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背信棄義殺我使團,被名將王玄策滅國: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正常情況下,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碰瓷挑事,最起碼也要符合基本的實力原則,也就是説,主動碰瓷方應該實力大於對方。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印度的實力明顯比中國差了一個等級。所以我真的不知道,究竟是誰給了印度人勇氣?讓他們屢次挑釁中國。難道是梁靜茹嗎?
縱觀歷史,印度曾多次挑釁中國的威嚴,然後被中國打爆。例如,1962年印度總理尼赫魯不顧周總理的多次勸告,趁着當時的中國正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一意孤行命令印軍入侵我國邊境。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中國僅僅出動了幾萬邊防部隊,就將十幾萬印軍打到崩潰。印軍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而我軍陣亡722人,負傷697人,戰損比完全不成比例。
1962年的中印之戰,徹底中斷了印度的國運。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印度都一蹶不振,再也無力和中國掰手腕,而尼赫魯也因為戰爭的慘敗,在兩年之後鬱鬱而終。
不過,這一戰遠不是印度輸的最慘的一次。
唐史記載了一個小人物的故事。這個人叫王玄策,他和玄奘法師是同時代的人,曾以唐朝外交官的身份多次前往西域,不僅帶回大量珍珠、象牙、舍利等珍貴寶物,還將印度先進的製糖工藝引入中國,並著有十卷《中天竺國行記》。
大唐盛世,萬邦來朝,像王玄策這樣的使臣,簡直多如牛毛。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原本的人生軌跡就是勤懇工作,順利退休,然後安享晚年,在史書中留不下絲毫痕跡。但一次出使印度的任務,徹底改變了這個小人物的命運。
公元647年,李世民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率領三十人的外交團隊出使印度。然而,原本與大唐交好的印度剛剛發生了一場政變,纂位奪權的新王名叫阿羅順那,他聽説大唐使節入境,竟派出兩千名士兵伏擊大唐使團。最終,除王玄策和蔣師仁二人外,使團其他人員盡皆戰死,全隊覆沒。
王玄策咬牙切齒,當即發誓要滅絕印度,以雪大唐使節被殺之恥!
於是,王玄策沒有返回長安,而是北上借兵,他向吐蕃國借兵一千二百,向泥婆羅國,也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借兵七千,然後就帶着借來的八千精兵,返回中天竺報仇雪恨。
阿羅順那聞訊,派出舉國之兵,想要將王玄策狙殺在印度境內,但王玄策卻設下分兵伏殺之計,引誘阿羅順那上鈎,從而一舉全殲印度軍隊,“斬首三千餘級,赴水溺死者且萬人……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頭匹……降城邑五百八十所。”並活捉了阿羅那順,將其押回長安。
王玄策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一人滅一國”的壯舉,縱觀歷史,這樣的赫赫武功,只有西漢名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築壇祭天之事,與東漢車騎將軍竇憲深入漠北殲滅匈奴,並在燕然山刻石銘功之事,可與之相媲美。
這就是説,王玄策滅掉印度的功績,足以與“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並稱。然而,立下如此功勞的王玄策,無論在《舊唐書》還是《新唐書》裏,都沒有他的傳略。只是在《天竺列傳》中略有提及。
畢竟在強大的唐朝看來,印度根本就算不上是對手,就算順手滅掉了這個國家,也壓根不值一提!
説完歷史上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之後,我們再回到眼前。今天,印軍在邊境打響第一槍。槍聲一響,中印邊界45年和平無戰事的紀錄就此打破,這就意味着,1993年和1996年雙方簽訂的“不在衝突中開槍”的協議土崩瓦解。
既然印軍敢開第一槍,就不能讓他們再有開第二槍的機會!我們要像一千多年前的王玄策一樣,用強大的實力打疼印度人,然後告訴他們:
犯我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