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英語”還是“廢英語”?算完這3筆賬,也許答案就有分曉了

文|誠言呈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自從前幾年有人在正式場合提出過降低英語學習比重的建議之後,圍繞着英語究竟還該不該佔據主課位置的爭論,就從沒停止過。

後來,問題又發酵到英語的高考權重等問題上。

甚至一度還有極端的觀點認為,學英語就是為了出國留學旅居海外,學英語就是崇洋媚外。

一時間,在輿論的聲討下,英語課的地位變得搖搖欲墜、岌岌可危。

偏激的理由,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

相對比較理性的聲音,主要這麼幾種:

英語作為語言只有工具屬性,作為主課嚴重擠壓了其他科目的學習時間;

學了多年的英語,浪費了多年的時間,等走向工作崗位後,大多數人壓根就用不到;

翻譯軟件完全可以滿足日常英語交流的使用。

雖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是很顯然,大多數觀點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時間。

學生時代的學習時間無比寶貴,精打細算尚且未必能充分利用,又怎可浪費。

那麼關於學英語時間的這筆賬,還真的有必要“拆開了揉碎了”好好地算一算。

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時間成本”是我們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因為它直接對應了產出(考試分數)。

假設我們把英語教材的內容縮減,高考由150分降至100分。

這聽起來似乎是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但是仔細一琢磨的話,就會發現事情好像並不不像想象中的那麼理想。

因為英語無論是降到100分還是50分,誰敢説這100分或者50分我不要了?

就像語數外之外分數權重較低的科目,雖然每一門課的分數佔比都不高,但誰還不是玩了命地把課程複習N遍,把每一個問題都研究透呢。

從“投入和產出”的方面來説,高中生無論學習好壞,但是對於記憶力和語言的學習能力都是趨近於一致的。

而英語雖然學習內容很多,但是難度相對較低。不僅不是一門容易拉開差距的課程,反而會是一些後進生提高總分的捷徑。

所以要論時間成本的話,學英語雖然時間長,但是成本並不高。

反對英語的主流觀點中,還有一類聲音是認為理化生更重要,應該減少英語的時間,增加學習理化生或者休息的時間。

其實我也認為理化生更重要,但是英語內容的縮減並不意味着學習時間的減少,更不意味着其他科目學習時間的增加,反而會帶來新的問題。

首先,理化生在中學只是打基礎的入門階段,和大學階段的理工科有着天壤之別。

舉個例子。

在初中和高中化學裏,碳酸鈣就是沉澱。但是到了大學裏,沒有人會讓你研究碳酸鈣是不是沉澱,而是將研究方向轉為了沉澱之外的部分。

對比來看的話,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的學習內容不僅幾乎沒有什麼過渡的餘地,甚至會顛覆很多過去的認知。

其他科目也與之類似。

顯然,這些科目在高中的任務只是留下一個概念,梳理一種的思路,那麼如果要增加它們的課時,很難從廣度上再進行拓展,只能從深度上做文章。

這樣一來,更容易陷入超前學習、難度過高的問題,得不償失。

反觀英語,雖然課時多、內容多,但是作為一門語言來説,從固定語法到基礎單詞,它本身就有一個龐大的基礎語言結構。

從基礎學習到高等教育整體來看,中學時期的每一門課都是在為深入學習打基礎。

所以説英語擠壓了其他課程的學習時間,從“時間的分配賬”上來看,也不見得客觀。

如前文所説,同樣是打基礎,但是英語的學習內容較多,而且絕大多數內容都需要通過記憶來完成。

什麼年齡的記憶力最好?當然是在學齡內越小越好。

當然了,也有人説他們家孩子就是記不住英語單詞。

但是別忘了,他就算是記性再差,也能輕鬆碾壓他四十歲的老父親。所以在學生時代學英語,從效率上來説應該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階段。

不過這時候又會有人説,學了英語以後也用不到,學習效率再高也是浪費時間。

聽起來似乎沒錯,但是這種觀點有一個不易察覺的隱藏前提:不上大學。

經歷過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絕大多數專業對英語都有一定的要求,學的越深,要求越高。

理工科的學術資料、技術文獻,很多都來自國外,沒有英語基礎的話很難讀懂,更別説進行國際學術交流了。

也許你可以藉助翻譯軟件來翻譯,但即便是不算翻書打字的時間的話,你也會發現翻譯軟件在專業術語面前,會把內容翻譯得驢頭不對馬嘴。

文科生中,尤其是對外交流和研究類的專業對英語的要求可能更高。即便是文法、管理類的專業,在工作後也經常會與英語打交道,甚至有頻繁對外交流的需求。

如果真到了需要用英語的時候再去學的話,你就會發現不僅效率低,而且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幾乎找不到什麼背單詞記語法的時間。

也許這時候學英語的頭疼,不僅是記不住的頭疼,更是關乎前途的頭疼。

算完了這幾筆賬我們顯然可以發現,高中階段各科目的學習,可以整體劃歸為基礎學習。

而英語,並不是學生負擔重、壓力大的問題根源。

但是請注意,這並不代表着要超前地去學英語。

事實上學好課本上的內容,完全就可以應付得了考試。只要不是英語基礎實在太差,通常情況下根本沒必要通過課外輔導機構來進行什麼提高練習。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學習英語對文化衝擊的問題。

在韓國和日本,有很多詞彙看起來是本地文字,但是發音卻是英文的近似音,比如“遊戲”等詞語。

在國內也有類似的情況。

比如酒吧、網吧的這個“吧”字,就來源於“Bar”。而“轟趴”,也是來自於“Home Party”。

再比如在時尚行業裏,説話不帶點英文單詞就好像是“土”的代名詞一樣。

有些公司甚至強制要求員工起一個英文名,相互以英文名來稱呼。

這雖然都是一些細枝末節的語言習慣,但嚴格來説,也屬於一種文化侵染。

畢竟,我壓根就不相信這世界上有什麼詞彙,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字不能準確地形容的。

所以,關於學英語,更需要的擔心也許不是學生的負擔和壓力,而是文化的輸入吧。

『誠言呈語』每天趣談教育新鮮事。

在這裏,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您的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68 字。

轉載請註明: “保英語”還是“廢英語”?算完這3筆賬,也許答案就有分曉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