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7歲嫁49歲老頭兒,23歲守寡撐起整個家族,博士兒子如今家喻户曉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經典

胡適在《四十自述》中回憶起母親馮順弟時,寫下了這樣的話。
胡適母親:馮順弟
馮順弟是誰?17歲嫁“克妻”老頭兒,生獨子胡適
馮順弟,1873年出生於安徽績溪中屯,與胡適的老家績溪上莊是不遠的鄉里。
其父馮金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曾被太平軍掠去做苦力,臉上燙着“太平天國”四個藍色。作為戰亂的倖存者,馮父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蓋間像樣的房子,好給小兒子娶媳婦。他給女兒取名順弟,意思也很簡單,就希望順着再生個弟弟。
胡適的父親胡傳出生於1841年,比馮順弟整整大了32歲,那個年代大户人家三妻四妾雖説正常,但當年胡適父母的這段婚姻仍備受爭議。
胡傳,字鐵花,原名守三,人稱三大人,出身於當地茶商家庭,從小隨他的父親往來上海,見過不少世面。
胡適父親:胡傳
胡傳25歲考上秀才,本想繼續科舉,可後來太平天國的戰火粉粹了他的舉人夢,再後來他以研究邊疆地理為己任,走南闖北。
精明幹練的胡傳後來在河南當上了候補知州,之後官運亨通,先後在東三省、廣東以及台灣省任官職和做幕僚。
胡傳字跡
娶馮順弟之前,胡傳曾娶過兩任妻子,原配馮氏死於戰亂,沒有留子嗣,繼室曹氏留下了三兒四女,後來也死於戰亂。胡傳49歲那年回到老家上莊後,想找位健康的農村姑娘填房,但因為鄉下人都知道他是個“克妻命”,都不願意讓自己女兒送死。
後來他上街看上了馮順弟,這個女子面貌算不上美,圓圓的臉蛋,還有不少雀斑,但她頭髮極長,可以拖到地,胡傳非常滿意,於是他讓本家伯母星五嫂代他向馮金灶説親,馮家當時有三個孩子,二女一男,馮順弟是長女,父母給她取這個名字,一看就是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希望能生個男孩。為了改變家裏的貧困生活,長女馮順弟便同意了這門婚事。
兩年後,馮順弟與胡傳的兒子出生,當時馮順弟才19歲。這個兒子取名嗣穈,即大名鼎鼎的胡適。
生下胡適後,胡傳就去台灣任知州了,馮順弟不久帶着胡適去台灣生活了不到兩年,後來因為小日本計劃侵佔台灣,母子倆提前回到老家績溪,胡適在後來回績溪的路上廈門病逝他鄉。
當時胡適才3歲,23歲的馮順弟接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後,五雷轟頂,從凳子上仰昏了過去。
胡傳去世後,馮順弟以後母的身份成為胡家的當家人。
23歲守寡,“後母”當家
馮順弟當時當家有多難?
胡適後來文章中這樣寫道:“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作為當家的後母,胡傳大女兒比馮順弟年紀還大七歲,大兒子比她大兩歲,雙胞胎的二兒子和三兒子僅比她小4歲,要當好這個家,難。
胡傳死後,馮順弟當家照片
因為胡傳病逝的突然,胡家只能靠着以前胡傳存下的幾千兩存款利息支撐度日,還時常需要在上海的二哥接濟。可偏偏要命的是,胡適的大哥是個敗家子兒,他從小就大手大腳慣了,還吸鴉片賭博,樣樣都沾,經常沒錢了就把家裏的香爐等值錢的東西都給拿去抵押變賣,把家裏敗光了後,還在外面欠了不少煙債賭債。
每年除夕,這位大哥就逃之夭夭躲到外面去了,討債的債主們都提着燈籠來到胡家老宅,大廳的兩排椅子滿滿都是燈籠和債主。這樣的除夕夜,胡適在老家九年過了六七次。
因為是後母後婆,馮順弟的氣量極大,等討債的都走了,胡適大哥灰溜溜地又回來了,可是馮順弟從來不罵他一句。“因為是新年,她的臉色從來都不露一點怒色。”
