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是我國近代史的開端,這場一邊倒的戰爭和隨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拉開了我國百年國恥的序幕。之所以戰爭中清政府會淪落到一味被動挨打的局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中國因為長期缺乏對外交流溝通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
事實上,導致清朝走下坡路的不單單是對外的閉塞,對內的思想禁錮也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這種禁錮一方面體現在對科舉制度的嚴格規範化和對思想的高度統一化上,另一方面就體現在封禁進步書籍上。清政府為了鞏固統治,曾經先後禁止《天工開物》、《海國圖志》的出版和發行,而這兩本書傳到歐洲、日本,卻成為了外國人眼中極具價值的"寶書"。
首先,我們來説説《天工開物》,此書是一部由明末科學家宋應星最早刊行於崇禎十年(1637)的科學技術著作。宋應星一生致力於對農業、手工業生產進行科學研究,而他畢生的研究成果可以説都體現在了《天工開物》上。這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共三卷十八篇,包括了機械、陶瓷、磚瓦、紡織、製鹽、造紙、採煤、榨油,甚至火藥、兵器等許多方面的技術知識,可謂包羅萬象。
用今天的眼光看,或許《天工開物》的價值更多體現在能夠讓我們瞭解那個年代民間技藝水平的最高峯和比較具體生動的生產場景。不過,對於當時而言,它無疑是一部價值極高的生產指導書籍,對於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有着十分巨大的推動能力。明朝滅亡後,《天工開物》憑藉自身無可否認的價值繼續得到歡迎,許多同類書籍都大量援引其內容,可見其具有很高程度的先進性。
然而,乾隆皇帝下令編纂《四庫全書》時,卻在準備將《天工開物》收入其中時發現身為明末人士的宋應星在書中多處使用"北虜"、"東北虜"等對滿清帶有蔑視色彩的稱呼,且其親屬、友人也被發現作品中帶有反清思想。因此,這本鉅著不但沒能得到收錄,還遭到了嚴酷的封禁。
不過,《天工開物》在國內被禁,卻對國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十七世紀時,它先是被傳入了日本,當時的日本也處於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下,因此對於包含大量先進技術的它十分推崇。甚至,許多學者以之為指導,開始推崇"開物之學",主張用實學達到富國濟民的目的。十八世紀,此書傳入朝鮮,也推動了當地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另外,《天工開物》於十八世紀傳入歐洲後,更是給儘管已經開始發展工業,但農業水平還十分落後的世界另一邊帶去了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動了其農業革命的發生。大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表示:"關於中國古代養蠶的情況,見於儒蓮的權威著作。"此處的"權威著作"指的就是經儒蓮翻譯而來的《天工開物》。憑藉着先進的技術水平和包羅萬象的內容,它被西方學者譽為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接下來,我們再説説《海國圖志》。提到《海國圖志》,就不能不提到其作者魏源,作為中國近代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進步人士,他在眼看鴉片戰爭當中清政府毫無還手之力後便義憤填膺,決心通過對西方國家科學技術、人文地理的介紹來擴展中國人的視野,以達到追趕上世界潮流,從愚昧落後中解脱的目的。
在這種目標的驅使下,魏源完成了《海國圖志》,在序言當中,魏源便表示此書是"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可見其熊熊燃燒着的愛國熱情。道光二十二年(1842),魏源完成了長達五十卷的《海國圖志》,此後他還不滿意,又於五年後增加十卷,十年後將其擴充為百卷鉅著。
然而,魏源如此用心編集的作品,卻被朝廷認為是離經叛道的歪理邪説,頑固派大臣們更是對之嗤之以鼻,認為其毫無價值。在這種情況下,《海國圖志》偶然流傳到了日本,並很快讓剛被美國叩開國門不久,對於外界還不太瞭解的日本人打開眼界。最初,日本幕府原本和清政府一樣採取抵制該書的態度,但隨着它在民間人氣的急劇升高,幕府也只得放開了限制。
就這樣,《海國圖志》對中國影響甚微,卻讓日本早早意識到了發展海軍,與西方列強爭奪海權的重要性。最終,日本近代成功追趕上了列強的步伐,併成為新的侵略者,而中國卻迎來了百年的國恥。總的來説,清政府對《天工開物》和《海國圖志》的抵制和封禁有悖於時代發展的主流,而這兩本書流失海外卻被外國人奉為珍寶,則説明了我們不是沒有早點走向富強的機會,只是沒有把握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