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橫的大明湖,少了兩點的趵突泉…原來是這個意思!
到“趵突泉” 參觀的人,進園後遊覽到“趵突泉”處時,都會看見水池中亭子旁立着一塊石碑,上面刻着三個大字——趵突泉,趵突泉的“突”字,寶蓋頭上面少了一點,犬字也少了一點。是什麼原因呢?這裏有個美麗故事傳説。
“趵突泉”三字是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題寫的,至於他當初為什麼將“突” 字少寫一點是書法需要還是別有用意,不得而知,也無從考證,到是兩種故事傳説很有意思:
傳説一,是為了表達當地人們的一種願望,希望趵突泉永遠噴湧,沒有盡頭,所以把“突” 字寶蓋頭的點省略了;
傳説三
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趵突泉修煉。一日,呂洞賓飲酒之後,心中大悦,便在趵突泉邊修煉法術。他手中拂塵輕輕一甩,就將“趵突泉”石碑上的“突”字寶蓋上那一點,拂到“大明湖”石碑上“明”字中“日”字去了!
從文字學、書法美學角度解説趵突泉的“突”字少兩點的原因
這個缺兩點的“突”字,確實是山東巡撫胡纘宗一個非常特別的寫法。
從文字學角度的解説
《説文》中説:“突,犬從穴中暫出也。”在古文字中,“宀”表示房子,“穴”指動物的窩,“暫”表示突然,“突”的意思就是狗從窩裏突然跑出來。所以,其常規寫法就是上穴下犬。“突”字有一個異寫,下半部是寫作“大”的。有人認為“宜”字上面可略並不代表“突”字可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部首。那麼“突”字上面的“丶”可否省略呢?事實上,在帛書中就可以看到“空”字省去上部“丶”的例子,漢印中也多有出現。很明顯,穴寶蓋是可以省去“丶”的,漢印中就明確出現過省略上部“丶”的“突”字。所以,趵突泉的那個“突”字是異寫,省去了穴寶蓋的“丶”,這種寫法在文字學上是説得通的。
如何從書法美學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少了兩點的“突”字呢?
“趵突泉”這3個字,其中本來點畫就很多,加上書寫者胡纘宗把很多本不該是點的筆畫處理成了點,如“止”字,“大”字的捺畫,“白”字中間的短橫,都變成了形態各異的點,這就使得本來點就不少的趵突泉三個字,變得愈發點畫狼藉了。所以為了使碑上的文字顯得簡潔一些,書寫者胡纘宗就非常有創意地省去了兩個點。從書法美學角度和整體效果上看,確實顯得乾淨簡潔。但這個“突”字少兩點,天下獨一無二,因此成為史上最有名的九大錯別字中最神話的一個錯別字,也成為遊客們腦洞大開的導火線和導遊們神解釋的焦點!
從文字學、書法美學、時代環境角度解説大明湖的“明”多一橫的原因
從文字學角度的解釋
“明”字最常見的有三種寫法:明、眀、朙。我們現在使用的“明”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易經》裏説:“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明”字出現的雖早,然而在很早以前的古代,“眀”、“朙”的寫法更為常見。唐代顏元孫《幹祿字書》中只收入“眀”、“朙”兩種寫法,注曰“上通下正”,即“朙”為正字,“眀”為通字。東漢許慎的《説文解字》釋為:“朙,照也,從月囧。”也就是説“明”字的正式寫法其實是“朙”。對於“囧”這個部首,《説文解字》的解釋是:“囧,窗牖麗廔(lóu),闓明也。”“囧”與“月”組合在一起,便成了“朙”。表示月光透過窗户照射進來,即光明之意。“眀”字的產生,則是在“朙”字在篆書向隸書演變過程中出現的。隸變中,小篆“朙”字左邊的“囧”訛變簡化為“目”,就有了“眀”這種寫法。《康熙字典》對“眀”的註釋為:“古同明。田藝衡曰:古皆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作眀。”
其實“眀”字至少在西漢就已經存在了。據《漢語大字典》載:眀同“明”。該條目引《正字通·目部》曰:“眀,田藝衡曰:‘古皆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作眀。’”也就是説,“明”字原本從日,從漢代開始出現以目為“眀”的用法,眀也就是明。該書“明”字條目解釋其含義之一,即為賢明,賢能。
“明”字的歷史演變
從書法美學角度解説
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著名的《洛神賦》貼中,“明”字便寫成了“眀”。
大明湖“眀”字中,這“目月”組成的明是書法當中帖寫的寫法,並不是錯字。
從時代環境角度解説
還有一種説法,也很有道理,就是怕遭受到滿清文字獄的迫害。
滿清入關滅掉明王朝,它最怕的就是老百姓反清復明。所以清朝大興文字獄。清朝文字獄,是清代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動措施之一,世界歷史上罕見、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清代統治者為鎮壓知識分子和漢人的反抗,從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構成冤獄。清朝文字獄貫穿整個清朝250年左右。頂峯時期自順治開始,中經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歷時140餘年。文人學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滿,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譏訕清朝的內容,即興大獄,常常廣事株連。清朝的文字獄保守估計200餘起。除了極少數事出有因外,絕大多數是捕風捉影,純屬冤殺。清朝的文字獄案件多樣,縱觀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順治,乾隆時期最甚。
書寫“大明湖”三個字的,是乾隆年間的大書法家於書佃。而正是康乾時期,文字獄確實很緊張,所以,也有可能是於書佃,本來可以寫“明”的,也都寫成“眀”,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然而,即便不是清代,許多字刻中也是有“眀”的。譬如現代書法家武中奇寫的“明太祖之墓”
康熙字典上還備註:目明與明暗之明意同。就是説“眀”和“明”的意思是完全相的。而且,“古皆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作眀”——漢朝之前只有“明”字,漢朝之前開始出現“眀”字。
原來“大明湖”、“大眀湖”甚至“大朙湖”,都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