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分,史上最牛倒數第一火了,衡水中學火了,而“應試教育”再次躺槍,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而我想説的是存在即合理,誠然高考制度並不完美,但是直到現在它依然是寒門子弟或者説普通人擺脱命運枷鎖最公平的路。
正如很多衡中學生的心聲:我們拼不了資源和背景,所以我們只能拼命,而衡中模式給了我們一種可能,高考是唯一的機會,沒有退路可言。
考的分數高就是應試教育?分數低就是素質教育?NO!素質教育不應該成為分數低的遮羞布
很多人質疑衡中的教學模式,更多的是因為他們認為考高分就是被“應試教育”了。不能否認,過去的高考被稱為“背多分”時代,死記硬背也能得高分。
但是現在的高考不斷改革,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養立意,一張卷子囊括的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方式、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高考本身就是在考素質。所以,素質教育更多的是課堂思維方式的轉變,而高考只是一種檢測學習效果的手段。
普通家庭的學生考入名牌大學,未來更好就業,這是不爭的事實,每一個人的努力,都值得被尊重
《了不起的蓋茨比》裏説過:“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請記住,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優越條件。”
對於很多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説,因為高考,因為上了名牌大學,整個命運都會被改變,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都會改變,所以,他們只能拼命奔跑。
前不久,黑龍江考生趙桂寧,在以691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後,竟馬不停蹄的來到一家建築工地搬磚,為的是賺取學費,給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減輕負擔。
這樣一位讀書好,有孝心的孩子,竟被很多不和諧的聲音嘲諷,“暑假工就是浪費時間,不如出去旅遊多張見識。”看到這些評論,我只想説,如果有鞋穿,誰又想光着腳呢?
一個學校在乎升學率是沒有錯的,一個學生想通過努力考入更好的大學也是沒有錯的。用艱苦奮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無論是個人還是學校都不應該被嘲諷。
無獨有偶,和衡中一樣,一直飽受爭議的還有一所學校,便是我們熟知的毛坦廠中學,一座大別山裏的學校,這裏的學生大多是寒門子弟,但是成績傲然,很多人質疑這裏是把學生當成刷題機器培養,雖然辛苦,但是卻給無數寒門子弟帶來了希望。
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成為新晉中產的一員,學習和高考是他們走向美好生活的唯一手段,也是他們人生唯一的逆襲。
學習很辛苦,但並不痛苦,驚人的成績背後,與其説是被“應試教育”,不如説是學生高度的自覺。
衡水中學有句名言:“人生沒有寒暑假,人生不是學期制,沒有哪個僱主有興趣幫你尋找自我。”對於學霸來説,假期這是換了一個地方學習。所以,學習是很辛苦的事情,但是不應該是痛苦的事情。
痛苦和享受差的只是內驅力而已。教育家第多斯惠説,教育的本質是點燃,是激勵、喚醒和鼓舞。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決定自己生活的樣子。
而勵志教育是衡中教育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點燃學生對夢想的渴望,對成功的慾望,對知識的興趣。學校提出“課堂有四聲”,一是笑聲;二是讚美聲;三是驚歎聲;四是課堂有疑問聲。持續有效的積累,才能看到真正意義的改變。
不流於世俗,不甘於平庸,不止於優秀,努力做到更好,這就是追求卓越的精神。正如愛因斯坦説過真正的教育是,當你把學校所學的知識都忘記了,忘不掉的,留下來的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追求卓越的精神才是衡中想融入到孩子血脈的基因,指引他們未來更好的前行。
餘華在《活着》裏寫道:“沒有什麼比活着更快樂,也沒有什麼比活着更艱辛。”野花山間無畏盛開,悄無聲息,但它也能收穫遙遠他鄉的喜歡。普通的人,可以不普通。平凡的東西,可以不平 凡。即便不能活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至少努力過的人,都是自己最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