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建,從“心”出發

“兒子以前乖巧聽話,但上了初中後,表現得特別叛逆。在疫情期間,天天手機不離手,白天上完網課後,就花五六個小時的時間打遊戲,直到深夜才肯休息。我們又是沒收手機,又是拔斷網線,可都不管用。孩子還是想方設法地拿到手機玩。一跟他講道理,就把自己關在屋裏,不讓我們進去……”日前,“87525525”電話鈴聲響起,一位心焦的母親向濟南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求助。

這是濟南市學生心理關愛熱線,可滿足3人同時撥打,熱線24小時開通,它的一端面向全市學生和家長開放,另一端則由濟南市教育局聘請4名專職心理諮詢師負責熱線接聽。“這位媽媽覺得,自己為孩子提供衣食住行,孩子就應該和企業員工一樣,拿了錢後聽話辦事。但教育孩子不同於管理員工,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的自我意識也會越強烈,不能一味採取打壓管控的方式。家庭教育既要有原則,也要有温度有愛。面對手機成癮,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強制地沒收手機,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中心工作負責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石於喬表示。

“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學生的確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石於喬説,該熱線自6月23日開通以來,每天約有20通諮詢電話打來,共接聽諮詢電話839個,總時長12589分鐘。其間,有的家長甚至失聲痛哭,經過一段時間平復才能表達訴求。孩子學習問題、青春期的叛逆、親子衝突往往是家長來電諮詢的重要內容,而孩子們的傾訴往往也涉及學習壓力、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問題。中心根據孩子和家長反映較集中的問題,同步濟南市微信公眾號發佈“熱問優答”系列文章,為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心理諮詢師還接到了5起“危機電話”,均為情緒激動的孩子打來,在電話中流露出自殺傾向。“我們耐心地傾聽孩子們傾吐心聲,對孩子表達最真誠的理解和認可,待他們心情平定後,再教授情緒危機時自救的方法,幫助他們疏導化解心結。與此同時,工作人員也積極瞭解孩子的個人信息,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到學生家長及就讀學校的老師,共同保障了學生的生命安全。”石於喬表示。

強化全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今年濟南市教育局的重點工作。為此,當地還從全市直屬學校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中遴選出42位心理諮詢師協助熱線接聽。後期根據工作需要,這個優秀的心理諮詢師隊伍還會不斷壯大。此外,濟南市今年新建濟南市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首批從高校和醫院聘請的18位專家,參與並指導全市學校心理健康的宣傳教育、項目建設、專題培訓、危機干預、公益諮詢、學術交流等重要活動,後期將繼續遴選聘請更多優秀的心理工作者加入專家名單。

“今年,全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覺察接納,涵育未來’為主題。”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聚焦學生、家長、教師三類主體,他們將通過組織專題研討、系列心理體驗活動、家長公益課堂、生成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微課資源、開展心理教師支持培訓等不同層面的活動。幫助認識自身的優點和不足,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嘗試改變自己,獲得更好成長;幫助家長接納現實的孩子,在高質量的陪伴和有規則的養育中讓孩子學會愛和負責,大道理一定不能走在關係之前;幫助教師看到不同孩子的需要和價值,在自我整合與成長中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教育,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精準施策,解決問題。

來源:大眾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2 字。

轉載請註明: 家校共建,從“心”出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