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美國選舉會避親嗎?
總統樣本太小了很難講,政治經濟學裏有個相關的研究是關於美國國會的,題目就叫 Political Dynasties,作者是這個領域非常有名的 Dal Bo 兄弟和 UCLA 的 Jason Snyder,最後發表在 RES 上(經濟學五大頂刊之一)。
這些研究者收集了美國國會從 1880 年到 1994 年間所有議員(參議員和眾議員)的個人傳記,然後看他們是否有親屬也擔任過議員。簡單的對比顯示,一個人連任議員的屆數越多,他的親戚在之後進入國會的概率就越大。這些親屬議員相對來説更缺乏擔任公職的經驗,也更可能在同一個州參加選舉。
當然這裏有個問題,就是很可能這些多次連任的人就是基因好家教好,所以他們的親戚當議員並不是因為裙帶關係,而是本身夠這個資格。怎麼排除這種可能性呢?研究者們採用了政治學裏現在非常普遍的辦法,考察了那些結果非常接近的連任選舉。
所謂結果非常接近,一般是指雙方得票差異在 5%上下。在這個區間裏誰贏誰輸,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是隨機因素決定的。因此獲勝的一方和輸掉的一方在能力上應該沒什麼差別(從而親戚的能力應該也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獲勝的一方連任的屆數會更多。結果他們發現,在這種選舉裏獲勝的人,之後親戚當議員的概率還是明顯更高。因此我們可以説,之前觀察到的現象確實不是由能力差異導致的,而是裙帶關係造成的結果。
(如圖所示,超過對手的票數從負變為正之後,有親屬擔任議員的概率發生了跳躍)
其實如果大家看紙牌屋的話也許還記得,第四季裏那個黑人女性議員明確地説了,她退休之後會盡力讓女兒接替自己的職責。事實上美國一直是一個裙帶主義非常盛行的國家,到現在總統上任之後整個班子都要換成自己看上的人。十九世紀的時候,連公務員選拔都是靠關係。亨廷頓就説美國是保留了都鐸王朝的政治傳統。直到加菲爾德總統因為沒有滿足支持者的訴求而被暗殺,美國才開始推行公務員制度改革。這段歷史在福山的新書《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敗》裏敍述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