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師範大學學生 萬耘吉(21歲)
父親的大學畢業照(父親為二排右一)。
父親的大學化學課本,從事技術工作後也時常翻閲,“常讀常新”。
父母結婚時,外公用木行李箱為他們打製的傢俱,抽屜木板上仍可見外公當年的字跡。
初入工作,技術攻堅
參加工作後的最初十年正是父親人生的黃金期,春天的故事正從第十個年頭向第二十個年頭挺進。1989年,志氣昂揚的大學優秀畢業生加入當時尚屬籌建組的昆明鹽礦指揮部,此後的十三年裏,作為開拓者之一,父親參與設計、建設和技術攻關,把這片荒地建成一個省屬現代化重點企業。
改革開放的最初二十年,各行各業都在引進、消化技術,工業項目尤其依賴國外技術和裝備的大量引進以期提升裝備製造業技術水平,昆明鹽礦也不例外——使用瑞士政府的混合貸款引進製鹽技術設備。這一項目的參與成員中就有那位剛畢業的化工系大學生。然而,項目設備的引進週期是漫長的,技術攻堅的過程也異常艱辛。從1989年開始建設,到1993年投產,再經過長期的技術消化學習,外來技術設備直到1998年才能正常運行,2000年左右才基本完全為國內行業消化吸收。從最初的技術員到後來擔任車間主任,年輕的大學畢業生磨成了準父親,他青年時期的主要精力,都沉澱於製鹽技術設備引進的攻關和消化中。
1993年至1998年是父親的事業關鍵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國共引進了5套製鹽設備。昆明鹽礦開展技術攻堅前,全國有3套引進設備未能成功運行。而1993年父親他們廠引進設備投產後,設計、質量、產量亦均未達標。由此,廠內出現了兩種觀點:不少領導和老同志認為這一引進是失敗的,肯定無法正常開設,希望改回原有傳統工藝;但指揮部長、技術把關人員及包括父親在內的幾位參與整個建設過程的年輕人,都一致認為該技術有達標可能,而主要問題則在於須盡力滿足工業生產條件——雲南的鹽礦裏既有氯化鈉,又有硫酸鈉,在同一個罐子裏分離時容易受參數變動影響產生共結晶,因此達不到質量要求,只要針對這一情況進行技術攻堅,依靠現有設備達到目標不成問題。
據理力爭下,技術項目組最終得以長期在工廠現場開展實踐和技術攻關。父親等一眾年輕人甚至放棄了到深圳特區、海南特區闖蕩一番的誘惑。功夫不負有心人,到1998年,這套裝置的生產基本達到質量要求,1998年以後還超出了原設計能力,當初全國同步引進的5套製鹽設備,只有昆明鹽礦的設備正常開設。這一經歷也讓父親成為技術骨幹,他回憶道:“最重要的是堅持,其次是鑽研。技術的東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存在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就能攻克難關,這就是科學精神。”
後續國內引進的製鹽設備和技術,正是在父親他們探索的工藝基礎上設計修改、逐漸成熟。如今,國內已可以自主設計、研發、生產。2010年,父親又主持完成年產100萬噸的自主研發製鹽設備,運行正常。為雲南省乃至祖國的製鹽事業作出技術攻關的成就,正是父親心目中最有價值、最富成就感的人生經歷。
“變”中的一代人
工作在白駒過隙中步步紮實邁進,日常生活也逐步豐富、美滿。然而在飛速發展的鉅變時代,艱辛與不安全感也一言難盡。
剛剛工作時,父親每個月工資僅為50元,1989年轉為助理工程師以後,工資提高到80元,所得工資用於補貼家用和滿足自身基本生活,幾乎沒有積蓄。1994年與母親結婚時,他們僅有700多元存款。當時,一台電視機需要1500元,加上親戚家拼湊來的700多元,他們得以購買了新婚最貴重的禮物之一——一台山茶牌電視機。廠裏分配了住房,外公幫忙打製了一套木質傢俱,父親和母親添置了牀鋪,搬入新居,結了婚。直到三年後,他們才攢夠錢購置了冰箱,兩年後配置洗衣機,“結婚三大件”就這樣慢慢配齊了。
父親參加工作至今,已有30餘年,提起這段時光,他感慨道:“我們這一代人是在經歷改革的壓力和持續的變革中過來的,很少有安全感。”工作一段時間後,父親工資慢慢提升,但很快又遇上房改,第一次房改時個人需付超過80%的費用才能得到產權,第二次房改需要付100%的費用。後來,他們又經歷了教育改革、醫療改革。對父親這一代人而言,個人工資不斷提高、得以有所積蓄,但社會改革始終不斷推進——勞動用工制度改革、競聘、單位改革,加之宏觀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他們這代人始終生活在前所未有的變化中,剛剛適應當下,就又面臨變化。父親的工作、生活經歷,也是國家發展的縮影。
