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為何掙扎於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實

  説起柴可夫斯基的性格,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對音樂的那份堅決的態度,柴可夫斯基從小就受母親的影響,很小就開始彈鋼琴。搬家之後雖然選擇了主修法律,但是還堅持選修音樂。

柴可夫斯基為何掙扎於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實

  柴可夫斯基圖片

  從此之後就一直沒有放下過音樂,而且在音樂和職務不能同時兼顧的情況下,決然的選擇了音樂並辭去了工作。就連之後心情十分痛苦頂着極大壓力的時候也不忘了創作,在生活難以維持的情況下更是沒有放棄。

  柴可夫斯基的性格與他的作品是分不開的。柴可夫斯基從小就性格敏感,在他創作的第一個作品時,曾因為過度緊張差點導致精神崩潰。在他創作他的最偉大的音樂劇時,因為他的熱衷追隨者用自殺威脅他,無奈下跟米柳科娃結了婚。因為這場婚姻不是出於真心,註定他與米柳科娃的婚姻是不幸的。因為無法改變而只能無奈接受的婚姻,他曾經想過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最終沒有成功。

  另外,柴可夫斯基的性格憂愁,多疑而且極其敏感,正因為這樣,他和幫助他的夫人長達十三年的精神戀情並沒有那麼完美,曾經約定過的永遠不見面,他們都遵守了那個約定。最終他們的結局還是一個悲劇的結局。然而,擁有敏感細心的性格讓他的音樂創作更傑出。因為這樣的性格讓他在音樂方面的創作有足夠清晰的思路和敏鋭的感知,他更注重音樂情感的抒發,這讓他表達的音樂比別人更細緻。

  柴可夫斯基的婚姻

  柴可夫斯基的婚姻是不幸的,因為抱着對藝術生活的幻想,因為對感情生活的不滿意,柴可夫斯基很早就草草開始了自己的婚姻,瘋狂的閃婚,最後的結果也是在靜默中的婚姻支離破碎,即使到柴可夫斯基最後的時光都無法正面面對自己的婚姻。

  柴可夫斯基圖片

  早起柴可夫斯基同性戀的傾向被大多數人認同,雖然很少有文字記錄——蘇俄時期把這段歷史已經抹殺掉很難還原當時的真相,但是在當時的人們也基本認同這種説法,這從他的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反應出來,在他大量的書信作品中也可以間接的發現他的取向。後來在學生時代的柴可夫斯基開始迷戀一位著名的女歌手,隨着女歌手步入婚姻生活,柴可夫斯基的這段感情也戛然而止。

  柴可夫斯基回到祖國在莫斯科教書的時候,他的一位女學生開始不斷的對柴可夫斯基展開瘋狂的攻勢,當時的柴可夫斯基並沒有太在意這名學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班裏學生有這個學生的名字。此時的柴可夫斯基在創造一部歌劇,他相信了歌劇裏的理想化感情,他歌劇裏的主人公因為拒絕而感到沮喪,顯然柴可夫斯基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過於理想化的柴可夫斯基最終答應了這段戀情,並在1877年7月18日和安東尼婭結婚。

  結婚後還沒過多久,柴可夫斯基開始後悔,並且斷絕了跟安東尼婭的聯繫,但是會準時給安東尼婭寄去生活所需費用。柴可夫斯基的婚姻開始於對藝術的幻想,結束於感情和心中期盼的落差。

  柴可夫斯基同性戀

  柴可夫斯基有同性戀傾向是真的事情,即便所有可以證明的書面材料早在蘇俄的時候就被消滅了。但是柴可夫斯基跟常人不同的性取向,對他的生活還有體現生活的作品都帶來很大的影響,眾多研讀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學者,也透過此種方式得出了這樣的論斷。雖然説現在還有很多人士對柴可夫斯基是否是同性戀持有懷疑的態度,但是根據他的僕人和外甥給出的證詞,90%以上的學者都做出這樣的判斷:柴可夫斯基最為親密的伴侶都是同性無疑。而關於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戀的這一個事情,還有來自於他在眾多信件中對朋友的稱謂上,這也讓柴可夫斯基同性戀的事得到了證實。

  柴可夫斯基圖片

  雖然説他是同性戀,但是他又異常向往“正常”的家庭,所以這讓柴可夫斯基在他的一生當中都在痛苦的掙扎中度過,而實際上,同性戀跟“正常”的矛盾,就是讓他產品多元的根源所在。

  其實,柴可夫斯基同性戀這件事情在他年紀尚小的時期,就有了傾向,他在小的時候非常不願意跟人説話和交流,在孩童時期,柴可夫斯基就害怕跟異性相處。在柴可夫斯基本人成名之後,非常恐懼自己性取向跟大眾不同這個事給自己帶來負面的輿論,所以一直把這個秘密深藏心中,而這樣矛盾的掙扎,在他跟梅克夫人來往的信件中就多有體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2 字。

轉載請註明: 柴可夫斯基為何掙扎於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