個主題,認識更多好朋友,度過一個愉快的時間,收穫很多知識和技能,父母還可以輕鬆幾天,挺好的。

7月29日,一則曝光在山東曲阜某夏令營活動的新聞上了熱搜,引起爭議的是,在這個夏令營過程中,一個女孩兒站在台上講述自己經歷的演講視頻。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女孩兒在台上“懺悔”自己以前的行為,説自己曾經“抽煙、喝酒、打架、處對象、夜不歸宿、打罵父母,天天一副賤樣真的是傷風敗德”,“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

看了視頻的網友感覺非常不適,為什麼一個女孩兒會用“賤樣”、“傷風敗德”這樣的詞彙來形容自己 。

女孩兒還説,,“因為邪淫導致我整天萎靡不振,腎精大量流失導致脊髓液下流,腦子非常不好使”,“我的胃非常不好,幸虧學習傳統文化了,如果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我現在肯定已經得胃癌了”……

這樣不符合科學依據的話,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被“洗腦”,認為是對的。

還有這句讓很多網友印象深刻的話:“什麼樣的人會戴美瞳呢?就是那些不正經的女孩兒”……

嗯,這句話應該會讓很多女孩子感到不舒服。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最過分的是,女孩兒還在視頻中展示了自己割腕的照片,説“我感覺只有這樣才能減輕我心理上的疼痛”。

不知道這背後的老師是希望學生們通過這一點學到什麼?

這個夏令營的招生頁面上寫的是“2020陽光青少年國學夏令營”,為期15天,從2020年7月25日開課,收費標準分孩子和家長,孩子每人5250元,家長每人1500元,宣傳的目標是“把聖賢經典文化根植於青少年的思維觀念及成長教育中,解決現在青少年存在的嚴重問題”。

可以看出,這個國學班針對的是這些“有問題”的孩子,方法是讓孩子接觸“國學”,通過“羞恥之心恢復良心”。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是誰覺得孩子“有問題”?

恐怕有目的地帶孩子參加這樣夏令營的父母們,都覺得孩子有問題吧。

這樣的父母眼中,孩子不愛學習不務正業、不聽話叛逆、頂撞父母不知道感恩、喜歡打扮穿衣出格、愛好小眾歪門邪道,這説明孩子有“嚴重問題”,一定要通過什麼辦法讓孩子改正。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以前很多父母把孩子送進“網癮學校”,想讓孩子戒掉網癮的做法。

2019年2月24日,北京青年報報道了一起網癮學校18歲男孩兒兩天死亡的新聞,安徽阜陽縣一位44歲的母親,為了讓兒子戒網癮,把哈子送進了一個“青少年特訓學校”,剛到學校兩天,就收到學校通知,孩子死亡了。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調查發現,孩子進入學校後,被烤住雙手,不許休息,不許吃東西不許喝水,並且毆打他,最後孩子因為身體異常搶救無效死亡。

媽媽沒想到,花了兩萬多塊錢,希望孩子改好,卻在兩天後收到孩子死亡的消息。

記者孩子媽媽:“你怎麼看待當初送孩子去戒網癮這件事?”

媽媽回答:我很後悔,孩子再怎麼不聽話,過了叛逆期也會懂事的,而且孩子心地善良,不是十惡不赦的孩子,也很孝順,他就是把自己封閉進自己的小世界裏了,是我們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情況下做了決定。”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可是,再後悔又有什麼用呢,孩子已經不在了,此時想起孩子的好,想起孩子心地善良,想起孩子孝順,為什麼沒有在送孩子去之前想到這些呢?

孩子的成長都是複雜的,在我們判斷孩子“無藥可救”的時候,想想孩子的優點,想想孩子變成這樣的原因,給孩子多一些理解,或許結果就會不一樣。

而且很多遭到毆打虐待的孩子,由於不到”失去生命“這一步,即使向父母求救,都得不到支持,他們在被父母送進去的那一刻,就彷彿一個被關進精神病院的正常人,沒有一個人相信他是正常的,哪怕是自己的親人。

可以想想這些孩子是多麼的無助。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當時記者採訪過一個接受過電擊療法的孩子,他講述了自己當時的經歷。

他來到治療中心,被身穿白大褂的人用電擊棒電擊,想掙扎卻動不了。

他想大聲罵,電擊一次又一次襲來,工作人員問他:“還罵嗎?”

