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六大農民起義, 每一次都席捲全國, 為何唯有朱元璋成功?
翻開中國的歷史,就會發現一個詭異之處,即:治亂循環,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縱觀整個封建史,中國一共有六次農民起義,分別是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漢末黃巾起義,唐朝黃巢起義,元末朱元璋起義,明末李自成起義,清末洪秀全起義!
這六次農民起義,每一次都席捲全國,然後讓人驚訝的是:唯有朱元璋起義成功,其他全部失敗!換句話説,成功率只有16%,其中黃巢、李自成、洪秀全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最終卻依然失敗!
那麼,為什麼只有朱元璋能夠成功,這裏面有着什麼樣的玄機?其實,關鍵有二,(1)朱元璋第一謀士朱升給出了答案,只有九個字,即: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2)有一個統一戰線的響亮口號!
需要説明的是,有人説劉邦也是農民起義,其實客觀的來説,劉邦不算,畢竟他算是一個小官——亭長,相當於現在的鄉長,算是體制內的人!
高築牆:有一個可攻可守的根據地!
在一片石,李自成遭遇失敗之後,為何就一潰千里,再也不能翻身?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一個可攻可守的根據地!這一點上,李自成黃巾軍等,都有這樣的通病,其實就流寇,劫掠四方,一旦失敗,就可能一撅不起。
相反,劉邦、朱元璋卻都有自己的根據地!劉邦據有巴蜀和漢中,後來佔據關中秦國故地,朱元璋佔據金陵江淮之地.....總之,這兩人都有自己的根據地,所以即便失敗一場,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還能緩過勁來!
廣積糧:要將自己的根據地建設好!
所謂廣積糧,不光是積累糧食,還有很多內容:(1)管理建設好根據地,也是培養未來治理國家能力,(2)軍事裝備的積累,(3)軍隊能力的培養等等。總之,一切有利於統一的事情,在廣積糧階段都要做!
大家可以看到,朱元璋佔據金陵江淮之後,就一直忙於這些事情。相反,李自成、黃巢等人,四處劫掠,根本沒想過要建設!可以説,其他起義軍都是搞破壞,根本沒想過要建設!
緩稱王:堅決不做第一個出頭之鳥!
在元末起義軍中,朱元璋並非實力最強的一個,但卻是稱王時機最好的一個!當時,元朝廷的政策是:誰稱王,就打誰!所以,先稱王的人,實力都會遭到削弱!
其實,大家看歷史上的其他農民起義軍,陳勝吳廣還沒打幾仗,就開始稱王稱霸了。太平天國就更別説了,洪秀全迫不及待的稱帝,封了無數的大王。早稱王的壞處多多,(1)削弱了進取之心,(2)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宣傳語:有一統一戰線的響亮口號!
這一點非常重要,朱元璋打的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以民族大義為口號。於是,這樣就能建立一個統一戰線,統一所有的力量,一致對抗元政府,甚至用別人的力量達成自己的目的之類。
相反,農民起義軍卻沒有什麼明確的口號,一般是“均貧富”或“均田地”。坦率的説,這種口號侷限性非常大,自己打下了田地再平均出去?誰有這麼高尚的節操!或者,打下了自己的田地後,起義軍就沒有進取的動力了!
當然,農民起義軍想要成功,還要有其他條件,比如:(1)能臣良將的輔佐,(2)有一支軍紀嚴明的軍隊,(3)能夠愛惜民力等!
正因為朱元璋都做對了這些事,所以才能成為史上唯一成功的農民起義軍!值得一提的是,朱元還有一個創舉,即:史上唯一以南統北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