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粵語這一方言能被聯合國定義為“語言”?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經典

隨着廣東人走向世界,粵語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個角落。現在粵語除了是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外,也是美國、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因此粵語在海外的地位非常之高。

現全世界使用粵語的人羣超過一億,為此聯合國早已將粵語定義為“語言”而非“方言”。

1

廣東的歷史

外省的人大多數不瞭解廣東人的組成及來源,也不知道為何叫做“廣東”,更有些外省人會奇怪,為何秦漢時期的“百越之地”、少數民族眾多的廣東,現在除了在粵北的深山上有一個“瑤族”外,其餘地區全是清一色的漢人?

為何韶關南雄縣的“珠璣港”及肇慶封開縣這兩處相距甚遠的地方都被稱為嶺南文化的發源地?為何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髮展到如今。

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因為有位於廣東與湖南交界處的嶺南山脈的阻隔,在戰國時期即使是離廣東最近的楚國(現湖南)也沒能統治百越。


百越地圖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誤判了形勢,認為中原已經永遠降服了。於是將軍隊分為兩大部分,一支北上抗擊匈奴,另一支號稱50萬人的大軍則在由後來自立為南越王的大將趙佗(現河北地區人)率領下,南下征服百越。

但這樣的舉措造成了中原地區的軍力空虛,以致於不久之後的陳勝、吳廣起義及後來形成的兩大起義軍楚漢雙雄可以橫掃中原,最終導致秦朝很快滅亡。

史書中記載當年趙佗率領50萬大軍征服百越的過程中,曾與當地的少數民族在叢林地區慘烈廝殺。當然,當時裝備、人數、科技水平都明顯佔優的秦軍仍然順利地征服了百越。

由此開始,現兩廣地區第一次歸屬中原政權。趙佗征服百越後,將行政中心選定在珠江口以北、珠江三江匯聚處、背山而面向珠三角平原的“番禺”(現廣州越秀區),因此廣州的建城歷史已有兩千多年。

之後楚漢雙雄劉邦、項羽逐鹿中原,秦朝本來命令趙佗帶大軍回中原平叛,但被趙佗拒絕且趁機在番禺自立為王,將其控制的兩廣地區及現越南北部稱為“南越國”,此政權一直持續到漢武帝時代。因當時的主要陸上交通工具是馬,但兩廣地區本身並不產馬匹,必須從中原引入,因此社會的發展一直受制於中原。到漢武帝時中原穩定,武帝逐派大軍南下殲滅了南越國,自此兩廣地區一直嫡屬於中原政權,也成為了以後歷史長河中,中原漢人的南下逃難的世外桃源。而中原漢人的南下,也最終形成了當今的中國,此是後話。

順便説一句,南越國的第二位皇帝,趙佗的孫子趙昩的陵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廣州的象崗山處被發現且被完整發掘,出土了金玉璽、金縷玉衣等眾多國寶級的文物。該處原址修建的南越王墓博物館是現今廣州的知名歷史文物景點(可以進墓參觀)。

另外,幾十年間就經歷了兩次中原大軍的大規模軍事征服後,原百越的少數民族數量已經大為減少。至於這些“百越諸部”究竟去了哪裏,史書中並無記載。

現越南人認為其北部的原“京族”等民族就是由兩廣地區為逃避中原軍隊的征服而逃到越南北部的百越諸部,因此之前竟然有越南人以此為依據荒唐地要求中國將廣東、廣西交還給越南!因此1979年中越戰爭時,當時越軍的口號就是知名而搞笑的“打到友誼關吃早飯,打到南寧過春節!”。而中國歷史學家則認為原廣東地區的“百越諸部”是向西逃到了廣西、雲南一帶,而成為了現在壯族、侗族的祖先。

還有,漢武帝收復南越國後,將行政中心(郡)由番禺遷往現兩廣交界處的肇慶市封開縣,並將封開縣城的一條小河命名為“廣府河”,寓意漢武帝“廣佈恩澤”。自此該縣城以東稱為“廣東”,以西為“廣西”。封開縣城也是四百年漢朝時期,兩廣地區與中原交往的中轉樞紐,因為被稱為是廣府文化的起源地。

2

廣東人的由來

廣東人由三大羣體組成,

廣府人

(佔大多數,分佈在珠三角及粵北、粵西地區)、

潮汕人

(分佈於粵東粵南的潮汕平原)、

客家人

(分佈於粵東的梅州、惠州),因此也有三大語言:粵語(即廣府語)、潮汕語、客家話。這三大羣體全部是不同時期、內地不同地區的漢人南遷的後代。

為何會在廣東出現這三大羣體?

