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教養可以看出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以及孩子父母的素質高低。俗話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説到就是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家長的言傳身教往往會成為孩子最初的行為觀念,影響孩子的人生選擇,影響孩子的一生髮展。
很多家長們嫌棄孩子笨,覺得孩子不夠優秀,或是做的不夠好,但是家長們也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教會了孩子什麼,是否以身作則個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前段時間一段小視頻在網上火了起來,視頻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和他的兒子。視頻中媽媽帶孩子坐地鐵,孩子的媽媽淡定的坐在座位上玩手機,對孩子漠不關心,而孩子卻被綁住雙手雙腳,躺在地上。
這樣的畫面引起了地鐵上乘客的注意,併產生了懷疑,懷疑這個媽媽是不是真的孩子的父母,於是有的乘客報了警。
後來警察真的來了,經過了解才知道,孩子一直哭鬧着想要玩具,拉都拉不住,媽媽為了避免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給媽媽添麻煩也給別人造困擾,於是就把孩子綁了起來。這才造成了其他人的誤會。
網友們各有各的看法,媽媽的方式雖説有幾分魯莽,幾分不合適,當是卻給孩子真真正正的上了一顆,告訴孩子什麼是公共教養。很多孩子會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其實都是孩子缺乏公共教養的表現。
那麼什麼是公共教養呢?
什麼是公共教養呢?
所謂的“公共教養”指的就是在公共場合的文化和修養。
在公共場合能否做到有禮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權益。對公共教養是一個人自身素質高低的表現,同時也體現着一個人的家庭教育好壞。
對孩子來説,“公共教養”就是指孩子在公共場合能夠保持安靜,尊重他人,不去打擾和吵鬧他人,同時遵守公共規則以及交通秩序,有公共教育的孩子是更加文明有修養的,有公共教養的孩子更能意識到公共場所是和別人共同享有的環境,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也學會自尊自愛。
“公共教養”、公共意識對孩子來説是重要的,能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自尊自己。鞏固教養也能讓孩學會遵守交通規則,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那麼缺乏“公共教養”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呢?
缺乏“公共教養”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呢?
1. 缺乏公共教養其實就是缺乏禮貌。
缺乏公共教養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禮貌。孩子缺少公共教養,缺少公共意識,容易導致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或作出一些有損他人利益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都可不能單獨的存在,我們要和家人一起生活,與兄弟姐妹共享父母的愛,共同享有一個家庭環境;我們要和同學朋友一切學習工作,和他人共同享有一個教室、寢室;我們要和周圍的人一起享有公共資源,一起使用公共場所、公交站。缺少公共教養的孩子不能尊重他人的權益,與別人共享公共資源。
2. 讓孩子不受待見。
學會尊重他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也只有我們學會尊重他人,才算是做到真正的自尊自愛,尊重他人也是在尊重自己。孩子缺少公共教養,導致孩子缺少正確的公共意識,往往會導致孩子在集體環境中被孤立,被排擠,不被待見。
正所謂“先做人在做事”,社會更喜歡一個有禮貌有教養的人,有素質有教養是有才能的前提,孩子有才能,當是沒有素質,亂丟垃圾、罵髒話、隨地吐痰,相信這樣人不管是誰都會不喜歡,別人缺少對孩子的好感,導致孩子根本沒有展示的機會,就算再優秀也沒有用了。
3. 影響孩子的人格塑造。
缺乏“公共教養”,導致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公共規則,讓孩子的性格變得狂傲自大,自己侵犯他人的權益,而在他人佔自己一點便宜的時候,就產生暴躁的情緒,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阻礙孩子的人格塑造。
公共教養能讓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公共意識已經以禮待人的行為方式,幫組孩子更好的成長。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公共教養呢?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公共教養呢?
1. 首先家長自己必須以身作則。
家長教孩子什麼,孩子就學什麼,家長怎麼做,孩子將來面對同樣的問題時也會用同樣的辦法應對。家長們希望培養孩子的公共教養,首先家長們自己就要做出正確的表率,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用實際行動,教會孩子如何尊重他人。
2. 讓孩子從小事做起。
家長們要讓孩子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從小事中意識到“公共教養、公共意識”的重要性。讓孩子學會講文明,懂禮貌,守秩序。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也要關注孩子各個方面的發展,幫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有獨立、完善人格的人。
3.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要讓孩子知道,世界不是他為中心,孩子要學會尊重他人,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應該及時的認錯糾正,家長們也要記得切莫偏袒孩子,孩子有錯就要認,而不是逃避。
這裏提醒大家,孩子的公共教養以及個人素質,不僅會影響孩子自身的發展,也代表着孩子所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一個有素質、有教養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的素質也不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