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項羽兵敗後應不應該在烏江自刎

楚霸王項羽兵敗後應不應該在烏江自刎

項羽應不應該烏江自刎?歷史給出的答案是項羽自刎了,但是在後人看來,項羽應不應該烏江自刎的答案卻備受爭議。在當時看來,項羽並沒有完全處在敗局。如果項羽渡過湘江,在江東養精蓄鋭,這天下或許就不會是劉邦的。

項羽畫像

再來看看項羽的性格,在霸王別姬的故事中,項羽自己都自身難保的時候,他還在想着自己的美人和駿馬怎麼辦,所以這項羽是個性情中人。而劉邦卻是不擇手段,為了天下自己的老婆孩子和父親都可以捨棄,在項羽抓了劉邦父親準備煮了的時候,劉邦不但沒有緊張,反倒想要分一杯肉湯來。可見劉邦這心狠手辣,而項羽最終在烏江自刎,也是放棄了自己戰勝劉邦這個小人的機會

項羽應不應該烏江自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項羽過人的軍事才能,在鉅鹿之戰中,項羽用兵如神,決策果斷,以少勝多。由此,項羽一時名聲大噪,在亂世中被推倒一箇中心位置。再加上項羽自身勇武有力的體格和民心,所以項羽只要渡過烏江,東山再起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項羽敗也敗在自己的年少成名,項羽征戰的幾年幾乎沒有打過敗仗,受到的挫折很少,所以他忍受不了自己的大敗。跟劉邦這種混跡於市井,最終得勢的人相比,項羽根本不是對手。他的自尊心不允許他失敗。在被逼到烏江邊上的時候,項羽自然知道自己還是有後路的,但是他卻認為自己氣數已盡,好勝的心也沒了。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項羽是楚國人

要説起項羽是楚國人,大概是沒人有異議的,因為項羽本人便自稱“西楚霸王”。但是仔細推究起來卻有很多疑問,很顯然項羽生活在秦朝,那時候楚國早已經滅亡了,怎麼還能説項羽是楚國人呢?

西楚霸王項羽

其實要説項羽是楚國人其實也有很多原因的,一是項羽的故鄉原本屬於戰國時期的楚地,項羽的爺爺項燕就是楚國的大將,而且秦朝建立的時候,距離楚國滅亡並沒有多久,當地百姓對秦朝的暴政感到深惡痛絕,因此更加懷念楚國的安寧和平,因此一直以楚國舊民自居,這一切都深深影響了項羽,因此項羽起兵的時候,就以西楚霸王自居,招募了大量的家鄉的江東子弟,而這些士兵也都以楚國人自居。

二是當時在秦末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中,很多勢力紛紛揭竿而起,而項羽作為後來者,剛開始並不起眼,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壯大自己的聲威,項羽借用了當時社會上一個有名的預言——亡秦必楚,因而項羽的軍隊在秦末眾多的起義軍中迅速脱穎而出,因而人們也就更加相信這種説法。

諷刺的是,項羽引以為豪的楚國人的身份,最後卻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後來項羽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劉邦在謀士的建議下,讓士兵在項羽的軍營裏唱起楚國的民歌,用來瓦解項羽軍隊的志氣,果然項羽一敗再敗,最後在烏江邊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

後世之人對項羽的功過評價是如何的

項羽是秦朝末年最著名的霸主,可以説在秦朝末年那個戰亂紛紛的年代項羽的鋒芒無人可比,項羽稱得上是秦朝末年的一代梟雄,但是這樣一個人現在來看也是功過分明的,項羽最大的功勞就是滅掉了強大的秦朝,而項羽的過錯也是比較多的,下面就簡單總結一下這位歷史上的霸主的功過。

項羽畫像

首先要説的是項羽的功,項羽最大的功勞就是滅掉了殘暴的秦朝,項羽滅秦可以説是人心所向。在殲滅秦朝主力的鉅鹿之戰中項羽稱得上是當機立斷殺掉了主將宋義,自己取而代之,如果不是項羽殺掉宋義,聽從宋義的領導鉅鹿之戰必定會結局不同,強大的秦朝可能還會維持更長的時間,正是因為項羽快刀斬亂麻迅速的殺掉了宋義,將所有的權利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才使得鉅鹿之戰可以迅速的殲滅秦軍主力,使得秦朝迅速的滅亡。這是項羽的功勞無可厚非。

説了項羽的功,我們還需要看一下項羽的過,項羽在秦兵投降之後為了避免秦兵在入關之後反叛,項羽將二十萬秦兵全部的活埋,從這裏可以看到項羽的殘暴,其實項羽歷來就是一個殘暴的人,在歷史上不止一次採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坑殺秦兵算得上是項羽的一大過。後來項羽入關之後一把火燒了秦朝的宮殿,大火連續燒了三天還沒有滅,項羽是痛快了,但是卻毀掉了那麼精美的宮殿,使得文明無法留存下來,這是項羽的第二過。