先要繼續上文的廣東史:

漢武帝北擊匈奴、南收南越,奠定了漢朝長達四百年的江山,中原地區也形成了一個擁有統一文字、語言、文化、民俗的強大民族“漢族”。

之後是較短時間的三國,再到西晉。其間三國時期統治兩廣地區的東吳政權,又重新將行政中心由封開縣搬回南越國的首府番禺,並改名為“廣州”。自此“廣州”一直是廣東的行政中心並沒再變更名字。

但從西晉開始,漢族出現了第一次大規模、長時間的內部戰亂,這就是史上知名的“八王之亂”!這場始於宮廷內權力鬥爭的“八王之亂”雖然最終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而結束,但已經極大地破壞了中原地區,也導致漢民族力量的急劇衰退。接下來就是北方少數民族趁漢民族衰退而大舉入侵中原,形成了又一個知名的戰亂歷史時期——“五胡亂華”,再到後來的南北朝混戰,一直到唐朝中原戰亂才徹底結束。


五胡亂華

這時中原的漢人已經知道在遙遠的南方,有一塊物產富裕、雖然嫡屬於中央政權但山高皇帝遠的樂土“廣東”!

所以從“八王之亂”開始,出現了史上第一次的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而長時間的大規模南遷,當時是整個家族、整條村莊在族長、村長(稱之為“太公”)帶領下的扶老攜幼式的長途南下,因此把當時的中原漢語、文化、習俗全都帶到了廣東。幾乎所有傳統廣東人的家族都有“族譜”記錄自他們是來自中原何方,何時遷到廣東的。例如香港前特首“曾蔭權”,其始祖就是山東的曾子,其族譜就記載了其家族什麼時候由山東南遷到廣東的南海縣,到曾蔭權的爺爺時再遷到香港。

以當時的交通、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如此的長途南遷是多麼的艱辛。因此當這些南下的漢人族羣在終於翻越嶺南山脈到達粵北韶關南雄縣,不會再受戰亂影響時,就都會在那裏休養生息。

但南雄縣畢竟是山區,農業物產遠不及平原地區豐富,所以南遷漢人在那裏繁衍了幾代人後,就又大多會繼續沿北江南下、沿西江西進而到達最終的遷徙地——珠三角、粵西、甚至廣西東部的平原地區。因此南雄縣的珠璣巷又被稱為廣東人的發源地,這與之前提到的封開縣的地位是不同的,很多廣東的大的姓氏都在那裏修建了太公祠以緬懷帶領族羣南下並安葬在那裏的太公。


雄縣的珠璣巷

這一時期在浙江福建一帶的漢人則有部分南遷到粵東地區的潮汕平原,成為潮汕人的祖先,因此潮汕語與閩南語是同一語系,與作為來源於中原古漢語的粵語不同。

唐朝建立後,中原的戰亂終於平息,漢人南遷也告停止。李唐又是近四百年的太平盛世,中原漢語再次重新統一,且廣東地區到唐朝末年其漢語也由漢朝時期的漢語也逐步演變為唐朝的漢語(儘管兩者並無太大區別)。唐朝四百年安穩歲月,也使得前述的來自中原各地的漢人在廣東重新混合形成了在珠三角,以及沿北江、西江分佈的廣府人,語言文化上也趨一致。

另外,這次漢人的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南遷,使得原廣東地區的百越諸部終於徹底湮滅。到唐末全廣東就只剩下粵北深山上的一個“瑤族”,其餘平原地區全是漢人了。因此廣東的漢人後來就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讀音與“越”字相同的漢字——“粵”,其目的就是要表明現在的“粵”已經完全不同於古代的“越”了。

3

廣東古漢語的穩定

李唐之後,中原再次陷入長時間的戰亂及飽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佔領,語言隨之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

北宋初年時,中原地區的漢語仍能基本保持漢唐語言,當時出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權威發音韻律書《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裏面標註的文字發音與現今的粵語高度吻合。但之後中原因為受到西夏、遼、金、元等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佔領,漢語開始胡化,到了南宋時期中原漢語已經由漢唐漢語(粵語)演變為現在的“客家話”了。


而偏於一隅的廣東卻是一直極少戰亂,基本沒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所以一直保留着漢唐時期的語言、文化。因此大量的唐詩宋詞現在只有用粵語來讀,才能符合詩詞基本的韻律美了。

以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代表作《竹枝詞》為例——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知名的情詩也是古漢語文學的代表作,不直接表達而運用了古漢語內“語意雙關”的表述手法,用天氣的“晴”的有無,來代表男女之間的“情”的有無。在粵語裏“青、平、聲、晴”均是同一個韻母的,讀來完全符合詩詞的韻律美,用粵語一讀就能體會出詩詞的意境了。

