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故宮博物院自今日起有序開放

實行預約、錯峯、限流參觀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故宮博物院疫情防控期間開放示意圖

2020年,故宮已經600歲了

這個中國人最驕傲的建築羣

在數千年漫長的演變中

宮殿建築是如何一步步

變成如今最強的歷史名片呢?

01 故宮是怎麼設計的?

《周禮·考工記》有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

宮殿建築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

基本遵循這一規制,但又因地做出少許變化

逐漸衍生出更多的設計理念

前朝後寢

朝就是 朝堂,寢就是寢居

前朝後寢則規定了

帝王舉行朝會的建築在前

帝后起居生活的建築在後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模型製作:陳三歲

故宮從乾清門為界

前方是三大殿為主的建築羣

用於舉行上朝治政,舉行國家大典

這就是 前朝

乾清門後是後三宮為主的建築羣

用於皇室家庭生活

這就是 後寢

左祖右社

“左祖右社”來自《周禮》,又稱“左廟右社”

在宮殿左邊建皇帝的祖廟——太廟

宮殿右邊建土地神和糧食神壇——社稷壇

每年固定日期在太廟和社稷壇舉行國家大典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現今故宮宮殿的左前方是皇帝的祖廟

稱之為太廟,這就是左祖

故宮宮殿的右前方

是皇帝祭祀土地神和糧食神的壇廟

稱之為社稷壇,這就是右社

左祖右社的佈局形式體現

正是王朝的政治觀念

中軸對稱

中軸對稱的佈局

是宮城建築佈局重要特點之一

指的是宮廷建築羣中

重要建築排列在中軸線上

次要建築排列在中軸線兩旁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北京故宮中軸線排列着

午門、三大殿、後三宮等重要建築

文華殿、武英殿、東西六宮等

排布在中軸線主要建築兩側

而在每一個宮殿的院落中

也是嚴格按照中軸線佈局

宮門,前殿、後殿依次排列

在院落的中軸線上

配殿則分佈在兩側位置

中軸對稱佈局建築的從屬關係明確

體現當時皇權的至高無上

和宮殿的尊嚴華貴

除了上述的三項宮殿設計理念外

其實還有包括

三朝五門、法天象地、陰陽禮制等諸多思想

都影響着宮殿建築的佈局方式與細節形制

02 故宮的前輩都有誰

在最開始 “宮殿”並不只屬於皇帝

普通人的房子也稱為宮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宮殿一詞才專屬皇帝了

舉行典禮儀式或處理政務的建築叫成“殿”給皇帝生活起居使用的建築叫做“宮”

大房子——原始公共建築

新石器中晚期

原始聚落都有中心廣場

廣場上的建築總有個最大的

考古學家稱它是“大房子”

大房子被其他小建築包圍

它的建築規模與工程質量最高

用來給弱勢人羣居住和聚落集會

在中國的半坡、姜寨等遺址中

都發現過“大房子”

這是距今所知最早的公共建築

後來社會階級分化

人們的房子也開始變化

普通人和奴隸們住進了

更原始的穴居、半穴居建築

而統治者們則住進了高大華麗的建築

原本公共福利的大房子被統治者據為己有

慢慢變成了宮殿性質的建築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宮殿遺址

具體屬於夏朝還是商早期在學術界還在爭論

二里頭宮殿建築羣由一圈廊廡環繞

是一個東北缺角,100米見方的院落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二里頭宮殿建築復原模型

前方是門廡,中後部為主要建築,東北角為廚房

四周迴廊有內廊與外廊

門廡建築一共四座房間

房間大小不同,是守門人的棲身所

二里頭遺址的功能在學術界

仍有朝堂、王宮、宗廟等眾多猜測

秦咸陽宮

戰國時的秦國都城就已在咸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實現統一

每攻破一個諸侯國

秦始皇就會仿造諸侯國的宮殿

這使得咸陽宮的規模

在秦始皇和秦二世時期不斷擴大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復原依據《秦咸陽宮第一號遺址復原問題的初步探討》

根據考古,咸陽宮建在高且平的北陵上

象徵天帝紫微宮與銀河的渭水穿城而過

宮殿整體為凹字形都是土木混合的高台建築

兩側建築有飛閣複道與主殿相連天人合一的選址思想與高大宏偉的宮殿形象

體現了秦始皇對神仙思想的無盡追求

漢未央宮

這是大漢帝國的第一座宮殿羣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羣之一

漢高祖七年時由蕭何監造

建設在長安西南的龍首原之上

時人又叫“西宮”

