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2011年3月,有羣眾舉報,南昌市郊區的山上有一座古墓被盜了,文物部門趕到現場勘查,發現被盜的是一座西漢古墓,趕緊進行了保護和搶救性發掘。
進一步的調查結果説明:這不是普通的古墓,這是西漢的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墳墓,就是説,我們意外的發現了一座西漢時期的帝王墓葬!
而且更大的驚喜是:墓葬的主要部分兩千多年來沒有被盜墓賊找到!各種文物基本都保留下來了,所以,我們能見到許多西漢時期的絕世珍寶!
這是近些年中國考古界最重大的發現。
到現在(2017年),經過幾年的發掘,墓中出土了許多極其珍貴的文物,可以説是驚喜不斷。
但最大的驚喜還在後面。
最近在勘測現場爆出特大消息:在海昏侯墓中發掘出了許多竹簡,上面竟然保存了《論語》、《易經》、《禮記》、《史記》等重要典籍的早期版本或者已失傳的篇章!
這是中國文化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以後我們的教科書都要重新修訂了!
其實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次類似於這樣的事件。
我今天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關於1700多年前一次石破天驚的考古發現,這次發現曾經極大的改寫了中國的上古歷史,但也留下了至今無法彌補的遺憾……
……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大約在1730多年前,當時還是三國末期,北方和蜀地都已經被司馬家族的晉國掌控,新登基的晉武帝正磨刀霍霍的準備吞併東吳。
那時候在今天的河南汲縣的荒郊野外,有一個叫“不準”的盜墓賊正在到處挖掘古代陵墓,有一天,他挖到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墓,進了墓室以後,他沒有找到想要的金銀財寶,卻驚訝的發現地上有許許多多用繩子穿起的竹簡。
不準對這些竹簡沒什麼興趣,就把它們拆開來點成火把,用來照亮墓室,想繼續尋找財寶。
火光引起了周圍村民的注意,那時候中原地區已經初步安定下來了,政府的管理比較規範,村民們馬上報告了官府。
故事情節跟這次發現海昏侯墓類似,當時的官府得到報告以後也是馬上派人到現場,抓住了不準,把不準連同墓裏的竹簡一起帶走了。
那些竹簡有多少呢?史書上幾載,裝了幾十車,規模之大可以説空前絕後。
這些竹簡被運到了首都洛陽,官方一看,這個太重要了,於是晉武帝親自拍板,召集了當時全國最頂級的專家學者共同來研讀竹簡上的文字。
為什麼需要這麼大的陣仗呢?因為竹簡是戰國時期的,已經過了500年,晉朝的人已經不認識那時的文字了,需要破譯。
竹簡運到洛陽時就已經殘缺不全了,一部分被不準給破壞或者燒掉了,不明真相的圍觀羣眾又毀壞了一些,所以專家花了很長時間來整理,最後得到的成果是驚人的。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竹簡裏面的內容異常豐富,我們簡單的羅列幾個:
《紀年》十三篇
《易經》二篇
《國語》三篇
《名》三篇
《瑣語》十一篇
《大曆》二篇
《穆天子傳》五篇
總共有七十五篇,超過十萬字,都是戰國時期的重要文獻,其中許多是已經失傳的,世人早已遺忘的典籍。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紀年》十三篇,這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史書,因為是按年代記事的,又是寫在竹簡上的,所以就把它稱為《竹書紀年》。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竹書紀年》裏面記載了從上古黃帝開始,到戰國時期的魏襄王二十年,總共超過兩千年的歷史。
為什麼這部史書如此重要呢?
我們知道,東周之前中國的史書都沒能流傳下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史書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編寫的。而春秋戰國時期其實各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史書,例如秦國有《秦記》、晉國有《乘》、楚國有《檮杌》、鄭國有《志》……
那麼這些史書有哪些流傳下來了呢?
答案是:一部都沒有。
全部失傳了。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書,把秦國以外的各國史書全部燒了,過了不久就天下大亂,楚漢爭霸,秦國自己的史書也遺失在戰亂中。
於是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嚴重損失。
焚書以後,民間還有一些零散的書籍,加上儒生們自己的努力,逐漸恢復了儒家的經典,包括儒家的史書《春秋》、《左傳》、《國語》。還有,《呂氏春秋》等書籍也記載了一些先秦歷史,這才勉強保留了秦朝以前一部分的歷史記錄。
但所有這些都不是官修史書,算不得正史。
而《竹書紀年》就是魏國的官方史書!
