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時間,小編也很關心廣大芊芊學子的考試情況。打開新聞一看,有一個考生因為高考前緊張,兩天連續丟掉兩次身份證。
讓人感嘆,高考真的不容易,當然也有熱心羣眾、熱心的哥、民警們都在無私地幫助這些考生。
相比於現在的考試,古代科舉考試更加難,大家一定聽過“范進中舉”的故事,為什麼中舉後范進會高興得發瘋,其實有原因的。
今天為大家詳解古代科考制度:
今天我們在學生時代,會經歷小學畢業考試,高考,考研究生這三個階段。對待不同學生的稱呼為: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
在古代考試分為四項,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這四個等級。對應不同的稱呼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每個階段如何考試:
院試考試一共需要考三個階段,分別是縣試、府試。
縣試顧名思義就是以縣級為單位的考試,將全縣的學子組織到一起,然後進行考試,考試合格者被稱為童生。
童生就代表你有資格以讀書人自居,如果你連童生都考不中,那就不配自稱讀書人。一個縣最多選取50名讀書人為童生。
府試考試,只有通過縣試成為童生,才有資格參加,是在各個州進行,也就是現在的各個市。府試考中的人被稱為秀才,秀才是朝廷承認的讀書人。
考中秀才後會被召集到國家舉辦的書院去學習,每個月還能領到國家發放的糧食。而且秀才還享受,見官不跪的資格。
院試這一道關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考不中,在廣東曾出現百歲童生參加府試的紀錄,可見其難度。
院試通過後就是鄉試,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是在各省的省城舉辦。全省的秀才去考,考中了被稱為舉人,沒考中只能再等三年。
鄉試通過後,所有的舉人就要去京城去考會試,也是三年考一次,考中了就被稱為貢士,考不中繼續苦讀。
如果稱為貢士基本上就能當官,這些貢士參加最後一場殿試。
殿試就是在皇帝的金鑾殿上考試,由皇帝親自監考。殿試不會淘汰人,只是對這些貢士進行排名。
殿試根據考試結果分為三甲:一甲被稱為“進士極地”,二甲稱為“進士出身”,三甲稱為“同進士出身”。其中一甲中的前三名被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參加殿試的這些進士都是經過皇帝監考的,所以這些讀書人十分驕傲自稱:“天子門生”。
參加完殿試後,這些人就開始由讀書人向官員的轉變,剛開始是七品的知縣,然後根據自身能力和才幹每三年晉升一次。
大家要知道清朝人口高達四億,每三年考一次殿試,最多不到一百人當官,由此可知當官的難度有多大。
當然在古代當官的途徑還有很多,比如説是捐錢捐一個官,這也是合法的。比如説我們都看的電視劇“李衞當官”,真實的歷史裏李衞家裏十分有錢,就買了一個官,最後李衞才幹出眾成了封疆大吏。
還有就是祖上或者父輩有功勳,被蔭庇當官的,像清朝的八旗子弟大多是這樣當官的。
但是在這些多種當官途徑中,只有科舉當官最牛,也最驕傲。在當時只要説你是進士出身,官場所有人都會稱讚的。
在這些各級科考中,最快的話也要連續考十多年,慢的話也得二十年,是不是比現在的高考難多了。