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引言

作為十字軍東征時期的戰略要衝,耶路撒冷王國的重要作用可謂不言而喻。一方面它可以作為征服伊斯蘭王國的橋頭堡和先鋒官,另一方面,它所在的位置還可南下北非,佔據肥沃的尼羅河沖積平原,將基督的福音傳入地中海南岸。

耶路撒冷王國的算盤打得不錯,然而伊斯蘭王國也絕非等閒之輩。十二世紀二十年代,突厥人贊吉建立起了著名的贊吉王朝,贊吉的小兒子努爾丁更是在後來將贊吉王朝打造成了一個強悍的穆斯林王朝。

作為基督教王國的代表耶路撒冷王國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與贊吉王朝的戰爭中,而雙方從首次開戰到戰爭結束,爭奪的戰略焦點便是北非的埃及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一、以信仰之名爭奪的背後是雙方各自的利益考量

1.埃及的天然地理優勢為雙方拉鋸戰提供了必要條件

作為尼羅河流域最大的受益國,埃及憑藉大河衝擊下的平原種植了大量的農作物,被稱為地中海南岸的糧倉

除此之外,埃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歷史地位,作為溝通印度洋和地中海商道的重要陸路國家,當時的埃及雲集了東西方的物品,其中不乏來自東方的絲綢、香料。

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也熱衷於在交通發達物資豐富的埃及進行商業活動,而埃及當局的税收也由此水漲船高,成為穆斯林王朝中最為富裕的政權組織。埃及這樣顯而易見的優勢讓耶路撒冷眼饞,同樣也引起了贊吉王朝的注意。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2.贊吉王朝的戰略考慮與耶路撒冷的野心

贊吉王朝的第二代領袖努爾丁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統治者,他一方面牢牢佔據着敍利亞的大馬士革,在北面抗擊着基督教王國的進攻和蠶食,另一方面還關注着南面的埃及爭奪戰,不斷派入自己的軍隊,試圖在南北兩方給基督教王國施加壓力,延緩十字軍的進攻。

事實上,努爾丁的這一設計也基本實現了,耶路撒冷王國的阿莫里正是在收到努爾丁北方軍事行動獲勝的信息後才在與贊吉王朝的第一次戰爭中匆匆從埃及撤兵離去,並在最後與希爾庫達成了協議。

作為十字軍先鋒的耶路撒冷王國始終站在攻擊穆斯林王朝的第一線,在他們看來,聖城本就是屬於基督教的,此時的戰爭不過是失地的收復。

同時,耶路撒冷國王也意識到了控制埃及的重要性,不僅是財富的掠取,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埃及作為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的宗教影響,即佔領埃及將極大地鼓舞基督教十字軍的士氣,提升基督教在區域內的影響力,從而擴大自己的統治範圍。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二、為何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1.首先是來自埃及的奇妙緣分

作為伊斯蘭王國代表的贊吉王朝在教義上屬於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即正統派,遜尼派不僅在現今與什葉派水火不容,在先知穆罕默德去世五百多年後的當時也是爭風不斷。

而當時掌握埃及政權的正是伊斯蘭教什葉派法蒂瑪王朝,只可惜這個以先知之女法蒂瑪稱名的王朝在當時已經不復榮光,經歷了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温一世強迫納貢、雅法海戰慘敗的法蒂瑪王朝正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

同為穆斯林的贊吉王朝的崛起讓統治埃及的法蒂瑪看到了希望,激進的什葉派開始放下成見去請求遜尼派的贊吉替自己出頭。伴隨着贊吉崛起的恰逢是耶路撒冷王國的變動,富爾克一世開始成為王國新的首領

埃及開始讓贊吉和耶路撒冷搭上了聯繫,作為中世紀眾多歷史身影之一的贊吉王朝開始走向了舞台中央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2.法蒂瑪王朝的衰落為贊吉王朝的介入提供了便利

讓埃及的什葉派穆斯林法蒂瑪王朝真正痛苦不堪的是從十二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埃及國內政局動盪不安,這一局面最終導致了耶路撒冷王國和贊吉都將貪婪的目光轉向了法蒂瑪治下的埃及

首先是基督教王朝耶路撒冷王國統治者鮑德温三世,幾次三番威脅法蒂瑪要進攻埃及,1163年鮑德温三世去世後其弟阿莫里開始籌劃進攻比勒拜斯,意圖掌控對埃及的控制。

同年,法蒂瑪王朝的沙瓦爾前往敍利亞拜見了贊吉王朝的統治者努爾丁,希望所有穆斯林團結起來,一起趕走基督教徒,解除埃及所面臨的外部威脅。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3.沙瓦爾的兩面三刀讓埃及成為耶路撒冷與贊吉爭奪的主戰場

