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共創智慧教育新家園?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這場雲端對話“乾貨”滿滿

如何共創智慧教育新家園?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這場雲端對話“乾貨”滿滿

今天下午,備受關注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教育行業主題論壇在雲端啓幕。作為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今年的教育行業主題論壇聚焦“共創智慧教育新家園”,搭建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教育合作、交流平台。27位重磅演講討論嘉賓匯聚雲端,帶着對教育發展的熱忱初心、對教育未來的期許夢想,為聽眾們帶來了一場教育領域尖端對話的饕餮盛宴。

上海市副市長陳羣出席論壇並致辭。

人工智能+教育如何“提質增效”?這三對關係要把握好

伴隨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體系和教學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在此背景下,教育事業必將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釋放出更大的潛力和能量。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態勢下,上海和全國、全球多地一樣,都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學習,這客觀上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認識、加速了在線教育發展的步伐。

近年來,國家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優先戰略選擇,依託上海作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為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夯基壘台”。上海也走出了建設智慧教育新家園的探索路徑。上海堅持政策先行,在頂層設計方面不斷優化完善;上海堅持技術先行,在基礎設施方面形成重要保障;上海堅持人才先行,在教師素養方面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共創智慧教育新家園?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這場雲端對話“乾貨”滿滿

據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介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在線教育實踐探索,全市300多萬師生參與了居家在線學習,整體運轉平穩有序,學生、家長反響及社會輿論總體良好。可以説,這既是對上海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檢驗,更是未來人工智能時代在線教育新模式的預演。

談到如何使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提質增效”,王平建議要把握好三對關係。首先是在學生素養提升層面把握好“廣”和“專”的關係,既要抓知識普及,又要抓專業人才的培養。在教育形態層面把握好“線上”和“線下”的關係,充分利用線上和線下教育的各自優勢進行全面融合和整合設計,形成融合教學新模式,在治理能力層面,要把握好“術”和“道”的關係,一方面要從師生最關心的難點痛點出發,進一步找準切口,深入挖掘數據紅利,另一方面,也要審慎面對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帶來的一些侵犯隱私等風險挑戰,健全數據隱私保護機制和防護體系。

2020年3月,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佈《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教育部批准了215所高校開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同年開始,高中生開始使用信息技術新課標教科書,讓高中生掌握人工智能正確概念。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高文看來,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在於學科交叉。他認為,人工智能研究的重大突破將來自與多學科交叉,比如神經科學、物理學、數學、分子工程、生物學、語言學和心理學的相互交叉以解決複雜社會發展問題和重塑國家工業體系。此外,高文指出,倫理也是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中重要的一門課。

如何共創智慧教育新家園?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這場雲端對話“乾貨”滿滿

讓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變為現實

被稱為“PISA之父”安德烈斯·施萊歇爾通過OECD的研究調查發現,截至2018年,全球教育對現代技術的投入呈“井噴式”上漲,首當其中的是“虛擬實境(AR/VR)”技術,其次就是人工智能。據統計,全球高等教育院校對虛擬實境相關技術及設備採購金額高達180萬美金,對人工智能技術及設備相關的花費達80萬美金,這個數字預期在2025年將分別達到1260萬美金和610萬美金。

面對“AI+教育”的全新挑戰,施萊歇爾表示,人工智能能夠豐富創新教學手段,但並不能取代教師。在他看來,教育對新興技術的重視前所未有,技術的發展也為課堂的變革提供新的方向。他在對比傳統教學模式和一項圍繞人臉識別技術開發的課堂系統時提到,這項技術不僅能夠實時瞭解每一個學生的上課狀態,同時也能作為課後反饋為教師進一步開展教學提供借鑑。不過,施萊歇爾同時提出,人工智能並不能取代教師,技術“只有在使用的時候才是有用的”。他希望教育管理者不要一味地追求新技術而進行投資,更要關注應用新技術後課堂的實際效果是否為教師和學生帶來益處。

未來的智慧學習模式究竟會是什麼樣?上海開放大學校長袁雯向人們描繪了一個面向人人終身學習的智慧學境。在她看來,智慧學境應具有為學習者創建可過程記錄、可情景識別、可環境感知、可社羣聯接等功能,促進學習者便捷、靈活和有效地學習。她認為,智慧學境是構建全民終身教育新體系的智慧載體,將使“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成為現實。

如何共創智慧教育新家園?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這場雲端對話“乾貨”滿滿

人工智能時代,怎樣強化師範生的社會情感能力,尤其是與家長溝通交流、相互合作,實現家校共育?如何提升師範院校教師隊伍實施智能教育的能力?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麗、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華中師範大學校長郝芳華、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劉益春、陝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羣、華南師範大學校長王恩科齊聚雲端,圍繞這些問題,共議科技變革引發的師範類院校的轉型與跨越。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在線教育的熱潮,也催生了特殊時期的“空中課堂”。來自上海市區校、技術平台等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了全球疫情背景下在線教育的發展,解讀上海的實踐與思考,貢獻上海的經驗與智慧。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指出,上海春季學期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匯聚了各方力量,共創了非常時期的智慧教育新家園,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探討未來教育,也是立足疫情期間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的總結與思考,將創新、機器智能、智慧教育結合起來,共創信息時代的智慧教育新家園。

如何共創智慧教育新家園?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這場雲端對話“乾貨”滿滿


作者:王星

圖片:鄭逸潔
編輯:沈湫莎
責任編輯:顧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34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共創智慧教育新家園?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這場雲端對話“乾貨”滿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