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前芝】
1948年秋,決定新中國命運的三大戰役中的遼瀋戰役率先在東北開打。之所以首戰選擇在東北,主要是當時在東北與國軍進行戰略決戰的條件已經成熟。
戰前,中共控制了東北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到1948年8月,東北野戰軍擁有約70萬的兵力,另外還有地方部隊33萬人。國軍雖然總兵力仍有55萬人,但被分割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內。國民黨政府國防部自己也承認,軍心和士氣低迷。可以説,中共在東北地區的軍力和經濟都超過了國軍,已經具備了與敵進行戰略決戰的條件。
但,這種優勢的建立並非一日之功。國共角逐東北的初期,中共的部隊曾經遇到重大挫折,被國民黨的部隊一路攆到松花江以北地區,可謂狼狽之極。
1.國共進軍東北
抗戰勝利後,東北出現權力真空,國共部隊進軍東北。
中共認為,如果控制東北,可以背靠蘇聯、朝鮮、外蒙,免除後顧之憂,並與華北解放區連成一片,使中共軍隊有一個穩固的戰略後方;反之,如果東北被國民黨掌握,則華北解放區就處於南北夾擊的境地。
為此,9月15日,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彭真為書記的中共中央東北局,明確了“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陳雲、伍修權、高崗、張聞天、李富春等一批得力干將先後被派往東北,從而將之前七大上提出的“爭取東北”的戰略任務具體化。
在此之前,中共冀熱遼軍區的部隊已率先抵達瀋陽,隨後分兵前往遼陽、鞍山等地迫使日偽軍投降,並配合蘇聯軍隊殲滅關東軍殘敵。至12月初,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命令,來自山東、江蘇、河北等地抽調的部隊達到11萬人,此外還有由延安、晉綏、山東和華中解放區等地派來的用於擴軍的兩萬名幹部。
國民黨也成立了以熊式輝為首的東北行營,任命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熊於10月12日進入東北,開始與遠東蘇軍總司令馬林諾夫斯基進行談判。此時,國軍第一支進入東北的部隊第十三軍還在路上。
到1946年4月份,國軍在東北的主要部隊有新一軍、新六軍、十三軍、五十二軍和六十軍,總計兵力約30萬人。中共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已整編成21個師(旅),建立了錦熱、遼寧、遼東、遼西、吉林等10個軍區,總兵力達27萬人。
雙方兵力相當,最終在四平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會戰。
2.中共敗走四平
四平之戰,正值國共談判期間。為了在談判桌上取得話語優先權,國共雙方精鋭盡出。毛澤東致電林彪,要“把四平變成‘馬德里’”。
然而,這明顯低估了新一軍、新六軍等這些美式機械裝備起來的國軍部隊。蔣介石也下令,要求國軍集中兵力,一舉擊破“共軍”主力。
1946年三月下旬至五月中旬,雙方圍繞着四平展開激烈爭奪。國民黨空軍也傾巢而出,加入戰局。戰勢逐漸對中共不利。為保存有生力量,東北民主聯軍相繼撤往松花江以北地區。
事後統計,四平保衞戰我軍傷亡達八千以上,部隊元氣損失甚大。按照韓先楚的説法,這八千主要指的是從關內調來的“骨幹”,實際傷亡數字遠不止八千。黃克誠在一份電報中透露,傷亡數字在一萬五左右。
四平之戰,拋開談判的政治因素不談,單就戰役本身來説,中共戰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中共部隊此前一直擅長的是運動戰和游擊戰,對於城市防禦作戰缺乏經驗,而且敵人又具有火力上的優勢,這樣在戰鬥中就把自己的長處丟棄,而不足卻被放大。所以呂正操説,四平之戰打得很笨,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低估敵人戰鬥力。四平保衞戰前,中共高層對國民黨在東北的部隊戰鬥力出現誤判。毛澤東在給林彪的一份電報中分析,東北的國民黨軍隊數量有水分,要半年才能湊齊,可以一打。所以他希望四平保衞戰能打成西班牙內戰中的馬德里那樣。
第三,缺少羣眾支持。由於日偽長時間殘酷統治,中共在東北的地下工作遭敵嚴重破壞,加上抗聯撤出東北,使中共部隊在人民中影響很小,人民對其缺乏瞭解。黃克誠在談初到東北時的困難時講了“七無”,即“無黨(組織)、無羣眾(支持)、無政權、無糧食、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等”,派出去找糧食的需要整排或整連武裝,少數人根本無法通行。
事實證明,無根據地依託的情況下作戰,困難很大。退往北滿的中共痛定思痛,開始下大力建設東北根據地。建設根據地的關鍵問題,就是取得老百姓的支持。
3.建設東北根據地
1946年7月7日,中共東北局召開擴大會議,確定今後我黨在東北的工作方針和作戰方針,通過了由陳雲起草的《東北形勢和任務》報告,後稱“七七決議”。此後,中共部隊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首先是土改。
