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江東建康道及職官研究三題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經典

治元史者常感棘手的,一是文獻的匱乏,無獻可徵;二是蒙古和色目人進入國家、地方的政權核心,人多重名,譯名又各有異,漢人用蒙古名、蒙古人用漢名的亦自不少,研究者常張冠李戴。本文即以江東建康道及其職官為中心,澄清一些問題,以助於元代地方史的研究。

一、江東建康道的建立、遷徙與消亡

1、江東建康道提刑按察司的設立

元朝平定南宋後,至元十四年(1277)七月於建康路設立江東建康道提刑按察司(以下簡稱“江東按察司”),設正使二人,副使二人,僉事二人,經歷一人,職掌刑獄、捕盜等事務。 至元二十三年(1286),由於江南諸道行御史台自揚州遷至建康路,江東按察司遂至建康路遷至寧國路。江東按察司何時遷至寧國路,史上有多種不同的記載:

①至大《金陵新志》卷二作至元二十二年秋,卷六上又作二十三年秋。

②《元史》卷十四《世祖本紀十一》、《新元史》卷十一《世祖本紀五》均作二十三年五月八日移。

③歷修《寧國府志》作至元二十八年。

而我們再印證以時人汪澤民《皇元江東憲司題名記》:“至元丙戌,南台縣維揚移鎮建康,江東遂遷治宣城。越五年庚寅,改立肅政廉訪司,而印署一仍建康之舊。” 可見《元史》《新元史》的記載是準確的,江東按察司正式遷至寧國路的時間應為至元二十三年五月八日。因而《寧國府志》記載江東按察司的職官亦應提前至至元二十三年,而不是以二十八年為始。

至元二十六年(1289),由於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又遷往揚州,江東按察司隨即亦遷回建康路。 至二十九年(1292)再遷至寧國路。這也是歷修《寧國府志》致誤的原因所在。

江東按察司遷至寧國路後的第一任提刑按察使或當為高睿。《寧國府志》記其為二十八年任,然據嘉慶《涇縣誌》卷六:“元至元二十六年春,大安寺僧侵據學地,至棄聖像於水,教諭賀桂孫訴之按察使高睿。”卷十六:“涇學舍,本大安寺基,至元己丑,寺僧謀復故址,擒辱教官,棄聖像於水,率其徒踞之。(朱)文魁使教諭賀桂孫赴訴於提刑按察使高睿。”可見高睿之任必在二十六年之前無疑。

《寧國府志》記元代著名文學家盧摯大德十一年(1307)任江東道廉訪使,也是完全錯誤的。盧摯至元十五年(1278)任江東按察司副使,二十三年江東按察司遷至寧國路,盧摯當然也隨按察司署來到宣城。二十六年秋盧摯升任陝西提刑按察使。元•李衎《竹譜詳錄》卷八言及“江東廉訪盧疏齋”,而《竹譜詳錄》成書於大德三年(1299)五月,可證盧摯任江東按察副使絕不會晚於大德三年。而大德十一年,盧摯已經休致寓居宣城了。

2、江東按察司改名為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

《元史》卷十六《世祖本紀第十三》:(至元二十八年二月)丙戌,詔改提刑按察司為肅政廉訪司,每道仍設官八員,除二使留司以總制一道,餘六人分臨所部,如民事、錢穀、官吏奸弊一切委之,俟歲終省台遣官考其功效。

提刑按察司改名為肅政廉訪司,不只是名稱的簡單變換而已。其職官增多:除增加二名僉事以兼察農事外,還增設知事一員,照磨兼管勾一員,書吏十六人,翻譯史、通事各一人,奏差五人,典吏二人。 其職能也有了重大變化,由原來的職掌刑獄等轉變為主要監察各路官員,職權進一步增大。

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以下簡稱“江東道”)下轄九路:寧國路、建康路(後改集慶路)、徽州路、廣德路、池州路、太平路、信州路、瑞州路、鉛山州。

廉訪司下各路還設有分司。方回《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題名記》:“以分司一員監臨各路。” 江東道當亦如是。《永樂大典》卷七二三八“寬民堂”條引延祐《新安後續志》: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分司衙,舊為郡之小廳,太守避正堂弗居,於此治事。廳後有堂曰寬民。程敏政《陳塘寺彌陀殿重修記》:公(指仇鉉)以延祐初至郡,嘗創作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分司,一新徽州路總管府署。 這是有關徽州路分司的記載。

