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數百萬公里廣袤的領土、數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中孕育了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傳奇史詩。
而湘軍無疑就是清末民初這個令無數中國人黯然神傷的時代轉型中的典型代表,最終隨着歷史車輪不斷的滾滾向前為時間的海浪所淘汰,與過去無數的傳奇、史詩一樣被請入歷史博物館,供後人瞻仰。
時至清末,正為外國殖民者入侵搞得焦頭爛額的清政府也不得不接受寄託了滿清政府希望的八旗子弟、漢軍綠營乃至蒙古鐵騎對太平軍屢戰屢敗,盡顯腐朽沒落之像的局面。不得已,滿清政府只能下放軍事權力,號召各省編練鄉勇、團練,對太平軍進行絞殺合擊。湘軍也就在這麼一個時代背景中得以誕生。
恰逢母喪歸家的曾國藩從清廷的詔書中敏鋭地意識到太平天國運動的嚴重性以及其中所存在機遇。哪怕毫無征戰經驗,飽讀詩書的曾國藩也模仿戚家軍的練兵、用兵之法,結合古今兵書,在一次又一次的征戰中去粗存精,鍛煉出了一隻建立在鄉族姻親、師徒好友以及封建道德倫理上的新型軍隊。
從一開始的屢戰屢敗,到後面的戰無不勝、國之柱石,乃至最後完成驚天壯舉獨自攻破天京,湘軍在成就一眾將領的功名利祿、有利地維護了滿清政府統治的同時,也在天京城破後的命運抉擇中迎來了自己的末路。
功高蓋主的曾國藩在經過一系列權衡思考後選擇了“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的順從,而湘軍也就隨之被削減、拆分。
曾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各營各將紛紛奔赴祖國的大江南北,或是在新疆抵禦沙俄攻勢、收復故土,或是在雲南與法國侵略者殊死決戰、捍衞榮光,又或是融入淮軍、楚軍去鎮壓民變、為人驅使。晚年的湘軍沒能夠和曾國藩一樣得以壽終正寢,而是在一次次的戰爭中流血犧牲。
甲午戰爭的爆發卻為湘軍本來黑暗的未來帶來了一絲光芒。面對平壤戰役後,以李鴻章為首的淮軍屢戰屢敗、一潰千里。清政府只得接受陸上無強軍的殘酷事實,無奈地同意了翁同龢再次召集湘軍的建議。先後起用魏光燾、李光久等湘軍宿將,募軍北援,乃至命令湘軍元老、兩江總督劉坤一進京面聖,為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駐山海關。
然而,來自時代的洪流早已將這支曾經戰無不勝的強軍悄無聲息地淘汰。
1895年1月,在來自湘軍23營3哨萬餘人的生力軍出關匯合後,自以為“現在關外大軍雲集,各營槍械亦齊,聲威已壯”的清政府集合94營3.3萬餘人發起對海城第三次反攻,以牽制日方軍隊緩解北洋艦隊的壓力,乃至為此時正在廣島進行的議和添加談判籌碼。
就在清軍大部展開部署準備對海城發動進攻時,以魏光燾、李光久為首的湘軍也奉命駐紮牛莊,為大軍輜重提供保護。不料日軍直接決定“佯攻遼陽,實取牛莊”,想要以圍魏救趙的方式解除海城之圍。哪怕斥候已經發現日軍動態,各軍統帥仍疑為奸細蠱惑,一致堅信日軍指向遼陽方面。只有急忙回師的魏光燾命令部下修築土牆以緩解牛莊平坦地勢所帶來的戰爭劣勢。就這樣,5千多名湘軍與一萬多名日軍在這片平坦的土地上展開了生死決戰。
但現實卻是這樣的殘酷、無情。哪怕湘軍先是利用防禦工事與日軍展開對射,接着退守莊內利用地形展開巷戰,仍為日軍密集的炮火和先進武器所壓制。湘軍眾將士慷慨激昂的作戰姿態與不屈不撓的英雄氣魄也只能以血戰的形式黯然消逝。事後統計,湘軍陣亡1880人,而日軍僅有105人戰死。
這支頑強的湘軍在遼寧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下了湘軍史上最為悲壯而燦爛的最後篇章。#中國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