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3年的夏天,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率領蒙古騎兵發動了第三次蒙古西征,兵鋒直指西亞的阿拔斯王朝,在四年的殘酷征戰結束後,旭烈兀在伊朗高原上建立了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伊兒汗國。伊兒汗國的誕生無疑打破了西亞的勢力格局,出身託雷系的旭烈兀成為了波斯的大汗,也為蒙古貴族之間的內戰拉開了序幕。
蒙古西征
瞭解一些歷史的讀者或許都知道,伊兒汗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和周邊國家不斷混戰的戰爭史,無論是伊兒汗國的夙敵馬穆魯克人,還是同族的金帳汗國和察合台汗國,都曾和伊兒汗國爆發過戰爭,使伊兒汗國從建國後就一直被周邊國家所孤立,國土的四周皆是時刻想要入侵伊兒汗國的強敵。
馬穆魯克騎兵
伊兒汗國與馬穆魯克王朝的戰爭:
在伊兒汗國四周的強敵之中,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無疑是和伊兒汗國作戰最多的一個。在旭烈兀西征時期,馬穆魯克軍隊和蒙古騎兵在艾因賈魯平原上爆發了一場決戰,這場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戰役以蒙古軍團的慘敗而告終,使蒙古騎兵的鐵蹄未能踏上非洲的土地。
艾因賈魯戰役結束後,不甘心失敗的伊兒汗國蒙古人曾多次向馬穆魯克人發動戰爭,開國君主旭烈兀和其繼承者阿八哈、阿魯渾、合贊汗等人曾多次向馬穆魯克王朝發動復仇之戰,可是每次都敗多勝少,根本無法徹底消滅馬穆魯克人。
而馬穆魯克人還不斷從外交上打壓伊兒汗國,並且慫恿金帳汗國和察合台汗國入侵伊兒汗國。
金帳汗國軍隊
伊兒汗國與金帳汗國的戰爭:
而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的矛盾就比較複雜了,在旭烈兀滅亡阿拔斯王朝後,下令對巴格達的居民進行屠殺,並且殺死了末代哈里發穆斯台綏木。這次事件也導致了伊兒汗國和金帳汗國的決裂,
信奉伊斯蘭教的金帳汗別兒哥指責旭烈兀不和兄長商量就血洗巴格達,憤怒的別兒哥下令對伊兒汗國發動遠征,並且和馬穆魯克人結盟,一起夾擊伊兒汗國。
後來伊兒汗國的軍隊和金帳汗國的軍隊在高加索進行了幾次激戰,雙方都互有勝負,在旭烈兀和別兒哥相繼去世後,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的矛盾仍然沒有緩解,兩個國家又因為阿塞拜疆的歸屬權而大打出手,平均十多年就會爆發一次戰爭。
伊兒汗國的皇室成員
伊兒汗國和察合台汗國的戰爭:
伊兒汗國和察合台汗國的衝突則是因為海都之亂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公元1268年的春天,窩闊台的孫子海都指責元世祖忽必烈過度漢化,並且試圖挑戰忽必烈的權威。後來海都的軍隊和元朝的軍隊進行了數十年的戰爭,在這段時期,察合台汗國迫於海都在中亞的權勢,只好選擇和海都聯盟,一起對抗出身託雷系的忽必烈和伊兒汗國的君主阿八哈。
察合台汗國和海都結盟後,其大汗八剌立即率軍遠征伊兒汗國,
結果被伊兒汗國的大汗阿八哈擊退,後來阿八哈還乘勝追擊,洗劫了察合台汗國的重鎮布哈拉城。在海都之亂結束後,伊兒汗國和察合台汗國也因為領土問題經常打仗,但是沒有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的戰爭激烈。
十三世紀的亞洲地圖
由於和周邊國家戰爭不斷,伊兒汗國的外交達到了冰點,四周幾乎沒有一個和伊兒汗國關係融洽的王國,於是伊兒汗國的君主便採取了遠交的政策,不斷拉攏距離自己國土比較遙遠的國家。其中伊兒汗國和蒙古人在中國建立的元帝國之間的關係最好,甚至承認伊兒汗國是元朝的附屬國,伊兒汗國的新大汗登基的時候,還要得到元朝皇帝的許可。
伊兒汗國之所以和元朝關係不錯,
是因為兩個國家的統治者都是拖雷的後裔,有着割捨不掉的血緣關係,另外兩個國家因為距離較遠,也沒有領土的糾紛,所以直到元朝滅亡之前,兩個國家的關係一直都非常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