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罕見密集調研!三天去了四所高校,傳遞什麼信號?
最近幾天,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很忙,開啓了一趟國內名校之旅。
7月29日至31日,任正非帶隊到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參與任正非大學行的華為高管包括華為集團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董事、2012實驗室總裁何庭波,華為2012實驗室中央研究院總裁查鈞,華為南京研究所所長郭坤,華為全球技術合作副總裁艾超等。
在每所大學,任正非均與專家進行了座談,討論話題涉及校企深層合作,科研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培育高科技創新人才,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等。
據公開資料介紹,華為與上述四所高校一直有科研合作,涉及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南京大學近年與華為共建校企聯合實驗室7家,其中專項聯合實驗室研究方向涵蓋了人工智能、軟件工程、聲學技術、超構材料、半導體顯示等領域;復旦大學2019年9月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隨後雙方在新工科各領域開展科研人才生態合作。
據上述四家高校的新聞稿披露,任正非此次拜訪目的與華為培育和招攬人才相關。在與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的會面中,任正非表示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未來我們拼什麼,就是拼教育、拼人才。”
華為方面沒有披露這次大學行的具體目的,也沒有披露任正非一行還將到訪哪些名校。
有分析認為在任正非與各高校的溝通中,透露出兩個重要信號:
其一,上海將成為華為發展的重要戰略之地;
其二,華為正計劃通過高校等挖掘、儲備各業務領域人才,助力芯片自主、人工智能產業壯大等。
“希望大學像‘燈塔’,
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微信公眾號信息:7月29日下午,任正非帶隊訪問了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在交大閔行校區轉化醫學中心會見了任正非一行。
任正非在交流時回顧了華為公司“相信技術”“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堅持搞研發的發展歷程,介紹了華為重視產學研結合、快速產業化的舉措,與專家學者就科技創新的前沿性、長期性、廣泛性作深入交流。同時表示,華為非常重視與大學的合作,希望能助力大學的老師做深入的研究,與老師分享行業趨勢、工業界需求以及世界級難題,並儘快讓成果在社會上得到應用。
任正非表示,當前科學技術發展非常之快,希望大學像“燈塔”,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希望華為與交大有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培養更多的人才,為產業發展做出貢獻;共同發現創新機遇,並儘快轉化為真正的產業成果;雙方合力為國家關鍵領域、世界技術領域關鍵問題的突破做出貢獻。
據悉,上海交通大學與華為公司有着廣泛深厚的合作,雙方自2009年就開展了多方面的合作,2012年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2019年再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和校園信息化網絡等領域多有合作。同時,華為已成為近幾年交大畢業生就業人數最多的企業。
“很高興在復旦看到願意坐冷板凳的人”
據復旦大學官方微信消息,30日一早,任正非帶着他的高管和專家團隊,到訪復旦大學邯鄲校區。
儘管任正非2013年就榮獲“復旦管理學傑出貢獻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企業家,這卻是他首次到訪復旦大學。
“我們帶來客户現實的需求,你們帶來科學的理想。現實和理想結合,就是執行的戰略。”任正非在交流中金句頻出:“你們做得很高,我們的應用很低。我們希望可以把工業化與你們的成果結合起來。”“很高興在復旦看到願意坐冷板凳的人。”
文章介紹,任正非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他認為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未來我們拼什麼,就是拼教育、拼人才。”“歡迎大學老師來華為開短期講座。我們的專家也可以到大學來講講課,提前告訴學生們從一樓到底是怎麼爬到二樓的,而不僅僅是知道二樓長什麼樣。”
在座談交流會上,雙方圍繞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展開了深入、廣泛的討論,謀求校企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合作。
2019年9月,復旦大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隨後,在新工科各領域開展科研人才生態合作。
“希望在二三十年後,
中國能成為一個創新中心”
7月31日上午,華為公司CEO任正非一行再訪問了東南大學,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校長張廣軍會見了任正非一行。
據東南大學官微介紹,在兩個半小時的交流環節中,任正非不時與在座的專家們交流互動,他把前沿科學比作“黑屋子”,把大學教授比作一顆顆珍珠。他希望大學都能成為燈塔,照亮大學生們的前行之路。教師努力去做火花,點亮孩子們的科研之路。
任正非表示,要珍視每一個孩子,因為不知道哪個孩子會點燃世界的火花。他説,“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來到東南大學,發現這裏有很多教授甘坐冷板凳,這就是中國的希望。中國5000年曆史留下了寶貴的耕讀文化,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讀書。希望在二三十年之後,中國能成為一個創新中心。
張廣軍校長提議,華為與東南大學未來在三個方面繼續深化合作:
一是進一步拓展前期合作基礎,創新形式、搭建更深更寬領域的合作平台;
二是加強人才的聯合培養,努力造就更多一流領軍人才;
三是針對國家重大需求,加強校企雙方的科研佈局和聯合攻關。
據悉,東南大學與華為公司20多年來一直保持着親密的合作伙伴關係。
近年來,校企雙方不斷開拓新的合作領域。東南大學2018年11月與華為舉行深化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次年雙方舉行了“東南大學——華為無線通信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華為亦是近年東南大學畢業生就業人數最多的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則是自2009年就與華為開展合作,2012年雙方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並於2019年再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目前,東南大學有大批校友在華為工作,他們的足跡遍及全球多個國家,為華為公司的發展注入青春能量。
大學像燈塔,點亮教育之路
不拘一格培養創新人才
7月31日下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了南京大學。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在鼓樓校區知行樓會見了任正非一行。
任正非表示,南京大學作為一所著名高等學府,積極面向國家需求和國際前沿,很多科技成果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為國家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華為與南大有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共同發現創新機遇,希望大學像“燈塔”,點亮教育之路,不拘一格培養創新人才。
在知行樓一樓會議室,陸延青主持召開了專家座談會,任正非一行與南京大學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座談交流。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鄭有炓,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祝世寧等13位南京大學專家學者分別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以及領域內科技創新發展做科技成果分享與交流,雙方圍繞共同關心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隨後舉行的專題座談會上,雙方圍繞南京大學與華為深度戰略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據悉,南京大學和華為是校企合作的成功典範之一。早在1993年,華為就在南大設立獎學金、獎教金;從1998年開始,雙方連續舉辦5屆“華為杯”南京大學學生科技創新競賽。近年來,華為與南大互動合作更加頻繁,雙方共建校企聯合實驗室7家,其中專項聯合實驗室研究方向涵蓋了人工智能、軟件工程、聲學技術、超構材料、半導體顯示等領域。
2018年,華為在南大設立“紫金學者”人才基金,助力南大引進並培育信息與通訊技術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南大與華為多年情誼不斷延續和深化,雙方積極探索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機制。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華為2012實驗室中央研究院總裁查鈞,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副校長王志林等參加會見和座談交流。華為南京研究所所長郭坤、華為公司全球技術合作副總裁艾超,華為海思戰略與業務發展部、華為2012實驗室規劃部等部門負責人,南京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創新創業與成果轉化工作辦公室、發展委員會、科學技術處等部門負責人,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等院系的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參加座談交流。
任正非高校三天行傳遞哪些信號?
