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份文件帶來4個問題,幼兒園不教小學知識,家長還會煩惱嗎?
大部分家長都支持學前階段不教小學內容,但也有4點擔心:公立vs私立、學前vs小學、自己vs別人、家長vs孩子。日前,《學前教育法(徵求意見稿)》面世後,大家主要糾結的地方,無非就是這些。
一、公立vs私立
對於家長來説,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就像是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對公立幼兒園來説,不教小學的文化知識其實並不難。畢竟都是體制內統一管理,一紙行政命令下去,還是非常容易落地的。
但是私立幼兒園呢?除了我們經常見到的普惠園之外,收費比較高的私立幼兒園,基本上都會或多或少教一些小學所學的知識。這麼做不僅僅是要讓家長們覺得學費交得值,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進了小學之後,在低年級成績都挺好,這對私立幼兒園的招生宣傳有好處。
二、學前vs小學
上學之前不教小學的文化知識,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對家長來説並不是這樣的。教育這件事貫穿人的一生,幼兒園畢業肯定要上小學,解決了幼兒園的問題,還要考慮小學銜接的問題。
幼兒園到小學是非常重要的過渡階段。一是幼兒園的環境與小學的環境差別比較大,二是進入學校的集中學習模式,對孩子來説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有些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在教學的時候,為了加快進度,希望孩子們在學齡前掌握一定的基礎,這樣教起來會容易很多。老師對於孩子們的評價、孩子們之間成績的比較,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壓力。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家長們就會想辦法讓孩子在上學之前,學到一些小學的知識。
三、自己vs別人
有一個詞大家都聽過,叫做“別人家的孩子”,這個詞語説的是有些孩子特別優秀,自己家的孩子遠遠趕不上。這個詞也折射出部分家長的心理,那就是家長們總是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比較是焦慮的來源之一。如果別家孩子上學前不學小學知識,自家孩子也不學,或者説絕大多數的孩子都不學,那很多家長也就放心了,覺得不會被別人落下。但如果身邊有很多人在學,自己家的孩子沒有去學,那種説不出的惶恐立刻就湧上了心頭。
四、家長vs孩子
有句話叫做: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兒。這句耳熟能詳的話經常出現在課堂上,也經常出現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經常會用這句話教育孩子,但在孩子的學習當中,家長真的可以袖手旁觀嗎?
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心智還遠遠不夠成熟,自控能力比較缺乏,邏輯思維也不夠縝密。這個階段,老師很難跟孩子進行平等交流,所以孩子的學習出現了問題,第一時間一定會找到家長。
一個班上有很多同學,老師沒法幫每一個孩子的家長分析孩子學習出現問題的原因,大多數時候只能表達現象,比如哪一個科目、哪一些知識點掌握得有問題。而家長不是老師,對於教育原理和學科知識並不清楚,碰到這種情況就難免頭大。
以上這種矛盾,似乎通過在上學之前學習一定的文化知識,就得到了圓滿的解決,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的,對嗎?
最後總結一下:公立vs私立、學前vs小學、自己vs別人、家長vs孩子,解決了這四個問題,“上學之前不學小學知識”就落地了,你同意嗎?來評論區聊聊吧。
關注我,幫你帶好家中神獸,助你規劃錦繡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