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俗話説唇亡齒寒 南宋為什麼還要聯合蒙古滅掉金國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經典

今天趣歷史小編給大家帶來宋蒙滅金,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宋朝南渡以後,為了收復國土,曾先後發動了三次收復失地,抗擊金國的戰爭,不過都沒有成功。不過,金國其實也把南宋沒有辦法。總之,兩個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處於相持的態勢。

(偏安一隅的南宋)

不過,正當南宋和金人的戰事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北方的另一個彪悍民族蒙古人正在悄悄崛起。

蒙古人和金人有世仇,金人不但將蒙古大汗鐵木真的先祖俺巴孩汗,釘死在“木驢”上。還數十年貪得無厭地掠奪蒙古的財富,並採用所謂“減丁”的辦法屠戮蒙古人。因此,蒙古人對金恨之入骨。

所以,鐵木真從1205年開始,對金人發動戰爭。持續十年的戰鬥,打的金人丟盔棄甲,狼狽不堪。至1215年,金人被迫遷都汴京(開封)。

1233年,蒙金進入最後的決戰。在三峯山之戰中,蒙古人全殲金兵主力。金人尤作困獸之鬥。於是蒙人派使者邀請宋廷聯合滅金,南宋皇帝理宗趙昀在權衡再三後,答應了蒙古的請求。

在聯蒙或聯金的問題上,宋廷也曾非常猶豫。

一是金哀宗曾向宋理宗明確提出 “唇亡齒寒” 的道理。二是宋朝內部意見並不統一,有主張聯蒙的;也有主張助金的;還有提出作壁上觀的。宋臣衞涇就提出:“一弱虜滅,一強敵生,猶未足以為喜也。”

(驍勇善戰的蒙古兵)

但為何最終宋理宗還是決定聯合蒙古滅了大金呢?我覺得主要有這些原因

第一,當時的形勢迫使宋朝聯合蒙古。

蒙金經過三峯山一戰,金國滅亡已成必然。之所以蒙古人向宋理宗發出邀請,一是蒙古人確實糧草不濟,需宋支援。二是蒙古人算定,此時的宋廷一定會示好蒙古,避免自己立刻成為下一個被滅的目標。三是宋理宗也想做個順水人情,期望宋廷獲得喘息之機。

第二,家仇國恨迫使宋蒙聯合。

自從金人擄走徽宗父子,徽宗父子客死他鄉後,這個血海深仇,就一直埋在宋朝歷代皇帝心中,趙昀竭力想洗刷這個奇恥大辱。加上宋朝大片河山被金人佔領,還要年年納貢。眼看復仇機會就在眼前,宋理宗不想再被人奴役,不想再忍氣吞聲。

第三,宋理宗缺乏戰略眼光。

一是宋廷在自身還不足以抵抗金人的情況下,中斷了對金的納貢。宋臣程珌、汪綱認為:“歲幣之數,不為不厚,足以募勇敢,足以旌戰功。自今以往,邊防於此取辦,國威由此復振。”於是,宋廷遣人向金人轉達了“請減歲幣如大定例”的願望。被金人“以本自稱賀,不宜別有所祈請”為由拒絕。後來宋廷還是以各種理由不再納貢。由此,金人惱羞成怒,派兵大肆掠奪宋朝財富。

(繁盛時期的宋朝)

二是宋廷錯誤地估判了金國的形勢。在金國南遷之時,宋廷就認為金人已是強弩之末,朝夕之間就會被蒙古滅亡,但金人居然堅持了二十年之久。如果此時宋廷對金施以援手,必定造成蒙、金、宋三國鼎立之勢,金人斷不至於這麼快就完蛋。宋朝也可修生養息,以圖東山再起。

三是宋理宗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忘記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古訓。此時的宋理宗,應該理智地研判形勢。宋金雖有世仇,但也當以國事為重,報仇之事宜緩圖之。

正是宋廷的錯誤決策,養虎為患。終於在至元十三年,蒙古忽必烈的軍隊攻佔了南宋都城臨安。至元十六年,隨着崖山海戰失敗,南宋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