而歷修《寧國府志》無一言涉及寧國路分司的相關情況。盧摯《冬季會黎正卿分司席上》《肅政黎公庚戌除夜得孫,翌日見招,作此以賀》 ,至大三年(1300)前後,黎正卿或當以江東道副使分司寧國路,恐怕就是唯一的記載了。

江東道移治寧國路的時間,各家記載亦多有差異:

①至元二十七年。見上引汪澤民《皇元江東憲司題名記》。

②大德八年。《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紀四》:“(大德八年二月)甲午,徙江東建康道廉訪司治於寧國,其建康路簿書,命監察御史鈎考。”《資治通鑑後編》卷一六二、《新元史》卷十四《成宗本紀下》同。萬曆《寧國府志》卷二《官師表上》亦言:“元江東道廉訪司,大德八年改理寧國路。”

我們認為,上述兩種説法都不準確。據上引《元史》卷十六,至元二十八年二月提刑按察司始改為肅政廉訪司,江東道遷至寧國路的時間不得早於此,故汪澤民的記憶有誤。相關史料有太多大德八年前江東道廉訪使履職寧國路的記載,故大德八年説顯而易見是站不住腳的。

相對而言,至大《金陵新志》卷六上作至元二十九年(1292)遷,是比較符合事實的。因為本年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再從揚州遷回建康路,江東道自然仍由建康路遷回寧國路了。

嘉慶《寧國府志》記錄江東道職官多有舛誤、遺漏,今試舉一例。

史脱歡:府志記為至元三十年十二月任江東道廉訪使。我們可從三方面予以反駁:

①府志在“史脱歡”條後,又注以“大德元年十月得代”,而至元三十一年又插入“千奴”與“亦老温”二廉訪使,則三十一年江東道有三位廉訪使,明顯不符合廉訪司正使二人的定例。

②史脱歡南下赴任時,濟南路同知趙孟頫作有《送史總管廉訪江東》詩 ,並畫《人馬圖》以贈之,款曰:“元貞二年正月十日作《人馬圖》,以奉飛卿廉訪清玩。吳興趙孟頫題。”則史脱歡赴任必在元貞二年初。

③戴表元作有《史廉訪自濟南來江東,時趙子昂同知府事,畫其所乘玉鼻騂以為贈》:“南來雨汗赤鮮鮮,齊楚江山路數千。” 其節令當為夏季。而戴表元僅元貞二年夏在宣城,故能與史脱歡有交接。

可見史脱歡到江東道廉訪使任,必在元貞二年(1296)夏。

史脱歡(亦作“脱歡”),本名史煒,字飛卿,今河北永清人。史天倪孫,史權子。值得一提的是,寧國府崇聖祠祀有“元尚書史天澤” ,府志編纂者不明所以:“……史天澤,《元史》本傳無任宣州,諸公雖皆賢,然祀之並於義無當,宜省。” 原來史脱歡乃是史天澤的侄孫,正是因為史脱歡的關係,史天澤才入了寧國府的崇聖祠。

3、江東道的消亡

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長槍叛軍瑣南班(索諾木巴勒)等攻圍宣城,七月,江東道廉訪使周伯琦出逃至徽州,再輾轉至杭州,十一月,苗軍元帥楊英收復寧國路城。次年,朱元璋的明軍進攻宣城。江東道在寧國路的設立實際上已經終結,而各種史料均有此後江東道職官的記載,因為史料的缺乏,我們只能臆測,此時的江東道或暫移設於浙江 ,或其職官只能是虛銜遙領了。

如,至正十六年江東道廉訪使褚不華,死於淮安。 十七年,伯顏不華的斤由衢州路達魯花赤升任江東道副使,而一直轉戰於衢州、信州,隨即陣亡。 穆爾古蘇由“紹興錄事司達嚕噶齊,今擢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經歷,仍留鎮山陰蕭山雲。” 他們無一至寧國路赴任,很明顯,此時的江東道已經名存實亡了。

因而,嘉慶《寧國府志》至正十六年後的江東道職官可以刪除,遺憾的是歷代府志修撰者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