魏國是由晉國分裂出來的,《竹書紀年》也繼承了晉國的史料。
晉國是春秋時期最大的國家,處在各國的中心位置,春秋的歷史大部分是圍繞晉國展開的。
可以想見,晉國的史書是各諸侯國裏面最全面和最權威的!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竹書紀年》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晉國和魏國史書的合輯!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這部書出土以後在當時引起的轟動可想而知。
西晉政府高度重視,晉武帝命令中書監荀勗﹑中書令和嶠整理竹簡的文字,用那時的人們能讀懂的文字寫了下來,就是《竹書》的“初釋本”十三篇,後來衞恆和束皙又整理了一個“考正本”。這兩本書是對《竹書紀年》的最確切的釋讀。
西晉是一個短命王朝,不久以後就爆發了永嘉之亂,那些無比珍貴的竹簡在戰亂中全部遺失了,剩下“初釋本”和“考正本”流傳了下來。
有了如此珍貴的史料,中國史學研究在西晉年間迎來了一次空前的大爆發,史學家們紛紛研究《竹書》記載的內容,根據《竹書》來修訂已有的歷史資料,各種著述層出不窮。
但《竹書》上面記載的內容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對先秦的歷史,最權威的記錄是《春秋》和《史記》,《竹書》裏的大部分內容跟他們還是符合的——但有一些地方,《竹書》的記載卻跟他們很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
例如對於上古“禪讓”的記錄,傳統的説法是堯、舜、禹都是非常賢明的君主,堯老了以後就主動把位置禪讓給舜,舜老了就禪讓給禹,那是一段安寧祥和的黃金時代。
《竹書》裏面卻這樣記載: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竹書》很明確的説,舜把堯囚禁起來,奪了他的帝位,並且阻止堯的兒子丹朱來見父親。
哪來的什麼禪讓?分明是血腥的宮斗大戲。
這個……讓我們怎麼接受呢?
“堯舜禹湯”都是儒家宣揚的上古賢君,“禪讓”是賢君們美好德行的集中體現,所以儒家的夫子們一直念念不忘那個美好的時代,並且告誡我們:人類本來是善良的,只是後來才墮落了,所以我們要儘量恢復過去的那些高尚的道德。
《竹書》卻冷冷的説:根本沒有什麼黃金時代,世界從來就是黑暗的。
還有伊尹,他是商朝的創立者“湯”的大臣,儒家史書記載:湯過世以後,他的兒子太甲繼位,但太甲不好好治理國家,胡作非為,伊尹就把太甲關起來,讓他好好反省。後來太甲終於改過自新,伊尹就重新把他接了回來,繼續當帝王。太甲對於伊尹的教誨非常感激,感謝他教會了自己做人的道理。
《竹書》上卻記錄了一段充滿殺機的文字:
“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
“七年,王潛出自桐,殺伊尹。”
湯死後,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桐這個地方,自立為帝;後來太甲從桐偷跑出來,殺了伊尹,奪回了帝位。
在儒家的史書裏面,伊尹一直是賢臣的代表,他兢兢業業,輔佐兩代君王,是後世一切臣子的榜樣。《竹書》卻説,伊尹是個篡位的陰謀家,最後事敗身死。千古偶像瞬間坍塌了。
《竹書》的記載完全顛覆了儒家的歷史觀,給了我們一份暗黑版的上古歷史。
如果《竹書》的記載可信的話,就意味着我們一直以來知道的歷史都是被美化過的!
誰對誰錯?是個嚴重問題。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事情還不至於此。再推導下去,還有一個更恐怖的事實。
我們知道《竹書》是戰國中期的史書,而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物。這就意味着:如果《竹書》記載的歷史是真實的話,那麼這些事實孔子是知道的!而孔子的學説卻完全忽略了這些歷史,只是不停的宣傳“堯舜禹湯”。這就説明:從孔子作《春秋》開始,儒家就在有意識的篡改歷史!
而且孔子自己也説過:“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兒子幹了壞事,老子替他隱瞞;老子幹了壞事,兒子替他隱瞞。這才是我們大家要的和諧社會嘛。”
為了讓大家保持高尚的道德,我們可以“善意”的隱瞞很多事情;我不告訴你真相,都是為了你好,為了不污染你純潔的心靈。
這樣推下去的話,孔子説的:“知我罪我,其惟春秋”,背後的含義就很耐人尋味了。
再進一步推廣下去,被我們封為經典的“四書五經”是否也是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礎之上呢?
這個結論,即使在今天聽來都是讓人無法接受的。
可以想見,在以儒家精神治國的封建時代,《竹書紀年》上的這些文字會給人們造成多麼大的震撼,又會招來多麼嚴厲的抵制!
真假之辯(作者注:《竹書》的真假是史學界有爭議的問題,作者是門外漢,所以下面這段基本是胡謅,不足為憑。)
但還有一個問題:我們怎麼能確保《竹書》上的內容就是真的呢?《竹書》跟儒家説的相反,所以總有一個在説謊,但怎麼能肯定不是《竹書》在説謊呢?或者進一步説,怎麼確定當年發現的那些竹簡不是有人刻意偽造的呢?
