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一點,拯救一個已經放棄的孩子就不再困難了

生活中往往存在一種孩子,在成年人的眼中,他們或頑劣、或怠惰、或惹是生非、或不思進取……非常讓家長或教師頭疼,對於他身上惡劣的品行或習慣在屢次的教導努力收效了了的情況下,成人幾乎絕望到了放棄的邊緣。相應的,在成人一次次冷嘲熱諷或無意中流露的鄙夷裏,這種孩子自身往往也放任自流,更加怠惰或者更加惹是生非,幾近於自暴自棄。

難道真的無可救藥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沒有自暴自棄的孩子,只有不正確的教育方法。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因為不同的遺傳基因,不同的後天環境教育而稱為不同的個體。但我們成人往往以相同的視角,相同的標準來衡量完全不同的孩子。在一刀切的標準之下,在比較中,矛盾產生了。如果我們硬要以數學家的標準來衡量音樂家,硬要以作家的標準來衡量運動員,那麼後者肯定將是非常糟糕的。這不是個笑話,這種事幾乎每天都發生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活動中。

沒有人天生就自暴自棄!

對優越感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也是造物者賦予生命進步的基本動力。那些看似自暴自棄的孩子對優越感的慾望一點都不會比其它孩子少。只是在我們成人眼裏得不到肯定之後,在不斷的譴責失望之中,選擇了自暴自棄。繼而以另外一種方式發泄出來。尋找突破口,來獲取成人的注意或掩飾自己的自卑。

一個孩子可能不被稱為數學家,但他可能在體育方面很突出。我們成年人不應該輕視兒童成就的任何方面。它應該被視為教育的起點,鼓勵孩子們在其他方面找到改進的方法。如果我們從一從孩子的一個優點出發,用他的成績激勵他繼續努力,讓他相信我們在其他方面也能取得同樣的成功。我們需要做的是幫助兒童克服人們設置的障礙。之所以會出現這些障礙,是因為成年人把分數和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孩子的標準,而不是把最終的教育和社會目標作為標準。

感謝造物主賦予我們對優越感追求的本能,這種力量是終極的,認識並善用這一點,一定可以走出自暴自棄的窠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87 字。

轉載請註明: 知道這一點,拯救一個已經放棄的孩子就不再困難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