古籍記載未央宮殿堂不下40座

總面積約5平方千米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未央宮為中國兩千多年的宮城建築奠定了格局基礎

而後的新莽、西晉、前趙、前秦、

後秦、西魏、北周等多個朝代

也繼續使用未央宮作為理政大殿

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

存在時間最長的宮殿建築

漢建章宮

漢太初元年因柏梁殿焚燬

大臣勇之向漢武帝進言修建新宮

漢武帝便下旨在長安城外、

未央宮以西修築建章宮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建章宮與未央宮、北宮有飛閣輦道相通

除大殿外,更有虎園、獅子園圈養動物

也有太液池、蓬萊三山等

來滿足漢武帝的仙居追求

至此建章宮、未央宮、長樂宮、桂宮、北宮

在長安城中組成龐大的宮殿羣

在漢武帝時期掀起了

秦始皇之後的宮殿營造高潮

其理念卻依舊追求着未變的神仙思想

唐大明宮

唐初宮殿為隋大興城改建的長安城

後因主殿太極殿低窪多雨,不宜居住

貞觀八年

李世民為父親李淵建永安宮

唐高宗時將永安宮重建,改名大明宮

從此取代太極宮成為鼎盛大唐幾百年的政治中心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大明宮平面為不規則長方形

中軸線綿延數里將宮中的

含元殿、宣德殿、紫宸殿等串聯

左右翔鸞與棲鳳等門、殿大體對稱

大明宮的中軸對稱,三大殿制、宮門形制等

對中國後期宮殿建築佈局及形制

產生了最直接的範本影響

直至清代宮殿依舊延續着這樣的佈局方式

明清故宮

如今我們説的故宮指故宮博物院

也是明清時期的宮殿——紫禁城

明永樂四年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

以南京故宮為藍本

用時十四年建成北京城和紫禁城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模型製作:陳三歲、魚豔天

清入關後繼續沿用了明代紫禁城宮殿

如今也有很多建築是明代建築改建或增建

甚至很多宮殿依舊是明代的

宮殿的總體佈局方面基本未有改變

明清故宮是現今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羣

除了上述的宮殿

歷史上還有很多宮殿都是推動

我國宮殿建築發展的里程碑

03 故宮有什麼?

故宮有什麼來頭?

明太祖朱元璋一統天下後

在南京建紫禁城

後因皇太子薨,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朱棣發動“靖難之變”趕走了侄子建文帝

自己當上了明成祖

永樂四年與近臣密議遷都

開始建造北京紫禁城

北京的壇廟、宮殿、門闕等等

都以南京紫禁城為樣板建造

經過長達11年的準備及3年的建造

於永樂十八年 明王朝正式遷都北京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故宮的建造緣由 繪畫@肉丸張

北京紫禁城的建造集中了當時全國的能工巧匠,徵調二三十萬農民和部分衞軍做壯丁,木料多從四川、貴州、廣西、湖南、雲南等地深山老林採伐,石料從北京附近的房山、盤山等山區開採,採料運輸極為艱難。如木料要用雨季的山洪從山上衝下,經京杭大運河等江河運送至京城,石料在冬天時,在運輸沿途挖井取水鋪冰道運輸,夏天則用滾木。整個建造工程浩大,經十數年才完成。

清代宮殿繼續沿用明代建築

後歷經多次重修新建

修築規模雖然沒有明代宏大

但傳統官式做法經數千年積澱後

在清代達到極點集於大成

故宮有什麼建築?

故宮佔地78萬㎡,長約960m,寬約750m

建築有約15萬㎡

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得知

故宮有90多座院子、980座房屋

除了主要的前朝後寢宮殿

還有各類其他功能建築

前朝禮制建築

前朝根據佈局制式是承擔國家儀式的建築羣

最主要的是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等

他們被用來舉辦國家典禮和重要儀典

紫禁城的正門

位於正南,即正午太陽的位置,稱為午門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平面凹字形,門闕合一

城台正中為重檐廡殿頂的正樓

東西廡房和闕樓相互對峙

下有五個門洞,正中門洞為皇帝御路

兩側門及東西掖門供王公大臣行走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午門 攝影@ 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

在此舉行頒佈曆書或獻俘禮

注意午門從沒有斬首

明代倒是常有大臣在此被梃仗

殿

三大殿中第一座,也是最重要的一座

紫禁城中體量最大,高度最高的建築

皇權與政權的核心所在

用於舉行上朝治政,舉行國家大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19 字。

轉載請註明: 600歲的故宮,回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