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剛健,中正圓渾:評姜立綱書法
姜氏自幼學書,初師黃蒙(字養正),七歲便以書名得命秀才。可見他天資聰慧。至於他小小年紀所學之書為何體?這還得從其師身上探求答案。《温州志藝文》(清辛巳本王繼明修纂)載:善楷書。永樂中書舍人。宮殿坊匾碑刻多其所書。黃氏肯定是教授姜立綱楷書入門。幼年的大字啓蒙,對於姜立綱來説是非常重要的。
對姜立綱書法有微詞的人是項穆。他曾説過:“民則(沈度)立綱盡是趨時吏手。”明代還有一個叫範欽的人,也説:“立綱臃腫痴濁,大類算子,世顧好之,遞相宗習”。王世貞在他的《藝苑卮言》裏説:“立綱小變二沈為方整就其體中可謂工至,而不免俗累。”
首先,客觀上講,姜立綱作為一個書家,已經獨立形成自己的風格,世人已經接受姜體字,已經説明他有不同於趙董及沈度的地方。就是在明朝中後期,其價格也不減吳門書家。明收藏家項子京在《書畫跋》裏説:“姜立綱自置身金紫,今遺蹟至京都,價亦不見不減希哲(祝枝山),履吉(王寵)。效之者多白衣躋顯貴。”一些人專靠練姜字發家。這並非虛傳。《萬曆野獲編》載:嘉靖間,吾鄉有談相號木泉者,幼而門役,長而偉議,工書,習姜太僕立綱體。人京師值也廟西內修醮,因得以書供事齋官,丈被寵眷。積官工部左侍郎。”
其次,姜立綱書法創作絕非食古不化,泥古不前。他也注重師造化,得天然之旨趣。何喬遴在《名山藏》裏説:“姜立綱臨湖舍作‘皆春'二字,適有操舟者過其前,衝濤搏浪,字遂寫成風波行舟之勢'。
這與雷太簡聞江聲而書藝大進,黃魯直光征夫蕩槳而悟書理一樣,都是書法家資質聰穎,才識卓拔的結果。試想,此二字怎麼會有台閣體的半點影子呢?它一定是瀟灑飛動,綿綿渺渺的趣味淡蕩迴腸,不絕如縷。瑞安玉海樓藏有姜立綱草書立軸《李太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從整體上看,近沈度體格,但又比沈氏豪放舒展,頗得章草三昧,又取懷素之筋絡,長線如戟短筆有鋒,連帶婉轉有度,節奏疾遲間優雅從容,整篇氣息雍容高貴古意昂然。他與沈氏的距離拉得很開:字形修長左右開張,清勁圓潤,循章草而覓古意,似乎是宋克的章草的影子。
再次,姜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觀點,成.為系統性的理論。把它們寫在《東溪書法》裏。清嘉慶戊辰本(瑞安縣誌》載:今吾鄉所藏立綱遺筆及八法一卷又有東溪書法一卷見黃氏書目。這是同時代書家所難以企及的。
最後,姜立綱的書法天賦還表現在他對篆書,隸書小楷和繪畫的把握上。在温州市龍灣區海城街道辦事處(原瑞安市梅頭鎮)東溪村姜氏宗祠裏,有一塊(姜赤崖祠堂記》的篆額就是姜立綱的手筆。姜立綱也能畫。《六研齋筆記(瑞安縣誌卷十雜誌遺事)載姜立綱世傳其楷法嚴整未嘗知其畫。餘偶得其一幅瀟疏聳秀以黃鶴山人為宗特筆意稍未化耳。
姜立綱去世後,明孝宗皇帝遣使浙江布政司温州知府鄧淮渝祭之。這在整個明代乃至中國書法史上都是罕見的,也許可以作為後人評價姜立綱的歷史地位最佳註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