1164年,努爾丁在沙瓦爾的請求和老部下的説服下開始出兵埃及,主帥便是其麾下大將希爾庫,隨軍出行的還有希爾庫的侄子,日後鼎鼎大名的薩拉丁

大軍到達埃及後勢如破竹,很快攻陷了福斯塔特,隨着戰事的順利進展,沙瓦爾也逐漸恢復了在法蒂瑪的地位,被什葉派哈里發任命為新的領導人。

再次上位的沙瓦爾卻開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盤,他提出給予希爾庫一定金錢補償,希望他帶領軍隊返回敍利亞。希爾庫當然不同意,沙瓦爾便開始秘密接觸耶路撒冷王國的阿莫里,在重金的誘惑下,阿莫里驅兵與沙瓦爾一同發動了對希爾庫的戰役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佔據尼羅河支流城邦比勒拜斯的希爾庫依託薄弱工事進行頑強抵抗,戰爭從夏天打到了冬天,阿莫里和沙瓦爾始終無法前進一步,但希爾庫也始終無法獨立佔據埃及,埃及繼續陷在混亂中掙扎。

希爾庫始終對此戰耿耿於懷,在公元1167年再次集結部隊攻打埃及的實際統治者沙瓦爾,沙瓦爾則故伎重演,花重金邀請到了耶路撒冷王國的阿莫里出兵。

希爾庫與阿莫里在巴倍恩沙漠遭遇,雙方戰鬥激烈,但希爾庫始終未能攻克埃及,只能再次撤回了贊吉王朝大本營敍利亞。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耶路撒冷王國開始取得了對埃及的支配權,沙瓦爾統治下的埃及開始每年向耶路撒冷王國支付金錢以換取軍事保護。這種臣服逐漸讓阿莫里忘乎所以,他開始嘗試徹底佔領埃及吞併埃及財富。

就在耶路撒冷王國大舉進攻埃及之時,贊吉王朝的大軍在希爾庫和薩拉丁的帶領下采取了一招"圍魏救趙",開始攻擊聖城耶路撒冷。

阿莫里聞訊大驚失色急忙回援。贊吉大軍順利進入埃及,同時處死了兩面三刀的沙瓦爾,希爾庫和薩拉丁先後擔任了埃及的新任首相,贊吉王朝成為了埃及的真正統治者,至此,雙方的拉鋸戰暫時告一段落,以贊吉王朝的勝利宣告結束。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三、贊吉王朝的覆滅為拉鋸戰畫上了休止符

1.穆斯林軍事強人薩拉丁的出現為拉鋸戰的結束奠定基礎

希爾庫作為贊吉王朝的大將,在對十字軍和埃及什葉派的戰爭中表現出色,深得努爾丁的器重,最終如願打敗了耶路撒冷王國,攻下了埃及,擔任了埃及新一任首相。可惜英年早逝,不久後希爾庫便被其侄子薩拉丁接替

薩拉丁的出現對整個地中海東岸的政治軍事格局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他追隨叔叔從第一次出征埃及開始便嶄露頭角,最終成長為一名鐵骨錚錚的將領。他的出現不僅改變了穆斯林與基督的勢力版圖,還對伊斯蘭教遜尼派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2. 贊吉王朝的覆滅提前宣告了拉鋸戰的結束

薩拉丁接替其叔叔希爾庫擔任埃及首相後,大力推行遜尼派的教義,幾乎將埃及改造成了一個遜尼派的國家。

同時他將埃及的哈里發廢黜,建立起只效忠於自己的軍事武裝,開始故意疏遠宗主國贊吉王朝的努爾丁,最終在努爾丁去世後率兵攻入了敍利亞,在1184年左右陸續奪取了昔日贊吉王朝的領地和疆域,成為穆斯林王朝的又一位強勢領導人。

贊吉王朝的覆滅已經提前宣告了雙方拉鋸戰的徹底結束,雙方關於埃及的爭奪已經不復存在。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四、結語

耶路撒冷王國是十字軍東征的產物,突厥人建立的贊吉王朝也正是在抵抗十字軍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而最後雙方的焦點則集中在了地中海南岸的埃及。這與埃及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也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天然對立有着重要關係。

信仰伊斯蘭教的贊吉王朝屬於遜尼派,卻最終與什葉派的埃及握手言和,開始共同抗擊基督教王國耶路撒冷。雙方在埃及的數次爭奪中互有勝負,但贊吉王朝始終不佔上風,直到阿莫里貿然進攻比勒拜斯導致了薩拉丁的崛起,贊吉王朝覆滅後關於埃及的爭奪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參考文獻:

《中東簡史》

《地中海史詩三部曲》

《十字軍東征簡史》

《薩拉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76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會出現耶路撒冷與贊吉王朝,對埃及的反覆爭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