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 身材矮小, 弱不禁風, 外國大力士曾這樣評價他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經典

霍恩第弟兄三人,共有十個兒子,稱為霍家師兄弟。按年齡排列分別為霍元貞、霍元善、霍元棟、霍元甲、霍元和、霍元卿、霍元良、霍元祥、霍元忠、霍元臣。霍元甲在大排行中排第四,幼年體質羸弱,不具備習武的“潛質”,父親怕他毀害霍家聲譽,禁止他習武。倔強的霍元甲踏上了偷學、偷練自家武藝——迷蹤拳的歷程。
在霍元甲的刻苦努力下,他的武功進步很快。沒有不透風的牆,霍元甲偷偷習武的事還是讓父親知道了。父親狠狠地訓斥了他一番,並再次下令不讓其習武。但霍元甲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對武術的追求,他只是答應父親自己絕不與任何人較量,絕不給霍家丟人。
1890年,有一武師尋訪到小南河,來交流技藝。一直習武、武功較好的霍元甲小弟霍元卿與尋訪者交流,竟不是對方的對手。霍恩第見狀,知道遇到了勁敵,正想親自上陣,忽然霍元甲站了出來。霍恩第見霍元甲上來,氣不打一處來。但想阻止已來不及。霍元甲已經和來人交起手來。看着看着,霍恩第不由地由怒生喜。霍元甲步步為營、拳拳生風。看準機會,霍元甲潛身上前,將來人抱起,扔出丈外。這一幕,令霍恩第及眾師兄弟不勝驚訝。此時的霍元甲已經成長為能文能武,窺得霍家“迷蹤拳”精髓的武者。
“天津謀生”交摯友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將近農曆春節,霍元甲挑柴去城內賣,準備換幾個錢過年。此時的霍元甲已經娶妻生子,日子過得並不富裕。為多賺幾個錢,別人挑柴一般就是一百五六十斤,而霍元甲仗着自己的一把力氣,挑着三四百斤,走幾十里路到天津衞。
霍元甲剛到天津衞西門外的西頭彎子,還沒開張,就遇到了要“地皮錢”、“過肩錢”的“混混”。不得已,霍元甲將這個小混混摔了個仰面朝天。小混混見勢不妙,爬起來一溜煙跑了。不大功夫,他招來100多個人。各自拿着棍棒,甚至還有手槍,手榴彈,前來報復。霍元甲不慌不忙抽出扁擔將他們打的抱頭鼠竄。
這一切被腳行掌櫃馮老闆看在眼裏。他買下霍元甲的全部柴禾,並請霍元甲前來天津,接手腳行。霍元甲接手腳行後,陸續取消了許多勒索老百姓的款項而深得老百姓的歡迎。在天津衞期間,霍元甲結識了懷慶(淮慶)藥棧的掌櫃農勁蓀。農勁蓀,名竹,字勁蓀,出身滿族,原籍河北,喜愛武術。幼年時,父親在湖北做官,所以他在湖北長大。曾留學日本,歸國後,奉孫中山之命在津京一帶活動。以採購藥材為掩護,結交革命志士,霍元甲就是其中之一。霍元甲失業後,便應農勁蓀之邀來到坐落在北門外竹槓巷的懷慶藥棧,並深受農勁蓀愛國情節的影響。

其實霍元甲早就聽説這一事,並且暗中觀看了這位大力士的表演,無非就是扯鐵鏈舉大鼎等力氣活,沒法跟武學比較,所有霍元甲置之不理。最後霍元甲決定去會一會這個大力士,結果當霍元甲真正站在大力士面前的時候,這大力士卻慌忙的叫翻譯趕緊解釋自己只是賣藝的,誇張的宣傳只為了吸引更多人來觀看,並且請霍元甲不要放在心上。
1909年,一位重量級的大力士開始來中國挑戰,首站設在上海,上海當地的很多迎戰的武師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殘,最後沒有人敢再迎戰。最後是上海當局不得不出門去千里之外的天津請霍元甲前來上海。當霍元甲抵達上海的消息傳開後,全城沸騰,都要看看霍師傅這怎麼收拾這個英國大力士。

霍元甲到上海的第二天,便有英國方面的使者前來拜見,原因是英國的這位大力士不可能是霍元甲的對手,他們希望以金錢的方式讓大力士在比武的當天能贏。霍元甲是何許人也?再多的錢也買不了中國人的志氣,英國連續把價錢抬高三倍,霍元甲根本不理會。
英國使者沒辦法後,開始尋思在比武的一些規則上做手腳,比如不能用腳,而中國的功夫南拳北腿,腳對武術很重要,他們想以這樣的方式讓霍元甲選擇妥協,霍元甲知道這是英國的伎倆,但是仍然堅持比武。

眼看這比武的時間快到了,英國使者和大力士都不敢出面迎戰,最後霍元甲只好在報紙上登出一則“廣告”:“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專打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結果沒幾天,英國大力士悄然離開中國。回國後,這位大力士常和朋友説,中國的霍元甲真的很厲害,中國功夫真的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