又如同是唐代的著名詩人王維的名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粵語裏“親、人”是同韻母的,符合詩詞的押韻要求。但普通話裏這兩個字就又不同韻了。從這首詩作可以推知唐代的山東人説的也是與粵語相似的古漢語。

還有唐代著名的哲理詩,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在粵語裏“流、樓”是同韻母的,符合絕句詩詞第二、第四句必須押韻的要求。但普通話裏這兩個字就又不同韻了。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古漢族是男耕女織的農耕型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是近距離長時間地面對面交談,而當時的文言文都是很簡短的,所以需要多達九個音調,這樣保證了大多數字之間的讀音都有差異,從而不會有過多的“同音字歧義”,能夠在簡短的語言內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北方少數民族則都是遊牧民族,人與人之間很多時候是坐在馬背上較遠距離地溝通交談,所以音調必須最少,僅有四個調,這樣才能達到不同音調之間差別很大,讓較遠距離的人都能聽明白髮的是什麼音調,但這樣就會導致同音字的大量出現。

南宋之後的中原漢語,因為音調大為減少,為避免過多的同音字而嚴重影響到交流的弊端,其解決方案就是增加聲母,即在原來從沒有捲舌音的古漢語基礎上,通過把“z、c、s”三個聲母髮捲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這三個聲母。

4

南宋開始的漢人再次南遷與客家人的形成

到了南宋後,中原的漢語已經較漢唐時有明顯區別,音調有所減少。因為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引起的長時間戰亂,再次引發了中原漢人的史上第二次大規模南遷廣東。這次的漢人南遷一直到清朝初年才結束。

因為當時廣東的平原地區均已被之前南遷的廣府人及潮汕人全部佔據,所以這次南遷的漢人只能遷到粵東粵北與江西、福建交界的梅縣山區,並被稱為“客家人”,即“客居他人地方的人”,他們所説的南宋中原漢語就被稱為“客家話”。

5

粵語與普通話的最終形成

廣東省內廣府人的生活一直安穩,所以語言一直保留着漢唐時期的特徵,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例如宋朝時廣州的海外貿易非常發達,一些阿拉伯語也由此傳入從而影響到廣府語言的詞彙。

清朝260年的穩定歲月,使得保持了古漢語九個音調、及大部分文字發音的現代粵語在清朝末年徹底形成。同期,現在的普通話也在以北京為中心的地方形成,但其音調只剩下四個調了,徹底與北方胡語相一致。

粵語覆蓋地區廣泛,不同地區在口音上會有差異但差異不會過大,例如粵北韶關地區的人,完全可以和廣西東部的人進行粵語交流。基於廣州兩千多年來在廣府地區的龍頭地位,因此公認的標準粵語發音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發音。

西關地區就是現廣州舊荔灣區,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有錢人的聚集地,清朝時期全中國唯一的外貿口岸“十三行”即位於該處。


6

粵語相比普通話的特點

前面已經説過,粵語有聲調更為豐富、朗誦古詩詞時更為符合韻律美的優勢外,更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近義字的區別。

古漢語對於近義字的發音特點是:聲母相同,但韻母不同。這樣近義字的讀音相近但又有區別,更容易表達。

例如“的、地、得”,“做、作”,這兩組常用的近義字,在粵語裏完全符合“聲母相同,韻母不同”的要求,

所以懂粵語的人完全不會搞混淆“的”、“地”、“得”,也不會用錯“做”與“作”。

另外,就是前文曾提到了,粵語裏沒有捲舌音,即不存在北方地區的人也容易搞混淆的“z、c、s”與“zh、ch、sh”這三對對應的、捲舌與不捲舌相區別的聲母的正常使用問題。所以粵語的表達在這方面更為清晰、明確。

綜觀整個廣東人文的形成、發展史,其實本質就是中原漢人為追求安定、幸福的生活而不斷遷徙、奮鬥的血淚史篇,並由此帶動了整個中國的發展史。在此過程中,語言、文字、宗族等是維繫着廣府人的最重要紐帶。

再舉個例:宋詞中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幾時、幾多”這兩個古代詞彙在粵語裏完好地保存了下來,且是日常用語,胡化的普通話不會這樣表述。另外粵語中“愁、流”同韻,但普通話就不同韻了。


粵語(Cantonese)也是除普通話(Mandarin)外,擁有完整的文字系統的漢語,即所有粵語發音均有對應的文字,都能夠用文字完整地記錄發音。

隨着廣東人走向世界,粵語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個角落。而粵語所承載着的廣府文化也會繼續在世界文化中展現其獨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