因為是後媽、寡婦,年紀又不大,馮順弟自然受了哥嫂不少氣。胡適《四十自述》中曾記錄下了母親的艱難: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後母後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胡適的大嫂二嫂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喜歡打孩子罵髒話,時常説些尖酸刻薄的話刺激這個“後婆婆”,馮順弟從來都不跟兩個嫂子吵一句嘴,她總是惹不起躲得起,從不正面與這倆女人交鋒,更從不講傷人的話。因為極能容忍,胡適的嫂子們與母親居然沒有過公然相互打罵的情況。而母親的好脾氣,對後來胡適温潤如玉的君子性格影響極深:
“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胡適晚年特意不戴眼鏡拍照,懷念母親
馮順弟經常為了一家子的和睦,忍辱負重,逆來順受,但是難得的是她極講原則,絕對不接受人格侮辱。
胡適有個五叔,鄉下話兒講,是個“浪人”“二流子”,此人遊手好閒,喜歡泡煙館,搬弄是非。
有一次這個五叔在煙館又長舌起來,説馮順弟的家中有事總請某人幫忙,言外之意,她肯定給了那人不少好處。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這話傳到了馮順弟那裏,她居然委屈地大哭起來,請了家族的幾位本家,然後把胡適的這位五叔請來,當面質問給那個某人什麼好處了。最後,愛編瞎話的五叔只好當眾認錯賠罪,對於踐踏自己人格尊嚴的事情,馮順弟從來不妥協,她一定要講清楚。
這件事,胡適童年的印象很深,讓他從小就懂得做人一定要愛惜自己羽毛。後來胡適回憶母親,滿滿的敬意:
“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温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候也很有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慈母兼嚴父:好脾氣但有原則
馮順弟生胡適的時候,胡傳已經51歲,算是老來得子,他病逝前留下遺憾:“穈兒天資聰穎,應該令他讀書。”馮順弟之後的一生都為這句話而活。
胡適在三歲前,馮順弟就讓他認方塊字,大概認了一千字。
胡傳死後,馮順弟帶不到四歲的胡適回到績溪老家上莊,在胡適四叔的私塾裏唸書。當時因為胡適個子太矮,還需要大人抱到讀書的高凳上。
當時鄉村私塾的先生教學生都很刻板,就是讓他們自己照着書死記硬背,所以大部分學生讀私塾都不喜歡私塾先生,馮順弟為了讓胡適讀私塾能真正學到東西,她做了件極拉風的事:本本分分的她,為了兒子,居然走起了後門兒,給私塾先生塞了不少紅包。
胡適第一年讀私塾,學費是2塊大洋,但馮順弟出手就是6塊大洋,此後每年遞增,胡適在老家讀書9年,最後一年他的學費已經漲到了12塊大洋。
馮順弟只所以走後門塞錢,是因為她不希望兒子讀書不求甚解,她想要先生專門給兒子開小灶兒,她要求先生能為兒子講書,每讀一個字,就必須講一個字的意思,每讀一句話,就必須講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母親的這個做法,讓胡適從小就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基礎。9歲的小胡適就能看《水滸傳》,這些書為為他的“兒童生活史上打開了一個新鮮的世界。”他不但能把書“看進去”,還能把小説用績溪老家話“講出來”,因為胡適原名嗣穈,小小年紀的他小被夥伴兒們叫作“穈先生”。
胡適小時候
胡適小時候,母親還有一個早起的習慣。經常天不亮馮順弟就早早坐起來,然後把胡適也叫醒,讓他講講昨天做錯了什麼事,説錯了什麼話,然後要認錯,並記得好好讀書。馮順弟沒有文化,但她每日一次的早起,有點“三省吾身”的意思,然胡適受益匪淺。
經常馮順弟還會利用這個時候跟兒子講到父親胡傳:“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丟他的臉)。”
等做完開導,天也就亮了,馮順弟這才給胡適穿好衣服,催他去私塾念生書,等先生檢查完生書後,胡適才能回家吃早飯。
因為從小沒有父親,馮順弟既是慈母又是嚴父,如果胡適犯得是小錯,就等到第二天早晨起來讓兒子自己反省,如果錯誤較大,當天晚上,她就會關起門來教訓。
胡適在美國留學的時候,胡家已經家境窘迫,為資助胡適讀書,好幾次馮順弟不得不變賣掉自己的首飾。