這個問題其實從《竹書》出土以後就一直存在了,無數學者為了《竹書》的真偽爭論了上千年。
不過到近代以後,隨着甲骨文的出土,以及各種文獻的陸續發現,還有後來的《清華簡》的出現,這個問題基本有結論了:各種渠道發現的文獻上面的內容跟《竹書》都可以互相印證,還有天文學上的推算也能證實《竹書》的真實性,所以《竹書》是戰國時期的史書這一點是可以確認的,不存在偽造的可能。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那麼剩下的問題就在於,怎樣確定編寫《竹書》的人沒有偽造歷史?
通過上千年來各種史學專家的研究,基本的結論是:春秋戰國的歷史,《竹書》的內容可信度是非常高的,甚至可能比《史記》更可靠,實際上,《竹書》出土以後就有很多人憑藉上面的內容校正《史記》的錯誤。
至於商朝歷史,根據近代出土的甲骨文來驗證,《竹書》的記載也相當可靠。
真正的問題在於更早的那些歷史,從三皇五帝到夏朝,《竹書》寫作的年代離那時候已經有接近兩千年,可信度就很讓人懷疑了,同樣,《史記》的記載也靠不住。但我們又找不到其他任何可靠的文獻可以證實那段歷史。
其中,我們特別關心的就是關於“禪讓”的記載,到底《竹書》跟儒家史書,誰説的才是真相?
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戰國時期的人對於三皇五帝的歷史也並不瞭解,所以有各種不同的學説在流傳,出於晉國的《竹書》跟出於魯國的儒家分別屬於不同的派別,所以他們的記錄才有那麼大的差別?
令人沮喪的是,這個問題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除非有一天我們能找到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明確可靠的文字記錄,那才能給我們一個權威的答案,只是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所以《竹書》和儒家的爭議,可能永遠是一個羅生門,無解。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竹書紀年》讓世人知道了很多被湮沒的古代歷史,但很可惜,這樣石破天驚的一部偉大著作,最終還是沒能流傳下來。
前面我提到,西晉年間,竹簡被解讀以後,有“初釋本”和“考正本”流傳了下來。
但奇怪的是,如此重要的一部史書,在被無數專家學者研究以後,竟然漸漸的散失了,“初釋本”和“考正本”雙雙失傳!
唐朝前期還有關於《竹書》的很多記載,但可能已經不完整,唐朝後期到五代,《竹書》就逐漸散失,到了北宋年間,《竹書》完全失傳了。
為什麼會這樣?這又是一個謎團。不僅這本書我們找不到了,連它失傳的原因我們都不知道。
我們只能猜測。
《竹書》散失的時代,正是儒家學説越來越強勢,理學逐漸興盛的年代,這時候的學者們是不是都在有意無意的抵制跟儒家有衝突的《竹書》?《竹書》是否被當作了邪門外道遭到了主流學者的冷落,以至於無法再流傳下來?
我們不能確定,我們只知道,這部驚天著作就這樣很遺憾的從中國的文獻裏面消失了。
事情還沒完。到了明朝的時候,《竹書》突然又出現了,但史學界一般都認為這本書是後人偽造的。
我們真的永遠看不到這本神奇的史書了嗎?
可以,有辦法。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到了清朝,終於迎來了轉機。
一個叫朱右曾的學者想到:《竹書紀年》本身我們是看不到了,但幾百年前不是有很多人看過這本書嗎?他們在自己寫的書裏面都引用過《竹書》的內容,如果我們把這些引用的文字都蒐集起來,編成一本書,是不是也可以代替原來的《竹書紀年》呢?
他花了很長時間,翻遍了古代的各種著作,從字裏行間逐行逐行的尋找《竹書》遺落的文字,終於把這些文字蒐集到一起,千年前《竹書紀年》本來的面貌漸漸浮出了水面。
有這種想法的不止他一個人,整個清朝,有很多學者都在做這件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朱右曾、王國維、範祥雍三人,這些學者像接力賽一樣,每個人都在前人的基礎上補充自己蒐集的成果,經過上百年的努力,終於重新整理成了一本《竹書紀年》,稱作《古本竹書紀年》。
雖然是殘本,雖然是對古人引用的文字的再加工,但依然有很大的價值,我們總算能勉強見到這部傳奇史書大概的樣子,所以才知道了關於“禪讓”,關於上古賢君,那些亦真亦假的傳聞。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史學家們能有更加偉大的發現,能夠重新找到《竹書紀年》,以及那些遺落的上古傳説。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無忌公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987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個盜墓賊無意中的發現, 揭開千年前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