他只能説“不罵了。”

那個人又問:“知道自己為什麼來這裏嗎?”電擊繼續。

他疼得嗚咽着説:“因為我不聽話。”

對方繼續問:”待會兒出去知道怎麼跟爸媽説嗎?“

“知道。”

“好,放開他吧。”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他見到在外面等着的父母,跪下對父母説,爸媽我錯了。他對記者形容那種感覺:“電擊讓你心服口服,讓你覺得自己是真的錯了。”

柴靜描述她採訪的一個女孩兒,採訪中女孩兒和其他人説的話一字不差,但是在結束採訪時,女孩兒卻忍不住流淚了。

柴靜問她為什麼痛苦,女孩兒回答,我沒有。

柴靜説:“你在流眼淚。”

女孩兒説:“沒有,我願意留在這兒。”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父母知道孩子在這樣的地方遭遇的是什麼嗎?或許知道,但他們覺得想要孩子變好,值得付出一些代價,或許不知道,只是“死馬當作活馬醫”。

前有戒網癮學校,後又女德班,都是在社會的批判聲中屢禁不止,讓人不禁想問,沒死心的到底是誰?

是那些一直覺得孩子不聽話就是有“嚴重問題”的人,家長是,有的老師也是。不聽話的孩子很多,讓孩子變得聽話這個需求,一直存在。

記得之前有個新聞,初中老師在學校門口拿着抹布,讓女生們排隊卸妝。

看到視頻的人,都替孩子們毫無尊嚴的被對待的方式感到憤怒,但同時,有很多人説,“老師做得好,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整天打扮哪有心思學習,終於有學校管管了!”

這些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從來不覺得孩子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格主體,不能理解什麼是尊重孩子。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這次女德班事件引起爭議後,有記者採訪到培訓機構的老師,他的態度卻是:偷拍者可恥,還説。“人家學完改好了,我不覺得這個事情有什麼問題。我們的孩子是很願意參加這樣的活動的,我們的家長也是很喜歡參加這個活動的。”

老師和家長不覺得這個事情有問題,這就是最大的問題,這個老師還説:“目前夏令營已經不做了,因為什麼事情停掉的我也不想多説,不讓我們做我們就不做了。”

這樣的態度,估計就是女德班死灰復燃的原因。

“女德班”打着傳統文化的旗幟,教孩子們的卻是陳腐愚昧的糟粕。

女德班事件出來後,白巖松在節目中連線了著名歷史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老師。

蒙曼老師多次登上《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文化節目,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女性史,對古代女性問題及中國文化問題有發言權,她就説:“這是打着傳統文化的幌子的反傳統文化。”

“女子點外賣不刷碗就是不受婦道”;

“女人就要閉好自己的嘴”;

“就應該在最底層”;

當整個培訓環境把這一套理念當成理所當然,反覆強調,三觀尚未形成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影響。

就像柴靜在《網癮之戒》採訪中對父母和孩子提的一些問題,孩子的成長出現問題,不單單是孩子的問題。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青春期的孩子本就容易叛逆,他們和父母之間缺乏理解和溝通,觀念問題加上面對矛盾的處理方式問題,讓他們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糟。

可是解決這些,不僅是把孩子送進一個女德班就能解決的,本質上説,這是父母的偷懶行為,而進入女德班或是網癮學校,對孩子的身心傷害,都是不可預估的。

當孩子接受這些認定,覺得自己的一些行為就是“不要臉”、“傷風敗俗”、“不正經”,給自己打上這樣的標籤,並且也給有這些行為的女孩子打上這樣的標籤,他以後的人生會是一個怎樣的走向?

孩子變成這樣,就是父母想要的結果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27 字。

轉載請註明: “我不要臉,還給我的父母丟臉”,女德班,讓我想起了網癮學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