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婆是哪個朝代 被婆婆折磨的一年四季

黃道婆是哪個朝代,被婆婆折磨的一年四季。黃道婆小的時候,由於無依無靠,只得在一富貴人家做童養媳,鄰里都喊她黃小姑。在這段期間,黃道婆的故事可實在是艱苦啊,飽受夫家的折磨,日日都在幹粗活、重活,一年到頭都沒有個停歇,穿不暖也吃不飽,詩歌手指都長滿了凍瘡,簡直過着非人般的日子

黃道婆《天涯織女》張鈞甯劇照

春天來了的時候,有時候黃道婆犯了春困,一時倦乏未能及時早起,她的婆婆就馬上扯着她的耳朵,揪着她的辮子,一邊罵一邊狠心地把她從硬板牀上拉起來。夏季來臨,有幾天實在熱得不行,黃道婆累得快要中暑了,實在支撐不住就想要去樹蔭下乘會涼透個氣,這時要是被婆婆看見了,就會惡狠狠地衝到樹蔭下來,一棒頭將累得無力的黃道婆趕到田地裏去。

秋天來臨,天氣逐漸轉涼,黃道婆穿得不夠多,剛想把單衣翻成夾衣,只見婆婆一把將成捆的稻草塞至她手中,命令她趕緊搓繩,夾衣慢慢翻,等到下雪前都還來得及。直到冬季大雪嚴寒之際,全家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襖,而黃道婆卻還是單薄的一件夾衣,還沒等到她將夾衣翻成厚厚的棉衣,婆婆就將幾籮筐的棉花端到她面前,説現在才剛下雪並沒有那麼冷,雪融化的時候更冷,到那時再翻棉衣穿就行了。過了幾日,黃道婆終於將棉花都剝完了,想着終於等到烊雪翻棉衣了,婆婆卻説這會都出太陽了,再翻棉衣早已派不上用場,還是及時幹活吧。

黃道婆的故事就是過着這樣慘無人道的日子,飢寒交迫,一年到頭都在幹活,最終她終於忍無可忍,逃出了夫家的魔爪,尋求新的人生。

黃道婆哪裏人

黃道婆,被稱為布藝的始祖。那麼這麼偉大的一個女人出生在哪,到底怎樣的山水才能孕育出這麼好的人才,俗話説得好,山清水秀出人才,而黃道婆就生在人傑地靈的海濱地區。她出生在松江府烏泥涇鎮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家彙的華涇鎮,照現在來説也算是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了。

黃道婆書籍封面

黃道婆出生的時候,中國還是處在南宋時期,備受侵略,人們生活困苦,名不聊生。小黃道婆就是在這個時候降生在長江之濱,年少的她,因為戰亂,親人都相繼離她而去,留她一人在世上孤苦無依。但是小黃道婆很努力,也很勤奮,跟着周圍的相親努力勞作。下田,剝棉花籽,彈棉花,織布等能幹的,小黃道婆都努力學着去幹。但是由於年紀太小,經驗也不足,彈出來的棉花,織出來的布哪趕得上那些成年人。

在那個年代,成年的婦女即使有手藝也很難養活自己,更何況年僅十幾歲的黃道婆,沒辦法,黃道婆就只有去到富人家給他們當童養媳,每天做牛做馬的伺候一大家子人。那個時候的黃道婆已經深深的喜歡上紡織,整日有空就鑽研,但那個時候長江之濱的技術並不發達,小黃道婆也只能自己瞎鑽研。

後來由於難以忍受婆家的虐待,黃道婆出逃了。逃到了紡織業發達的黎族的部落,在那裏學到了很多技術,並且還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了改進,對以後推動家鄉的紡織業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黃道婆在黎族少數地區生活了三十多年,可以算那裏的一份子,但追本溯源,她的根還是在長江之濱。


黃道婆紡織技術

説到紡織技術,我們第一能想到什麼呢,小編想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浪漫故事,流傳了千百年還是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故事始終是故事,現實都是很骨感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在紡織技術上做出卓越貢獻的另一位“織女”—黃道婆。

黃道婆紡織塑像

黃道婆出生在長江之濱的一個困苦家庭中,日子本就難過,親人還相繼去世,對於年紀還很小的黃道婆來説,就是雪上加霜,沒有任何技藝或能力的黃道婆開始努力學習。但是要想精通技藝,都是需要多年的練習的,所以面對新學習紡織技術,黃道婆並沒能取得很好的成績,棉花彈不好,布也織不好,但是小黃道婆並沒灰心。一有時間便努力練習,鑽研。善於思考的黃道婆發現,現在人們都是用手一顆顆的剝棉花,太浪費時間,而且彈棉花的線就一尺多長,很多很多的問題,黃道婆認為都應該改進,但是苦於當時長江之濱的紡織技術並不純熟,黃道婆也找不出解決辦法。

後來因為一系列原因,黃道婆去到紡織技術發達的閩廣地區,學習當地的技術。當地的人毫不在意黃道婆是外面的人,把自己的技術悉數教給黃道婆。黃道婆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思考進行改進。在黎族的三十年裏,黃道婆的紡織技術已相當純熟,在家鄉安定下來後,回到家鄉將自己的這些技術傳給後人。

黃道婆功勞

絲綢是一種穿在身上很順滑的布料,但價格昂貴,在古時候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穿得起絲綢,平常人家大多數普遍穿以棉為原料織成的衣物。老百姓能褪下粗糙的麻布,穿上這種棉,就不得不得益於這位有着卓越貢獻的紡織工——黃道婆。她是中國紡織第一人,她傳承的紡織技術,推動了中國紡織技術的進程,黃道婆功勞非凡。

黃道婆紡織機實拍

黃道婆跟絲綢並無多大關係,她最大的成就還是在棉花上面。革新了手工剝棉花籽的方式,採用鐵棍碾壓,大大提高了速度,教人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她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織布養活自己,然後和紡織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生都在為紡織技術奔波。年少的時候為了學習到更好的紡織技術,搭船南下到技術好的閩廣地區。一個小姑娘,不懼危險,一個人跑那麼遠,只為學習到更好的技術,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能做到。後來皇天不負有心人,她學到了技術,而且帶着一份責任感,在家鄉需要她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回到家鄉,將自己的所學,全數教給當地的人們,並進行推廣。

為了提高速度,不再人力剝棉花籽,用軋棉機;改進了一尺長用手彈棉花的方式,運用彈棉弓,解放了人力,提升了產量;還改變了當時單一的織布,在布料上進行形式、花紋的改造,大大增加了布料的美感,使得棉質的衣物穿上既舒服又不失美感。紡織上的黃道婆功勞,沒人能不認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2 字。

轉載請註明: 黃道婆是哪個朝代 被婆婆折磨的一年四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