約一萬多名官兵們脱下皮鞋,走出城市深入農村,發動羣眾進行土改,創建根據地,並在根據地開展訴苦運動、立功運動。
土改工作團到農村後住到貧農家,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同時物色積極分子,進行個別發動,召開座談會,講解窮人翻身的道理,再通過訴苦、算剝削賬,提高農民覺悟,鬥爭大地主。為保護羣眾,工作組提出由他們出面,羣眾只要“助威”即可。當時還規定,工作團之間不許談戀愛,不許貪佔鬥爭果實,不許住在地主富農家裏,不許同地主的女兒談戀愛等。
合江縣半截河區明德屯鬥爭大地主尚世強就很有代表性。工作組通過召開貧僱農座談會,確定鬥爭對象,隨後向尚世強提出借糧要求。尚世強起初還不在乎,積極分子便紛紛揭發他的罪行,尚見勢不妙,答應開倉還糧。最後列舉他的九條剝削賬,合計結果就是拿出他的全部家產和土地也不夠還債的,最後宣佈給他留下必要的生活用品後,其他財產全部沒收。
當然,也不是對所有地主都如此。對一般中小地主主要採取説服教育與羣眾仲裁的辦法,只要他們主動獻出土地分給羣眾,有的地方,如遼寧的政策就更加靈活,比東北局規定的“多於農民一倍,開明的再加一倍”再稍多一些,以求最大範圍地爭取民心。
在土改過程中,優先把好地或離村子較近的地分給貧苦軍屬、無地和少地農民,把差一些的土地分給富有佃農。同時,也不把土改成果僅限於這些人,即使沒有參加鬥爭的人,也能分到一定的土地,使得土改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之前沒有經歷過土改的東北人民很快從中得到了“看得見的物質利益”,對中共及其部隊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過去,由於國民黨的反動宣傳,老百姓對共產黨的軍隊心存疑慮,部隊一過去,他們就躲起來,來不及躲藏的也敲不開門,部隊宿營時向老百姓借柴火也借不到。現在軍民關係融洽起來,逢年過節,羣眾殺豬宰羊,招待部隊。翻身羣眾踴躍參軍支前。這也成為東北野戰軍越大人數越多的一個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國民黨卻在接管東北過程中不斷地敗着人品。
在城裏,國軍軍官忙着接收銀行、工廠,並從中中飽私囊。對老百姓,則攤派沉重的苛捐雜税,一般中農半年內每畝土地要攤派雜税五六百元,這還不包括土地税賦在內。在遼寧西豐縣的一個叫邱家溝的村裏,兄弟二人,弟弟在國軍部隊當兵,在家的哥哥帶着媳婦和三個孩子,不僅沒有享受軍屬待遇,還被索要2400元門户税。
不光如此,解放軍前腳進行土改,國軍後腳就過來把分到農民手中的土地給收回去,所以老百姓更喜歡解放軍去。據時任東北民主聯軍7縱20旅旅長的管松濤回憶,當時村裏一個老大爺對他説,你們以後每隔10天、20天要來一趟,不然他們剛分到手的糧食和土地,壞蛋(指國軍)又要往回要啦。
國民黨税賦重到什麼程度?連許多當地的中小地主都已經承擔不起了,紛紛提出拿地來抵税。但國軍只要錢,不要地。
一個不斷往上收,一個不停往下分,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東北老百姓眼裏,國民黨的“中央軍”與偽滿沒有區別,他們管國民黨政權叫“二滿洲”。所以,表面上看,國民黨軍隊佔據了許多大城市,但民心卻在慢慢喪失。
其次是剿匪。
東北自近代以來匪患猖獗,老百姓深受其害,也威脅到中共創建的根據地。各地土匪中,以北滿地區最多,約3萬人。四平保衞戰期間,北滿地區許多縣城被土匪攻佔,黑河地區地委書記王肅等一批關內來的幹部被殺害。東北野戰軍撤到北滿後,抽調三分之一兵力,以師(旅)為單位,分區對土匪展開全面清剿。到1947年4月,北滿地區土匪基本肅清,此後,東北野戰軍主力開始集中備戰,零星剿匪任務交由地方兵團擔任。
牡丹江軍區剿匪小分隊的部分官兵
在剿匪過程中,老百姓由觀望到積極參與,幫助中共建立了10餘萬人的民兵自衞隊,中共在農村強大的組織行動力在此再次得到了充分驗證,其對東北基層地區的改造為後續的戰略支援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三是整軍。
1946年8月起,東北民主聯軍進行第一次整編,以原山東部隊、新四軍部隊為基礎,擴編成5個縱隊,計36萬人。同時,通過繳獲國軍、從蘇軍手中接收的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加上自己的軍工廠生產製造,我軍的武器裝備也有了較大改善。
1947年5月起,東北民主聯軍連續向國軍發動了夏季、秋季和冬季三波攻勢,殲敵20餘萬人,收復城市77座,大部分解放區連成一片,主力部隊已經發展成為12個縱隊加一個炮兵縱隊、一個鐵道兵縱隊,外加17個獨立師,共51個師70多萬人,加上地方部隊,總兵員超過一百萬。
冬季攻勢結束後,東北野戰軍以“大兵團、攻堅戰、正規化”為指導方針開展軍事大練兵,提高炮兵、工兵和坦克兵的協同作戰能力,攻城、爆破、巷戰、射擊等後來戰役中經常用到的科目訓練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此時,無論從哪方面看,東北野戰軍都已經具備了與敵開展大兵團決戰的能力。
人民解放軍以坦克為前導進入瀋陽市(圖/新華網)
國民黨軍隊繳械後,我軍司號員吹響勝利的號角(圖/新華網)
種種利好,促使中共最終下定決心,發動戰略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