有一次,馮順弟得知鄉鄰大户人家宋煥家道中落要減價變賣家中藏書,當她知道其中《圖書集成》是兒子一直夢寐以求的寶貝時,她借貸80塊大洋為兒子買下此書。80塊大洋是什麼概念?當時北京一套四合院房子不過二百塊大洋。
青年胡適留美時期照片
後來胡適知道真相後,在《留學日記》中寫道:
“得家書,敍貧狀,老母以首飾抵借過年。不獨此也,宋煥家有《圖書集成》一部,今以家貧,願減價出售,至減至八十元。吾母知餘欲得此書,遂借貸為兒子購之。吾母遭此窘狀,猶處處為兒子設想如此。”
想來胡適在美國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必是心如刀割。
胡適13歲時,馮順弟送兒子去上海讀書。她不讓兒子學徒經商,她讓他做學問當學者。
到上海後,胡適先後進入梅溪學堂、澄衷學堂和中國公學學習。6年後,胡適考取庚子賠款官費赴美留學,年僅19歲。
庚子賠款留學生,胡適(立者二排左一)
因為行程全部由政府決定,胡適赴美前沒能回老家與母親告別,這一走便是七年,七年留美,母子靠通信聯繫。
1913年的時候,馮順弟得了一場重病,她很擔心自己會一病不起,專門去相館照了照片,她囑託家人:“我若一病不起,你們絕不可將此事告訴我的兒子,仍要請人按月寫信給他,做出我還活着的樣子。待他回國時,把我的這張照片給他看,就如同見到我本人一樣。”
胡適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讀農科,一年半後改讀政治、經濟,兼攻文學、哲學,後赴紐約哥倫畢業大學攻讀哲學。1917年7月,胡適從美國學成回國,被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聘為教授。
這個兒子,終於沒讓母親失望。
兒子的婚事:一定要娶江冬秀
胡適的一生最怕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母親,另一個就是他母親認定的女人江冬秀。
悍妻江冬秀與胡適
胡、江兩家都是當地的大户人家,相距只有幾十裏地,分佈屬於今天安徽的績溪縣和旌德縣。
江家是旌德縣的名門巨族,江冬秀的外祖父曾位至翰林,曾外祖父曾中過探花。胡家世代務農經商,論家世其實要比江家弱很多,胡家到胡適的父親這一代才開始讀點兒書,胡傳還五十來歲就死了。
所以,一開始定這門親事的時候,馮順弟還擔心“門不當户不對”。
但是,有緣的人註定會相遇。
江冬秀的舅母是胡適的姑婆。1904年春,胡適和母親去外婆家,恰好江冬秀母親也在馮家做客,她一眼就看上了長相清秀的胡適,認定這個孩子做自己的女婿,然後託胡適的族叔做了媒。
馮家當時家道中落,孃家又不給力,這時候如果能攀上江家這個近族的親家,那自然是好事。但是當時徽州鄉下有個習俗“寧可男大十歲,不可女大一春”,根據十二生肖,胡適屬兔,江冬秀屬虎,江冬秀正好比兒子大了一歲,並且“虎”還吃“兔子”。馮順弟怕兒子吃虧,犯了愁。
最後她又是請算命先生“合婚”,又是親自到佛像前占卜,沒想到結果都是“金玉良緣”。放下這塊石頭後,馮順弟這才做主,在胡適13歲那年定下來這門親事。
訂婚後胡適就去上海求學了,江冬秀家世雖好,但是因為家族重男輕女,不僅纏了小腳,而且沒上學不能讀書識字。後來胡適在外面求學,學習了新文化,有了新見識,想起家長小腳的未婚妻,每次都心裏堵得慌:
“有時想起自己的未婚妻不識字, 還裹着一雙小腳, 心中便 十分不滿。”
他在給母親的家書中多次提到 “令兒婦讀書”的話, 還建議江冬秀放開小腳, 變成中腳。江家以為胡適 有了意見, 嫌冬秀沒有文化, 擔心胡適毀約。馮順弟也怕兒子變心, 失信了江家, 就決定把婚事辦了, 她多次催胡適回家。
1907年的時候,胡適患了腳氣病,不得不回家休養,他在家住了兩個月,馮順弟想把婚給結了,胡適實在不願意,但是母命又實在難違,所以就只能拖。
拖到第二年,1908年秋,馮順弟給兒子準備了新房,江家也準備了嫁妝,但胡適死活不情願,又用拖的辦法,逃過了一劫。
