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有多殘忍,曹丕有多温柔
東漢末年,長期形成了分裂的局面,曹魏以”禪讓“的形式取代了漢朝,統一了全國,結束長年的戰亂。什麼是禪讓呢?最早關於禪讓的記載是《尚書》中的《堯典》,主要是堯禪讓給舜的故事。禪讓的宗旨是傳賢不傳子,把天下交給德行更高的人。雖然從表面上看,漢獻帝主動讓位把皇位禪讓給曹丕,整個儀式具有非常強的表演性質,曹丕推讓三次才表示為了天下蒼生,“勉強”接受皇位。大家都非常清楚漢獻帝被迫接受的禪讓,曹丕本人在完成禪讓以後也説出了一句感慨萬千的話:“堯舜之事,吾知之矣”,意思是:堯舜禪讓的事,我今天搞明白了。
真實的禪讓
而我們在《竹書紀年》中看到:“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舜取得控制權以後就把堯給囚禁於平陽,然後取代了他的皇帝帝位,並且還不讓堯與他的兒子見面。我們在韓非子的《韓非子·説疑》記載:“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不僅僅是堯與舜,包括後來的桀等都是依靠武力奪取的政權,期間是非常血腥的。
古代王朝的更迭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暴力革命,比如劉邦、朱元璋等;另外一種就是禪讓。革命是我們近現代才用的詞彙,在古代被稱為命數已盡,是天命的改變。在儒家思想中,強調尊君,不允許臣子推翻君主這種篡逆行為。如果這個王朝失去了天命,失去了民心,那麼就可以按照“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就可以推翻暴君,順應天命。比如周武王推翻商湯,便具有‘“革命”的合法性。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也是因為“天下苦秦已久矣”,秦朝暴政逼迫大家的暴動,因此也具有合法性。
禪讓之後,漢獻帝被封為山陽公,允許有自己的封地,並且在自己的封地上依然保持漢朝皇帝的習俗,並且曹丕還説:“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相比於堯舜,曹丕的“禪讓”給後世建立了正面典範,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魏晉以及隋唐新王朝建立的時候,也採用了禪讓的形式。特別是宋朝的陳橋兵變,趙匡胤善待太后與天子,封后周天子柴宗訓為鄭王,十分厚待。
其實從董卓進京以後,東漢政權已經宣告結束,曹操後來控制漢獻帝,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遠征烏桓,統一了整個北方,政權獨攬,可以説完全具備取代漢獻帝的條件。但是我們看到曹操封魏王,加九錫(天子才使用的禮器),但是一直沒有跨出代漢稱帝的一步。現在很難説清楚,曹操是因為挾天子更容易號令天下,招攬人才;還是因為曹操自己因為忠君儒家思想作祟,無法邁過自己的人設。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
直到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以後,曹丕才行代漢的重要一步。上文描述,漢獻帝依然可以使用漢朝的名號,也可以擁有天子的行宮、祭祀等一系列權力。公元234年,漢獻帝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羣臣祭拜,以漢朝天子的規格予以禮葬。
兩漢一起共有400多年,雖然西漢末年王莽一度篡漢成功,但是很快又迎來光武中興。漢朝可以説對百姓的影響根深蒂固,即使混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依然很多人像劉備一樣,打着復興漢朝的旗號進行造反。甚至有些本不姓劉,卻把自己的姓氏更改為劉,顯示其合法性。比如西晉時期,匈奴人劉淵,他本是匈奴單于的後代,他自稱是漢朝的外甥,其實稱漢的目的也是為了籠絡漢人。還有巴氐人李雄,也把自己的政權稱為漢。
經過幾百年漢朝的統治,人們對漢朝的正統性已經根深蒂固。哪怕通過“禪讓”的形式,魏取代了漢朝,但是後世依然只認可漢朝。我們看到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人們依然習慣稱自己為漢,比如五代的後漢,本來和李克用一樣的沙陀人,卻稱自己為漢,其實大家都知道,漢朝扯不上半毛關係。
曹丕代漢之後,緊接着劉備開始稱帝,謊稱漢獻帝已死,這個理由騙自己還行。可是我們看到直到229年,孫權才稱帝,孫權據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富庶,當地百姓與貴族都認可孫權的政權,但是相對於魏和蜀漢,他缺乏稱帝的正當性與正統性。曹丕稱帝承襲了漢王朝的正統,雖然在表演上花費了很大的功夫,還是得到當時大部分人的認可。
劉備身份雖然存疑,但是一直以漢室宗親自居,並稱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在謊稱漢獻帝被殺害之後,理由倒也説得過去。但是我們的孫權就比較尷尬,在漢朝官僚系統中爵位也不高,僅僅是個南昌侯,而且為了對抗蜀國,甚至一度向曹丕稱臣。他的謀士曾經反對孫權稱王,他告誡孫權:“夫王位,去天子一階耳,其禮秩服御相亂耳。彼直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義也。”意思是説這個天子王位大家你爭我搶,沒有實際意義,我們江南百姓並沒有君臣的關係信仰。這一點觀察是沒有錯的,江浙地區對於政權更迭並沒有強烈的歸屬意願。孫權甚至喜歡更改年號,從黃龍、嘉禾、赤烏到神風等,孫吳對於政權的正統性,覺得都不如宗教迷信靠譜。
曹丕給禪讓開了好頭
為什麼説曹丕開了一個好頭呢,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奐禪讓給晉武帝司馬炎,曹髦因為一時的衝動,被成濟弒殺,但是我們看到曹奐卻獲得了善終,被封為陳留王,一直活到58歲。看看後世的禪讓,魏獻文帝拓跋弘禪讓給魏孝文帝之後,被馮太后毒死。
隋恭帝楊侑禪讓給李淵之後,第二年便被殺死,而且李淵還給楊廣一個”煬“的諡號,煬字什麼意思呢?”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就是指楊廣違背祖宗禮法,遠離百姓,違背天意,荒淫無度。李淵不但殺人,而且還要誅心,一直到近現代,我們對楊廣的認知都是帝王的反面典型,驕奢淫逸、弒父奪權,殺兄屠嫂,無惡不做。
李淵的做法無可厚非,如果想讓獲得的政權具有合法性,那麼就必須是前一個王朝失去了天命,失了民心。曹丕在奪取政權過程中,文武百官已經默認曹魏政權的合法性,因為整個朝堂都是夏侯、曹氏的宗親,漢獻帝已經沒有任何威脅。而那些依靠武力奪取政權的禪讓,必須消除皇權潛在威脅。
45年後,司馬炎又接受魏元帝的禪讓,建立了晉政權。這就是西晉。西晉結束了三國時代的割據,統一了中國。不過,西晉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短的朝代之一。滿打滿算,不過只持續了51年。西晉滅亡後,不但司馬氏衰落了,更壞的結果是,又開啓了新一段長達400年的分裂時期,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五胡亂華”和“南北朝”。禪讓開啓了一個另一個亂世的潘多拉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