任正非此次三天高校行,可謂任正非鼠年以來首度最高調之行,此前未接受任何一家國內權威媒體專訪。那麼此次高校之行,任正非透露哪些信號?
據e公司官微報道,主要有兩個個信號:
其一,上海乃華為重要戰略之地
從任正非此行四所學校地理位置來看,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均位於上海,東南大學、南京大學也位於上海附近的南京。
據瞭解,早在多年前,華為便在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浦東新區就成立了華為上海研發中心,目前超過了10000名研發人員,在華為17個研發中心位居前列,重點研發5G和移動設備等。2019年1月,華為公司在上海青浦研發基地的地塊揭牌,這裏既是長三角的核心區,也是示範區,華為至少投資100億元打造青浦研發中心,總用地面積近100公頃。
根據青浦區政府發佈的消息,2019年7月華為研發中心完成土地出讓並已順利開工建設。華為一期佔地面積為94.7萬平方米,辦公區總佔地面積達4000畝,是華為松山湖本部的2倍,將開展終端芯片、無線網絡和物聯網等領域的研發,預計將導入3-4萬名科技研發人才。
目前,華為的人才招募工作已經啓動,並在行業中引發反響,顯而易見,華為大規模的人才招聘行動拉開大幕。而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是有名的科技和人才重鎮,在世界城市中排名靠前,也是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的“龍頭”,可謂發展“內循環經濟”的引擎、“外循環經濟”的橋頭堡,是華為的重要戰略之地。
其二,挖人才?助力芯片自主、計算戰略等
從幾所大學學科背景來看,任正非此行或有意鋪路華為人工智能、計算戰略、芯片自主等。
據公開信息,上海交通大學在計算機領域有獨特優勢,知名機構發佈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躋身世界大學計算機排名前4的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第20名)、北京大學(第32名)、浙江大學(第45名)和上海交通大學(第49名),特別是近年來交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迅猛。
東南大學以科學名世,學校成立於1902年,有悠久的歷史,該學校有5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其中前兩個是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復旦大學則為國內頂尖名校,在世界的知名度也是非常高。其中復旦大學數學、物理等都是該校的王牌專業,一般錄取分數線非常高,學校擁有一個國家數學中心,1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對應來看,華為當前華為的計算戰略、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自主芯片戰略、華為雲發展等都需要補齊大量數學、物理學相關人才。在當前華為“渡劫”的緊要關頭,人才儲備至關重要。如此看來,華為就是希望從人才這個源頭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去年9月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首次發佈整體計算戰略,基於架構創新、投資全場景處理器族、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構建開放生態進行佈局。華為將在未來5年,繼續投入15億美元,使能全球合作伙伴開發應用及解決方案。
華為在與高校的合作上一直非常積極,但目前的特殊時期,任正非的動作就充滿深意了。
早在2018年以前,華為就與國內外近300多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國外的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分校等高校終止了與華為的合作。
華為開始將產學研合作的重心逐漸轉向國內各大高校,並與之逐步建立廣泛產學研合作。
2019年1月份,華為和長春理工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2019年5月份,華為與華中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都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2019年5月30日,華為與重慶大學簽署了關於瞄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協議,同時,與重慶郵電大學簽署關於助推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能力提升的相關協議;
2019年6月3日,華為和清華簽署了科技合作框架協議;
2019年6月5日華為與河北工業大學簽署了關於建設校園5G實驗網絡的協議,並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伙伴關係,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2019年6月25日,上海理工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等。
2019年7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與華為在深圳華為基地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9年7月,東南大學與華為公司舉行了“東南大學——華為無線通信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
2019年9月,復旦大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隨後,在新工科各領域開展科研人才生態合作。
所謂產學研即產業,學校,科研機構等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強大的研究,開發,生產一體化的先進系統並在運行過程中體現出綜合優勢。產學研合作是指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之間的合作,通常指以企業為技術需求方,與以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為技術供給方之間的合作,其實質是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
責編:黃鑫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綜合自上海交通大學官微等)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