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高達千元,論文查重不能變成一門“宰客的生意”!
本文轉自【央視網評】;
最近有媒體報道,臨近畢業季,瘋狂漲價的碩士學位論文查重服務,引發不少畢業生不滿。 有人抱怨:“論文查重簡直就是坐地起價,畢業前還要被宰一次。”“為什麼口罩、頭盔漲價有人管,論文查重漲價就沒人管?”
畢業論文查重價格,每逢畢業季都會有所上漲 ,今年更是如此。“2月初120元,後來550元,翻倍地漲”,到6月份甚至達到每篇1200元,這種扶搖直上的價格,對應的是巨大的市場需求。
為預防和遏制學術不端,高校普遍採取對畢業生學位論文進行查重。對高校而言,這是一個捍衞畢業論文純潔性的手段。對很多畢業生來説,這不僅關乎學術道德,還關係到畢業論文能否順利通過,自己能否順利畢業,屬於“剛需”。 按理説,有需求就有市場,問題是學術不是買賣、學生不是羔羊,論文查重不能變成一門“宰客的生意”。
作為論文查重主要服務機構之一的知網明確表示,其提供的碩士論文查重服務是免費的。但有一個前提,只針對單位,不面向個人。按知網的説法,只要是建立合作關係的高校,知網均免費提供“和畢業生數量掛鈎”的查重額度,如果不夠用,高校可申請追加。
既然知網提供的是免費服務,動輒每篇幾百元上千元的查重收費進了誰的腰包? 有媒體報道稱此為高校內部人士倒賣資源所致。倘若如此,那就不是一個服務價格的問題,而是赤裸裸的腐敗問題。對此,有關部門應予以調查,堅決打擊不法行為,確保大學的廉潔和乾淨。
也要看到,論文查重只是防止學術不端、確保學術純潔性的一個技術手段,而非根本手段。加強學術道德教育,增強學術誠信意識,恪守學術操守,踏踏實實完成論文,才是遏制學術不端的根本。大學應該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免費查重的便利。畢業生也應該有“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意識。 認真調研、獨立思考、堅持原創,寫出有獨到見解、有學術價值的論文,自然不怕“重複”,更不必花高價去反覆查重。
論文查重亂象折射出一個社會現象:人們在解決某個問題時很容易對看似立竿見影的手段過度依賴,而忽視了本質,結果造成新的問題。重“術”輕“道”實不可取。就治理學術不端而言,高校可以藉助查重技術輔助,但絕不能把它當成萬能的靈丹。 相反,那種學生寧願被“宰”,也要一哄而上競相購買查重服務的急切和不滿,恰恰是對審查方式、評價手段單一的一種映射。
與不惜花高價查重之類的“剛需”相比,誠信篤實、嚴謹細緻、獨立思索、自由探究等學術精神,才是真正的剛需。
(作者:李思輝,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