自從胡適13歲去上海求學,江冬秀就常常以未來兒媳婦的身份到胡家來幫婆婆忙,深得馮順弟的喜歡。胡適看不上小腳文盲的江冬秀,就只好能拖一天是一天。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1910年夏,胡適考取了清華大學第二次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然後9月份就去了美國,一去就是七年,他和江冬秀的婚事也就又拖了七年。
在美國,胡適見識了西方開放的兩性文化,但他反而又開始讚揚中國的“包辦婚姻”,留美的前四年,胡適沒有去過女生宿舍,他孤單的時候曾寫過一首《胡蝶》的小詩:
“兩個黃蝴蝶, 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 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 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 天上太孤單。”
距離果然產生美,胡適與江冬秀的感情升温,真正萌芽於1911年。
1911年5月20日,胡適給江冬秀寫了第一封信,信上説,他企盼江冬秀能給他親自回信。
江冬秀收到信後激動得不行。可是問題來了,那時候江冬秀識字不多,幾乎是文盲。自己回信?太難了!但是,好強的她又不想讓人代謝湊合,所以練了好長時間的字。
終於1916年1月,胡適收到了江冬秀的回信。胡適《留學日記》中是這樣寫這封信的:“信全部不滿八行字,全無要緊話”。
但就是這兩封信,讓胡適和江冬秀的感情,開始直線升温。這一晚胡適在日記中激動地捫心自問:
“我不認識她, 她不認識我, 我總常念她, 這是為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晚年的胡適才明白原因:
“自己對江冬秀的感情,原來是抱着對母親盡孝的一種觀念進行的,它是崇高的,也是無償的。”
這就是為什麼,在胡適一生的那些個女人中,唯有不漂亮沒文化的江冬秀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只有這個女人,與胡適母親馮順弟有着根深蒂固的關係。
第一封信後不久,胡適又專門請人給他拍了“室中讀書圖”寄給了江冬秀,江冬秀收到照片後放在梳妝枱,每日都要看。
一次馮順弟聽到傳言,胡適在美國另討了老婆,她着急壞了,託人趕緊寫信給兒子,胡適立馬回信安慰她:
““兒對於兒之婚事並無一毫怨望之意……兒若猶 存怨望之心, 則真成不識事勢, 不明人情, 不分好歹之妄人矣。”
胡適還寫信勸江冬秀不要着急:“西方男女結婚大多在30-40歲間,我們才25-26歲,有的是時間。”
1917年夏,胡適美國回家探親,他提出要見江冬秀一面,江冬秀激動得要命,晚年她這樣回憶這次見面:“想見他又不敢見他,因而躲在牀上哭泣,裝病。”
於是本來是安排好的“男人想看女人”,最終成了“未婚新娘子想見新郎官”的囧事。情商爆棚的胡適,臨走寫了一張紙條,暖爆了:
“我本不應該強迫你見我,是我一時錯了。”
從江村回到上莊,大家問胡適見到新娘了沒有,胡適很滿意:“見了,很好。”
同年,胡適學成歸國,成了“洋博士”,在北京大學成了教授,終於可以光宗耀祖了,也是這一年的冬天,27歲的老新郎胡適從北大回鄉完婚,娶了“大齡剩女”的江冬秀。
胡適江冬秀結婚照
守約13年,終於等到了圓滿。胡適結婚那天,馮順弟高興得説不上來話,就只是高興得掉眼淚。新婚蜜月未滿,胡適就丟下28歲的新娘照顧母親,自己先返回北京了。胡適回京不久,江冬秀就懷孕了,1918年初,她從老家去北京,到了胡適身邊。
兒子學業有成,已經成家立業,如今又有了後代,操勞了一輩子的馮順弟終於可以無牽無掛地鬆口氣了。1918年11月,馮順弟在老家病逝,她從發病到去世,僅僅十幾天,以至於胡適和江冬秀都還沒有趕回來見她最後一面。
後來,回想母親勞碌奉獻的一生,胡適悲痛欲絕、愧疚至極,他在《先母行述》中寫道:
“生未能養、病未能侍,畢世勤勞未能絲毫分任、生死永訣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慘痛、何以如此!”
胡適何其幸運,擁有馮順弟這樣好性情明事理的好母親。無法想象,如果沒有馮順弟,沒有耀眼的胡適,民國的天空將會是多麼的寂寞!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