對於改革開放成功帶來的鉅變,父親體會最深切的是兩次出國經歷的對比。單位的技術和裝置由瑞士引進,因此1993年設備投產之際,作為技術骨幹和管理人員,父親被派往瑞士進行培訓學習。來到瑞士,看着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生活環境、技術科技水平等遠勝過國內,第一次出國的他頗覺震撼和羨慕。那時,瑞士居民每月工資約為兩萬人民幣;而出國時父親身上只揣了幾百美元,什麼都不敢買,什麼都覺得貴。同行的同事們得出結論:中瑞之間至少相差一百年的發展,中國可能需耗費百年時間才能趕上瑞士的發展水平。
17年後的2010年,同是為了購買瑞士生產的關鍵技術設備,父親又去了一趟瑞士,此行心理和購買能力的落差縮小不少:文化環境、社會福利制度等方面,兩國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整個城市的建設、基礎設施及經濟水平,國內外的差距已經較小了。如今回想此事,父親感慨中附着信心:“這十幾年間,國內的發展之迅速的確是沒有想到的。當時覺得可能要100年才能趕上,但實際也就用了30年左右的時間。也許再過10年,兩國的發展程度就差不多了,因為現在中國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領域的先進程度,已經能夠部分超過發達國家水平;這是當時完全沒想到的,那時我覺得最快也需要50年。”
從初出茅廬的農村大學生,到化工企業的技術、管理骨幹,父親的個人工作不斷成熟、進步,生活也從一窮二白起家,逐步積累到今日美滿舒適的理想境況。回想畢業以來自己走過的悠悠三十載歲月,父親總結道:“國家發展了,個人生活、工作各方面也很成功,覺得很滿足、很有成就感。”尖端技術引進攻克等國家發展的關鍵突破,正是建立在父輩乃至祖輩們兢兢業業、踏實奮鬥、不斷總結所塑造的基石上。正如路遙所言:“人類生活的大廈從本質上説,是由無數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每一代奮鬥者都有理由為自己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而自豪。
親歷改革開放下的生活鉅變是父親這代人獨一無二的體驗,作為子女,透過父親的口述,我彷彿也觸摸到改革開放四十年這段叫人瞠目結舌的歲月,轉身面對當今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直面未知的畏懼也轉化為一探深淺的勇氣。
“變”是恆常的主題,不變的卻是探路闢荒的決心,即使起步於深山低谷。在故事開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鑿成的古道還在滇西雲嶺中穿行,而在平行於古道的雲霄山腰或河谷低地,一代代開路者揮汗如雨,碎石築橋,在大地上刻下向遠山深處延伸的滇緬公路、大瑞鐵路、302國道,乃至即將建成的高鐵……好像共和國成長的脈絡。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幾經耕耘,大道替代小路,新路替代古道,新一代的青年藉此踏足更遠的異鄉,開始探索新的人生路。
[教師點評]
作者的父親是改革開放大潮的弄潮兒。以往我們對改革開放弄潮兒的描寫多側重於下海經商的企業家,本文介紹的是食鹽製造領域的科技人才,呈現了不同視角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目標擁抱世界、追求卓越,人的精神面貌百折不撓、昂揚自信,這在父親的“鹽”味人生中均有體現。改革開放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作者透露了傳承父輩精神的想法,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昇華。
(點評教師:孫會修,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講師)
來源:《中國青年作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