楚霸王項羽為什麼會定都彭城

項羽定都彭城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為了脱離楚懷王的控制,二是手下士兵歸鄉情切,三是天下形式所迫,四是地理經濟位置。這幾個方面構成了項羽定都彭城的主要因素。

定都彭城的項羽

項羽定都彭城原因一,項羽名義上還是楚懷王的下屬,上頭還有一個楚懷王,諸侯講究禮數,項羽如果想控制蜀國軍隊必需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楚懷王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為了控制楚地,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同一政權,項羽在彭城建都就是為了對付楚懷王,後來由於項羽的實力越來越強大,楚懷王的臣子紛紛投靠項羽。如果項羽不在彭城定都,無法鞏固既得權利。

項羽定都彭城原因二,項羽手下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楚人,都有着衣錦還鄉的想法,一個錦衣夜行就是對當時楚軍狀態最好的描述,思鄉情切,為了能夠籠絡自己的士兵,將都城建立在楚地能夠鞏固他在士兵中的地位。

項羽定都彭城原因三,項羽如果在關中定都,戰略上有函谷關可守,但是關中對於項羽來説是一個毫無根基的地方。楚地就是如今的江蘇地區,周圍是平原,看起來戰略地位岌岌可危,但是這是握在項羽手裏的。關中是劉邦打下來的,項羽定都關中就要背上不義的罪名。

項羽定都彭城原因四,楚地物產豐富,處在黃淮海平原,是當時天下最豐盛的地方,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定都彭城能夠為軍隊提供戰略物資。

項羽兵敗自刎的烏江在現在的哪裏

項羽兵敗垓下之後,逃到了烏江,當時河裏是有船伕願意帶他渡江的,但是項羽覺得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隨後便自刎了。而如今確實是有一個烏江,但根據歷史記載,卻不是項羽自刎的烏江,那麼項羽自刎的烏江在哪裏呢?

《鴻門宴》項羽劇照

關於項羽自刎的烏江在哪裏這個問題根據史料的記載推測來看,項羽自殺的烏江其實是長江西岸的烏江鎮。烏江在安徽和蘇州交界的地方,和南京相鄰,有着“金陵門户”之稱,自隋唐以來,習慣上把此段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稱為“江東”,同時在很多紀念項羽的詩詞中也有提到這這一稱呼。著名的南宋詞人李清照就有詩作,“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自己也説自己是無顏見江東父老,這裏的“江東”也就是三國時期,孫吳的政權所在地江東。

在中國的地域版圖中,長江在安徽蕪湖到江蘇南京的這一段成南北走向的地段,就是所謂的江東,也就是項羽自殺的烏江。當然也是因為歷史上有名的大英雄,西楚霸王在此自刎,所以從古至今,烏江都是有名的旅遊勝地,歷史上的名人墨客都曾在此弔唁項羽,寫下了很多流傳至今的名篇。直到現在,因為項羽的原因,烏江依舊吸引着很多的人前去參觀憑弔。

所以説關於項羽自刎的烏江在哪裏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江東烏江鎮這一段,並不是人們所認為的現在的烏江。

秦末西楚霸王項羽故里在哪裏

項羽故里原本有廟宇,有僧人看管。年年歲歲,直至清朝時的毀壞,最終僧人他遠去,廟堂損壞,就剩下一顆庭院中的大槐樹以及和因它而得名"梧桐巷"的幾棵梧桐樹。據説這棵大槐樹是項羽小時候所種。原本的樹幹死亡後來又從根部抽了新枝。

項羽故里

槐樹西北角有一塊石碑,“項王故里”四個大字熠熠生輝,唐朝時立此碑。當地人説,立碑處就是項羽的出生地。項家的門是向西,碑也就向西。

項羽故里得以重修是在20世紀30年代,國民黨軍張華棠師長率部到此,他積極提倡修復項王故里。除此之外,還在大槐樹旁建立了一座亭子,命名為"槐安亭"。還在院內建了三個廳,建了項裏小學,來維護古蹟。1935年,宿遷縣長張乃藩,又在原有基礎上擴建。邀請鄉紳商董舉辦菊花會,以饋菊賞金名義集資,建起"英風閣",項羽的傳記、詩文、相關的文獻等都陳列於此

在庭院四周,各種花卉、植物排列精緻。內裏更是雅俗共賞,院內芳香四溢,沁人心脾,項羽故里真是一處絕妙的觀賞之地。項王故里現在是江蘇省的重點保護景點,被江蘇省旅遊局定為江蘇省的主要名勝之一。不斷擴建,不斷整修,不斷充實。黨和政府還開引水、建山、栽培植物,美化環境。在其東面修復了廟宇,將項王故里目標建設為項裏公園以它獨特的姿態吸引更多的遊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05 字。

轉載請註明: 楚霸王項羽兵敗後應不應該在烏江自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